
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复习资料五.docx
6页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复习资料五 要求: 了解艺术传播的涵义,理解艺术鉴赏的意义,把握艺术鉴赏的过程;理解艺术批判的内涵与功能 (-)艺术传播 1.艺术传播的性质 艺术传播指的是艺术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艺术传播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借助肯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艺术接收者,使其得到扩展 2.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 构成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是传播主体、艺术信息、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 3.艺术传播的方式 艺术传播的方式有许多种历先后消失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等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现场表演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群众传播(报刊、播送、影视、网络等)方式 (二)艺术鉴赏 1.艺术鉴赏的性质 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观赏活动,是承受者在审美阅历根底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乐观能动的审美再制造活动。
2.艺术鉴赏的主体性 (1)对艺术作品审美消遣属性的享用 (2)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认知 (3)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 (4)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制造 3.艺术鉴赏的过程 (1)审美期盼 ①审美期盼是指在艺术承受活动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缘由,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构造图式,它使承受者具有了审美需求,并希冀在观赏中得到满意期盼视野可分为文体期盼、意象期盼和意蕴期盼;②文体期盼即指艺术鉴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盼指向;③意象期盼即指承受者由于作品中特定的意象或形象而引发的期盼指向;④意蕴期盼即指承受者由于作品呈现的深层的审美意蕴、人生哲理和情感境地而引发的期盼指向 (2)鉴赏过程 鉴赏过程包括直觉与感知、体验与想像、理解与制造三个阶段 ①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考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力量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留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已开头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根底上开头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留意和对其意义的直观感受②体验与想像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阅历为根底,潜入作品规定情景之中进展审美体验,不断推动与作品中情感的沟通与融合。
同时由于审美想像和联想的绽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展对话,洞察其深层意蕴,并使审美愉悦渐渐生成③理解与制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寻找艺术鉴赏的目标是承受者再制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完善与变异,正是再制造的结晶 (3)审美效应 ①共鸣: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抱负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剧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一样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②净化:净化是指承受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整、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③领悟:领悟是指承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由此引发的对于世界神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地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三)艺术批判 1.艺术批判的性质 艺术批判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推断的文化活动 2.艺术批判的形态 在艺术批判消失过多种批判形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1)社会批判,如 19世纪法国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动身,进展艺术批判。
(2)传记批判,如 19世纪法国圣佩韦从讨论人手去解释作品 (3)心理批判,如 20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方法讨论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 (4)文本批判,如 20世纪法国符号学者罗兰巴尔特运用符号学方法讨论作品本身 (5)读者批判,如 20世纪德国承受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强调从承受者的角度讨论艺术作品和艺术史 3.艺术批判的功能 (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2)通过将批判的信息反应给艺术家,对创作产生影响 (3)通过批判的开展,对艺术承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4)通过艺术批判,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