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激趣以驱动问题行进来构建生物有效课堂.docx
5页情境激趣以驱动问题行进来构建生物有效课堂 付亚丽 黄会丹摘 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察觉从而发现问题,设置有梯度、有层次、有逻辑的问题导入教学再推动教学过程模型方法优化课程资源,利用建模来推动问题的解决同时老师引领学生建模到学生自主建模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关键词:情境;问题行进;建模;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的言论“当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之后, 剩下的就是教育爱因斯坦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道: 如果你把学校教授给你的一切知识都忘记了以后, 剩下的那部分内容就是教育, 我们的生活就是 去运用剩下的内容去思考, 去迎接并战胜困难, 去开创我们的事业,去追求我们的美好生活生物课堂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提出有梯度、有层次、有逻辑的高质量的问题培养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激素调节的过程—血糖调节》的教学设计为 例, 探讨通过情境激趣以驱动问题行进来构建生物有效课堂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本节课利用早餐、体育课的设置作为情景设计了以下五个有梯度、有层次、有逻辑的问题串:这五个问题在行进的过程中分别承担了不同的作用。
如问题 1 早餐吃了什么, 激发学生对生命的自我觉察,先观察到是什么再到为什么, 并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更好地启发学生的认知动机! 问题 2 为什么学校课表一二节没有设置体育课? 这个问题非常抓人, 学生可能都没 注意到课程安排的特点, 更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还可以用生物知识来理性分析从而非常成功地将学生由第一个问题早餐吃了什么的发散思维的状态变得一下子就注意力集中了, 也非常 接地气地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維更为重要的是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还不留痕迹地在教学 中实现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等方面的落地通俗点讲就是哪怕学校 的一个课程表也都体现了生物学科需要渗透的人文关怀、科学性等同时这个问题的情境还 可以是我们的古训: 饭后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但明显这个情境不如本课例中的体育课设置的 科学性问题那么更有趣味性, 更吸引学生的深度思考 本题的答案来自已经学习了的神经调 节, 因此还起到了很好的起承转合的作用, 更是很好地鼓励学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对现象进 行理性分析从而解决问题第三个问题升高的血糖有什么作用则和第一个问题早餐吃了什么 遥相呼应, 分别代表了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这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即血糖的相对稳定, 为后 续的血糖调节埋下了伏笔。
同时, 这里故意隐去了血糖的第二条和第三条来源, 更符合学生 的认知规律, 在血糖降低时再让学生根据血糖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去路来逆向思维血糖的第二 条和第三条来源这样的处理又非常好的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理性思维二、利用建模来推动问题的解决在上面三个问题的铺垫和指引下, 课堂已经进行到第四个问题机体如何知晓血糖升高并 进行调节呢?这是一个微观的、错综复杂的、系统的生理过程,但经过前面血糖的来源和去 路的详细分析, 学生掌握了血糖平衡的实质是来源和去路的动态平衡, 故这个问题的主干已 然清晰接下来的任务的则是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稳态与平衡观、局部与整体观等的生命 观念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中渗透培养采取利用下图进行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老师的建模过程很好地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将零散的结构系统化、将微观的生理过程 可视化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结构和功能观,而高中 的生理过程都涉及微观结构, 构建生物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完整地学习和理解新知识, 更有助于学生运用生物学模型去解决生物学问题教学中老师通过构建血糖升高时调节过程 的模型, 把存在人体内的微观的又难以把握的稳态调节过程转变成直观、具体、清晰的流程 图模型, 像慢镜头一样一幕幕呈现出来。
这对于帮助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达成起着最为基础、核心的作用在老师的引领下, 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了血糖升高时的机体的调节作用, 课堂顺利推进 到第五个问题饥饿时血糖降低又如何调节呢? 这个问题的解决则采取了由学生利用上述图 形在独立建模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交流, 修正并完善模型的方式由老师建模后学生再对相 似的情景进行建模, 这个过程可以检验学生是否从开始听懂到自己学会, 是否从感觉会到真 的会, 从而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学生建模过程中, 既有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有老师 对同学们建模的引导、分析和评价, 老师及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同 时为学生指出其建模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效率, 也就是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三、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思考(一)问题导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教学设计中要通过设置有梯度、有层次、有逻辑的问题导入教学再推动教学过程, 随着 问题的解决, 润物细无声地发展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如体育课的设置, 还有 稳态和平衡等) 及对学生理性思维等的培养通过有效提问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不仅仅是获得 分数, 更重要的是将使其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和祖国有用的人才。
二)模型方法优化课程资源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 像血糖平衡调节、神 经调节的过程等在高中阶段难以通过实际实验进行观察和数据统计 教学中通过构建简 易物理模型, 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新的刺激情境; 又能化繁为简、很好地将重难 点突破,真正将“做中学”落实到课堂中, 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而老师先示范建模过程再引导学生自己构建模型, 这样的处理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同时, 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有意注意 和参与度, 促进学生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 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因此通过设计有效 问题优化教学流程设计使教学过程更具探究性; 同时通过构建模型方法优化课程资源使教学 内容是具实践性课堂上提出有效问题、有思维梯度的问题是前提, 问题的螺旋上升式的解 决才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Reference:[1]来源于百度搜索[2] 郭卫华.“物理模型与建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理科考试研究·生物版 2019 (3)[3] 裴志刚.行进在问题中的有效课堂[J].文理导航.2012( 10)[4] 戴朝霞.基于理性思维的初中生物建模教学策略与实践[J]. 高考, 2019(9)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