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减少垃圾污染》教学设计与反思(三年级品德).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59500496
  • 上传时间:2022-09-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8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沙志娟房山区窦店中心校13011822818 69392092讲课者沙志娟房山区窦店中心校13011822818 69392092指导者刘瑞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13522214882课件制作者沙志娟房山区窦店中心校13011822818 69392092其他参与者无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减少垃圾污染学科品德与生活学段:低年级年级二年级相关领域环境问题教材书名:品德与生活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6月《减少垃圾污染》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心理学强调儿童的认知与情感是在实践中不断更新与发展的品德与生活课程突出“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理念,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成长的需要小学生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也应该将品德、行为规范和地理、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良好社会性发展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堂就要侧重于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减少垃圾污染》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第三册教材第四单元主题一《垃圾与我们的环境》中的一个活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实践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新课标中指出:使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使儿童获得对生活的积极体验;使儿童形成对社会的正确态度,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等教学《垃圾与我们的环境》第一课时时,教师从垃圾与人们生活环境的关系入手,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优美干净的环境使人健康、愉悦,被垃圾污染的环境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认识到垃圾的危害认识到我们的生活和工厂的生产是产生垃圾的主要根源《减少垃圾污染》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减少垃圾污染,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探究出家庭减少垃圾的办法,初步了解垃圾的分类与回收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突出了生活性、综合性、活动性二)村情分析窦店从八十年代起就成为全国先进村镇,随着新农村建设,窦店目前正从一个农业村向小城镇发展变化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楼房增多了、超市增多了、饭店增多了、街道宽敞了、路灯明亮了、胡同漂亮了,垃圾箱配备好了……但是人们固有的生活习惯和目前本村对垃圾的处理办法,造成垃圾的混置和不断增多。

      人们的观念和习惯是阻碍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三)学生情况分析我校是北京市绿色学校,长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一定认识二年级的学生入校一年多,通过学习和锻炼,已经初步具有观察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并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进行思辨,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此外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能够找到生活中垃圾的来源,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说明《减少垃圾污染》这一课的重点是了解减少垃圾污染的方法,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因此课前教师让学生做一周家庭垃圾数量的统计,调查家庭和学校减少垃圾的妙招,在课上进行交流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段录像引入话题,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利用大屏幕计算、统计本班、本村各个家庭一周垃圾的总和以动画形式演示了垃圾分类的方法课堂上教师安排小游戏“给垃圾找家”等等,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引出新问题,引出小组探究,引发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五)教学准备教师:具有一定的环保知识 教学课件设备: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资料:贴图、课件、垃圾分类所用的实物学生准备:一定的环保知识 垃圾分类所用的实物三、本课时教学目标设计1.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环保的生活习惯。

      2)初步培养关心热爱家乡的环境,以及小手拉大手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2、知识、能力:(1)认识“可以回收循环使用”的标志2)知道减少垃圾污染的方法,初步了解垃圾的分类3、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参与课前收集资料,课上交流等学习过程2)采用观看录像,分组交流,实践活动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体验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教 学 环 节师 生 活 动 内 容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意图及指导策略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情 二、探究解决办法——培养良好习惯三、树立责任意识——小手拉大手四、小结、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谈话引入:十一长假的时候老师游览了咱们窦店镇,参观了田野、街道、农家小院和居民小区,很开心我还录像了呢想不想一起看看?2.播放课件:(1)整洁的村容 :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美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各种生活垃圾也多了,这些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呢2)各种各样的垃圾箱:(老师适时解释)下面我们看一看这些垃圾箱里都有些什么垃圾混置)这些垃圾最后都到哪儿去了呢,(垃圾填埋场)哇!这么多的垃圾,我想,这里面肯定有我们同学家的垃圾。

      3.算一算:对于家里的垃圾情况同学们利用十一假期都做了观察记录,下面把书翻开到73页,各小组汇总你们组同学家里共有多少袋垃圾算出全班有多少、全村有多少袋介绍北京市一天的垃圾量:北京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达1.2万吨,用载重5吨的清运车来清理,需要2400辆车才能一次清完在前面的课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垃圾对空气、庄稼、地下水等都会有危害,这么多垃圾如果处理不好受害的就是我们自己那么,怎样才能减少垃圾,减少垃圾带来的污染呢?1.小组探究:“减少垃圾污染有妙招”(随时板书)2.说一说:刚才有的同学提到垃圾分类,谁来说说咱们学校和你们家里的垃圾是怎样分类的3.播放课件:下面我们一起听听小天使小星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的介绍(适时进行学生与课件的交流;教师适时补充可以回收循环使用的标志)4.小组活动:游戏“给垃圾找家”作为新农村的小学生我们也要为减少垃圾污染作贡献在这方面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一直在努力1.播放课件:学校高年级的同学减少垃圾污染的活动2.问:你准备怎样做呢?(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同学们的想法很好,我们赶快行动起来,把今天学到的知识,懂得的道理作成温馨提示卡送给爸爸妈妈或者街坊邻居用我们的小手拉起大人的手,为减少垃圾污染出一份力,让我们的家乡更干净、更美丽。

      课件:整洁的村容 、各式各样的垃圾箱多媒体、计算器、课本以及学生课前统计到的数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以前所学环保知识教学课件:垃圾的分类课前学生搜集到的各种不同的垃圾(干净的)教学课件本单元所学环保知识家长的支持和参与轻松的谈话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画面中的街道、小区、田野以及各种生产生活设施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从而感到非常亲切与前面整洁的村容相比,垃圾混置和垃圾的数量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学生课前利用一周的时间统计家里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通过小组总计、全班总计、全村总计,真实的数据让学生体验到垃圾数量之大数字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小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交流既可以增长垃圾分类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配以同学熟悉的小天使的讲解,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知识以小游戏的形式练习垃圾的分类熟悉的生活环境,熟悉的高年级同学,身边的榜样使学生感到亲切引导学生把减少垃圾污染,保护环境落到实际行动上,并带动家长一起参与环保从小培养学生树立为家乡的环境做贡献的责任感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教学设计中教师注意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多样性、综合性和全程性比如:对课上积极勇敢展示、发言的有评价;对小组探究过程有评价;对辨析、思考时学生生成的问题有评价;对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垃圾分类也有评价等等。

      尤其是关注到学生情感、价值观的问题教师也有评价总之,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情感反映,对学生给予及时评价教学设计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教师也关注了生生之间的评价,给学生提供相互评价的机会二)评价量规 本课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初步养成健康、环保的生活习惯初步树立关心热爱家乡的环境,以及小手拉大手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认识“可以回收循环使用”的标志知道减少垃圾污染的方法,初步了解垃圾的分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尝试了课前收集资料,课上交流等学习方法通过实施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六、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特点《减少垃圾污染》是《垃圾与我们的环境》这一主题的一个内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紧紧依托学生的生活环境,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活动1.对比方法的运用——垃圾混置和污染现状引入部分,教师利用亲手录制的一段录像,把整洁、漂亮的村容与大量的垃圾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的方法,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带来对垃圾的极大厌恶也使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认识到我们窦店村富裕、美丽,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垃圾分类却不重视,许多小区的居民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浪费了大量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垃圾污染2.数字统计和计算——给垃圾算帐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要以理服人,要用事实说话。

      教师利用十一长假安排学生每天记录自家垃圾的数量,计算出一周产生的垃圾课堂上,教师安排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再计算出全班三十几个家庭一周的垃圾量,进而计算出全村每周产生的垃圾通过这样实际计算,真实、庞大的数字使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活生生的数字讲的不是他人的生活,而是学生每天生活的村子,是每个家庭产生的垃圾,是我们自己垃圾混置的行为直接导致的危机感、责任感油然而生3.引入生动的动画——垃圾如何分类为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教师用FLASH动画的形式,配上学生熟悉的下天使的介绍,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方法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4.小游戏“给垃圾找家”——垃圾分类的实际训练课堂上,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方法为了进一步进行巩固,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师采取了孩子们喜爱的游戏的方式,通过“给垃圾找家”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游戏的环境下,通过行为体验,学会了垃圾分类的简单方法七:教学流程图创设问题情境——激情 树立责任意识——小手拉大手探究解决办法——培养良好习惯小结、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