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谈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4686685
  • 上传时间:2018-02-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谈谈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内容摘要] :农村教育的发展受到环境、教学设施、家庭教育、定员定岗、薪级工资的实施、政策落实、师资培训的制约[关键词]:制约、农村教育、薪级工资、定员定岗、师资培训、教育投入、办学设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七大把搞好农村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农村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深入贯彻执行,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加强但仔细思考,农村教育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通特别是目前,薪级工资的实施以及定员定岗改革的落实,对教师的影响更大过调查了解,下面就本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引起广大同仁及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1、农村教育环境差近几年来,县级教育部门对农村教学网点布局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前一村一校的现象不复存在学校布局调整之后,学校教学资源进行了优化组合,精简了教师队伍,减少了教育经费投入但是也出现了问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调整之后,有很多学生上学离家太远,成为潜在的辍学生,有的父母在外务工的,就花高费把子女带到其所有地,就近就读,此情种种,给农村两基工作带来及大的不便(无法联系家长,不知其子女的就读年级或学校) ;同时农村学校教学设备陈旧、教学设施不足、教学方法落后,虽然在“两基”迎“国检”期间,学校的教学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如增添了部分图书、仪器等) ,但要满足完整的科学实验仪器,尚差大部分仪器;还有就是农村学校无法开设计算机课程(没有配套教学用的学生计算机、没有多媒体教室设备、语音室设备、音乐教学设备等,就连教师上网查阅资料都很不方便) ;加上食宿条件差。

      以上这些仍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2、农村学校师资紧缺因国家教育部门在教师编制上有严格的规定,即学生数与教师的比例,致使新教师难进入,而大量优秀教师外流(城市化)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逐年增大,已出现青黄不接现象目前,国家对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实行定员定编,而且与城镇编制相差特别大而年轻教师、优秀教师流失严重,部分年轻教师被政府部门借用,还有的通关系调到城镇学校,造成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农村教师除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外,还要为学生的入学、辍学忙碌,要完成“两基”任务,要完成各种软件资料(现在的学校,不但要搞好教育教学,还要完善种种不相干的软件资料来应付各个部门的检查) ,教师忙于完善资料,备课、批改作业、学生就没有时间了每学期可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白天上课,晚上加班完成各种资料,要到深夜才休息3、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农村学校学生家长大都是农民,他们接受先进思想文化教育的机会不多,基本上没有接受过较为全面的初高等教育,导致家庭教育严重不足随着打工经济的升温,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已大量涌入城市,留守儿童比例逐年增加,而受农村“隔代亲”传统思想的影响,缺少父母关爱和教育的儿童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过分溺爱下成长,天性活泼好动的儿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和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还有部分留守儿童是完全寄居在叔叔、伯伯家,这类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孤僻,也没有好的学习环境;甚至有的留守儿童是“大带小”,在家或租房在学校附近,他们放学后,还得做饭、做家务、带弟妹等。

      这样以来,留守儿童在思想上和经济上的压力都非常重,在他们的心里从小就烙下一个阴影,同时也给学校管理、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4、农村教育定位不够准确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目标的错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都是在“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极不相符,由于教师编制紧缺、学科结构失衡,学生除每天的文化课外,课余得不到全面发展农村教育仍然把升学作为主要目的,教师被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学年统考奖惩制度所约束,(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聘用等) ,在这种约束下,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教师在教学中不是力图促进学生智力均衡、全面地发展,而是偏重于知识传授;一些学校和家长往往只关注优秀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5、读书无用论回潮导致辍学2000年,国家宣布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7年,又提出“两基”迎“国检”,巩固两基成果事实上学生失学时有发生,辍学率仍出现了反弹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贫困,加上少部分是家长不重视教育,特别在打工浪潮涌动的今天,中学生辍学打工的现象较多。

      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现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就业,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出口又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和职业教育并不发达) ,导致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小学向初中过渡时,就有一部分学生流失;辍学主要发生在初中阶段,而且辍学率随年级的增高呈递增趋势,初三为辍学高峰5、家庭教育问题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农村很多家长都长期在外务工,经济收入相对稳定;加上,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从小学到初中免收学杂费农村家庭都依赖学校农村的家长普遍认为:只要给孩子吃穿,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在农村小学,不少家长把学校当成是“托儿所”家长为子女提供的只是物质条件,而忽视了从精神上关心子女,尤其是与子女进行平等的、积极有效的沟通完全是将子女的教育推向学校很多家长用打骂和物质刺激的方法教育子女,他们在子女犯过错的情况下全然不顾孩子的自尊打骂他们,有些家长在被告知子女在校违纪后,在校园里追逐打骂子女,给学校教育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农村家庭各成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不一致有些家庭父亲忙于生计,把教育子女的事情交给母亲,或父母外出打工把教育孩子的重任交给祖父母,这些孩子一般都比较受娇养,在校难于管教有些家长盲目为孩子择校家庭经济条件好了之后,一些家长也开始想着为子女选择条件好的学校了他们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从本地学校到县重点或者一同外出在异地上学,不适应环境又到另一处,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学校孩子忙于适应环境,无心读书,甚至结识了更多无心读书的同伴,养成了诸多的坏习惯6、农村教师缺乏应有的培训,知识更新慢,无法适应现代教学在英国,教师每七年享有一学期的进修机会;美国教师每年至少培训两个星期,在我国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农村教师很难得到培训提高机会(而且有的培训都是走过场) 农村教师的知识水平低、知识老化、陈旧、专业技能薄弱、职业素养欠缺等问题尤其突出,有的师范毕业的教师其知识结构还是二三十年乃致四五十年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如何能满足现在学生的求知欲望呢?更不要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了,其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加之,农村教师经济收入低,使教师在职学习、培训举步维艰;相当数量未到退休年龄、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不能提前退休,教师队伍趋于老龄化,知识结构不合理,致使信息技术等课程难以开设,很多学校只好起用较年轻的教师边学边教,这种状况下的教学效果很难提高。

      7、 “尊师重教 ”没有落到实处,对教师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阻碍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2008年,公务员工资大幅度提高,而教师工资却迟迟未提对于城镇教师来说,他们可以从多方面去增加个人收入,而农村教师就靠财政拨的那丁点儿工资养家,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教师待遇低,工资改革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待遇问题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除了工资,几乎没有任何的奖金、福利,使他们千方百计想调离农村学校城镇、农村教师经济收入及其他条件相差甚远,农村教师心理极不平衡,努力寻求改变,但诸多因素让其努力并不能得到承认,从而日渐消沉;加上在农村,由于娱乐活动少,有些青年教师对这种生活极不适应,只好以打牌,打麻将消磨时光,却不思进取,思考教学,其教育质量自然很难提高而且其行为对学生特别是对学生将产生极为不好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对老师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对学习的乐趣,使得教育质量难以得到提高一些有条件有关系的教师调离后,造成原学校人员缺乏,加重了其他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心理负担,加上待遇问题,更是无心从教按照西方经济理论的观点“没有成本的投入或投入过少,就不能产生效益或效益极为低下”,同理可以推论,教师不能获得好的报酬,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师上课走过场、形式,而不追求教育质量。

      其次,因为投资额的不足,就容易使得一些高素质的教师另谋他就,从而使得教师的整体素质下降,达不到应有的学历程度,因此降低学生学习的效果,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8、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得不到改善,从而影响教育质量乡村学校与县镇学校的差距很大,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城镇学校,而农村学校一直得不到合理和应有的改善从教育器材的来看,城镇学校教学黑板应用磨砂玻璃或磁性黑板,而农村学校大部分都还在用水泥黑板,甚至还有木质黑板,更不要说在城市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农村还正在为基本的生存条件而努力因此,可以这样说,教育投资不足是农村教育发展减缓的最为重要的原因9、学校办学条件难以满足课改的需求 2002年全国统一实施了新的课程标准,但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的办学条件与新“课标”的要求还很遥远农村学校需要新“课标”,但更需要的是实施新“课标”所需求的配套设施落后的农村教育现状与先进的“课改”理念相去甚远,短期内还很难达到“课改”的要求 10、薪级工资的浮动、定员定岗的实施,使得教师人心惶惶目前,教师是调了薪级工资(公务员是2008年调薪级工资的,教师是2009年调的) ,可与行政公务员的工资相比,相差甚远(同年参加工作的公务员工资比教师的高,甚至退后一两年参加工作的公务员都比同级的教师工资高,调了薪级工资后,教师实际才增加两三百元钱) ,就这点工资主管部门又进行了浮动,要求教师这样、那样,还有教学质量等框框把教师束缚得无所是从,教师只有通过努力抓好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浮动部分工资。

      因此,教师就盲目地围绕考试题目去提高“教学质量”2009年10月29日参考资料:《新课程培训》 、 《教师研修面对面》 、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2当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几大易被忽视的因素作者:韦龙冬 尚国辉关键字:制约 农村教育发展的易被忽视的因素 经济 地方文化 教育资源配置 行政部门行政不力“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离开学校、教师工资拖欠严重、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一直从事农村教育研究的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张玉林认为,这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三重危机 ”(《中国青年报》2004·10·25 李斌 文) “高辍学率在农村的初中阶段已经高达20%-50%”、“普九辍学率‘相关部门提供的几乎都是虚假数字’ ”(出处同上)农村教育的严重危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单就表现出来的现象去研究解决的办法,或许会治标不治本,中国人太爱搞运动了因此我们希望将所见所闻的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罗列出来,以供上级部门参考之用当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且又易被忽视的因素主要有:①经济落后(此种情况在西部地区尤为显著) ;②落后的地方文化;③ 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及利益分配制度;④ 基层行政部门行政不力。

      一、经济落后对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在:①学校硬件设施无力装备笔者所在的贵州省独山县,县属各乡镇中学共计19所,能装备多媒体教室的中学仅9所,占学校总数的47%(多数学校还是借高额贷款装备的) ,开通远程教育网的学校除上道希望中学、麻万为民中学等有外资扶助的学校外,其余学校皆拿不出这笔钱虽然明知这样下去,与有优良设备的学校的差距会越来越远,但也只能望“网”兴叹此外,校舍严重紧缺,也是一个大问题教室不够用,学生挤成“大班”黔南州惠水县某学校即创下了“大班之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