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YKC201105-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大纲.doc
8页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电子技术应用等相关专业修订年月:2012 年 04 月 8 日修订人:成兰 姚万兵 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应用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载体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由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两部分组成1.必修项目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 102 学时2.选修项目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 8 学时3.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 110 学时四、教学内容与要求项目 任务 教学要求项目一 照明电路的安装任务一 供电与用电常识任务二 认识电工实训室任务三 安全用电常识任务四 照明电路的安装1.了解电能的产生、发展及传输,了解常用电源的种类及用电设备的供电要求2.熟悉电工实训室工作环境,认识常用电工仪表,了解实验实训相关规章制度3.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能正确使用工具实现导线的绝缘剥削、连接、绝缘恢复4.了解人体触电的种类及原因,了解现场急救的基本方法,理解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会进行触电的现场急救5.了解电气火灾的原因、防护及扑救,会使用常见灭火工具6.能正确安装常用照明灯具、开关、插座等项目二 手电筒电路的安装与检测任务一 认识电路 任务二 认识电路物理量 任务三 电路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任务四 手电筒电路的安装与检测1.了解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
2.能看懂电路原理图,并能根据实物图绘制相应的电路原理图3.了解电阻器的参数及其标注方法,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掌握电阻定律4.掌握电路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动势、电压、电位、电功率、电能)的定义、符号、单位及之间的关系5.理解电路额定值的含义,了解最大功率问题,了解电路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6.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7.能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路的电流、电压项目三 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扩展任务一 电阻的串联任务二 电阻的并联任务三 电阻混联任务四 伏安法测电阻任务五 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扩展1.理解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作用2.掌握电阻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理解分压、分流及功率分配关系3.了解电阻的混联电路的等效和总电阻的计算4.理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及方法,了解伏安法测电阻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能选择合理的接法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5.了解万用表的基本结构,能正确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6.了解磁电系表头内阻、满偏电流的含义,理解电流表、电压表扩展量程的原理及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扩展电流表、电压表量程项目四 电桥电路的安装与测量任务一 基尔霍夫定律及应用任务二 电源的等效变换任务三 叠加定理任务四 戴维南定理任务五 电桥电路的安装与测量 1.了解复杂直流电路、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等基本概念。
2.理解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了解支路电流法的基本解题思路及步骤3.了解电压源、电流源及它们之间的等效,了解电电源的外特性4.了解叠加定理内容及解题方法,了解叠加定理的适用场合5.了解戴维南定理的基本内容,了解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阻等基本概念6.会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电源等效变换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直流电路7.了解惠斯通电桥的构造、平衡条件及基测电阻的基本原理,能利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了解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误差原因及其误差分析项目五 电磁铁的 任务一 认识磁场 1.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了解磁场的基本安装 任务二 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任务三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任务四 电磁铁的安装物理量2.了解不同形状的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的磁力线分布情况及方向的判别方法3.理解左手定则,会判断通电导体所受磁场力的方向,了解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力矩方向的判断方法4.了解通电导体磁场力的计算,了解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力矩的计算5.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了解磁路的欧姆定律及全电流定律6.了解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及磁滞回线7.能正确安装电磁铁,并验证影响通电导体磁性的主要因素项目六 变压器绕组同名端的判定任务一 电磁感应现象及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任务二 电磁感应定律任务三 自感现象任务四 互感现象任务五 变压器任务六 变压器绕组同名端的判定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2.了解感应电动势的定义,了解部分导体切割磁感应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了解自感现象,了解自感系数及自感电动势的定义,了解电感器的作用及标注4.了解互感现象,了解互感系数及互感电动势的定义,了解涡流及磁屏蔽5.理解互感线圈同名端的定义,掌握同名端的判别方法6.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原理,理解变压器的电压、电流、阻抗变换关系,了解常用变压器的结构、特点、使用注意点及使用方法7.会利用直流法和交流法判别互感线圈的同名端项目七 台扇的接线与检修任务一 单相正弦交流电源任务二 电容器任务三 单一元件的单相正弦交流电路1.了解单相正弦交流电的产生,理解单相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掌握单相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式2.了解电容的概念、参数、标注方法及应用,掌握电容器的串、并联,会使用万用任务四 R-L-C 串联电路任务五 单相异步电动机任务六 台扇的接线与检修表进行电容器的质量判别3.掌握单一元件的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大小及相位关系4.掌握 R-L-C 串联电路的分析方法,理解R-L-C 串联电路的两个特例,理解电压三角形及阻抗三角形5.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分类、铭牌、反转及调速,掌握电容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接线方法。
6.会进行台扇的接线,能对台扇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排除项目八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安装与检测任务一 R-L-C 串联谐振电路任务二 实际电感线圈与电容器的并联谐振电路任务三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安装与检测1.理解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条件,了解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及方法2.了解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特性曲线,了解 RLC 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与选择性、通频带3.了解实际电感线圈与电容器的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特点及特性4.能正确使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测试电路的谐振频率、频带宽度及品质因数,会根据测量数据绘制电路的谐振特性曲线项目九 日光灯电路的安装与检测任务一 单项交流电路的功率任务二 功率因素的提高任务三 日光灯电路的安装与检修1.理解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定义、计算,理解单相交流电路的功率三角形2.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了解感性负载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意义3.理解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各部分作用4.了解功率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会根据负载合理选择功率表的量程,并能正确的接线、读数5.能正确的安装日光灯电路,会选择合适的电容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
项目十 三相负载的连接与检测任务一 三相交流电源任务二 三相负载的连接1.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的产生,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的供电方式,掌握三相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任务三 三相电路的功率任务四 三相异步电动机任务五 三相负载的连接与检测2.理解负载星形及三角形连接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3.理解负载星形连接时中线的作用,了解三相交流电路常见的故障及分析方法4.了解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及其计算,了解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补偿的方法5.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原理、铭牌、启动、调速、制动,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反转的接线方法6.会测量三相交流电路的线电压、线电流、相电压、相电流项目十一 调光台灯电路的制作任务一 认识过渡过程任务二 一阶线性电路的三要素法任务三 RL 电路的过渡过程任务四 调光台灯电路的制作1.了解过渡过程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及条件,掌握换路定律2.了解一阶线性电路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的含义及意义 ,了解一阶线性电路的应用3.了解 RC、RL 电路的过渡过程,了解其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4.会测定电路的时间常数,会通过示波器观察 RC 过渡过程现象,并能绘制充放电曲线。
说明:本课程共分为 11 个项目,其中必修项目 9 个,选修项目 2 个(带*的项目为选修项目) 五、教学实施建议(一)学时安排建议项目 建议学时项目一 照明电路的安装 8项目二 手电筒电路的安装与检测 14项目三 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扩展 12*项目四 电桥电路的安装与测量 10项目五 电磁铁的安装 10项目六 变压器绕组同名端的判定 14项目七 台扇的接线与检修 16总课时数120项目八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安装与检测8项目九 日光灯电路的安装与检测 8项目十 三相负载的连接与检测 12*项目十一 调光台灯电路的制作 8(二)教学建议1.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适应不同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2.坚持“做中学、学中做” ,大力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使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实验实训项目的实施和学习过程的体验,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1.合理安排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可根据不同教学模式编写相应教材2.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将电工技术基础知识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注意反映行业的发展趋势3.应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提供多介质、多媒体、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教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与学生学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六、考核与评价1.考核与评价要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2.考核与评价要根据课程的特点,改革单一考核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