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丽水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docx
19页浙江省丽水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依据是( )A.生物组织层次 B.生物类群 C.生境类型 D.应用领域2.在对某生物群落调查中,共调查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 ( )A.盖度 B.频度 C.密度 D.重要值3. 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4.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E五级,按饶基耶尔(Raunkiaer)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中,属于五个级别频度的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 )A.A>B>C>D>E B.A>B>C>D<E C.A>B<C<D<E D.A<B<C<D<E5.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A.熵值提高 B.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1 C.生态位加宽 D.某小类群占优势的情形趋于减少6. 一般来说,群落名称应该反映( )的主要特性。
A.种群 B.群落 C.物种 D.生态系统7. 在( )土壤中,P的有效性最高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以上三种土壤差不多8. 生态位是一个既抽象含义又十分丰富的生态学专有名词,它的主要内涵是( )A.生态环境 B.生物单位适应性的总和 C.生物在群落中的功能和作用 D.生物单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9. 农田弃耕后的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为 ( )A.世纪演替 B.长期演替 C.快速演替 D.以上三者都不是10. 在一定地区或物理空间内的许多生物种类组合成具有一定组成和结构的是( )A.种群 B.种丛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11. 非洲鳄鱼在繁殖期产卵孵化出的小鳄鱼数量众多,但能长成大鳄鱼的却很少,原因是 ( )A.适者生存 B.遗传和变异 C.过度繁殖 D.生存斗争12.下列不属于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成分的是(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落叶13.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 )A.碳 B.氮 C.磷 D.氧14.下列哪种方式是生物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 )A.夏眠 B.穴居 C.迁移 D.昼伏夜出15.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 )。
A.内禀增长率 B.瞬时增长率 C.世代增长率 D.周限增长率16. 当用网将留种用的草地罩上后,却发现草的叶子被害虫吃了很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环境污染 B.食物链被破坏 C.缺少光照 D.植被破坏17.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系统内伴随着物质循环和能量转移过程D.能量自生物进入环境的过程 ( )18.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 )A.单元顶极理论 B.顶极格局假说 C.多元顶极理论 D.以上都是19. 与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相比,生活在高纬度低温环境下的恒温动物其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一现象称为( )A.阿伦定律 B.谢尔福德定律 C.贝克曼定律 D.霍普金斯定律20.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 )A.地面芽植物 B.地上芽植物 C.地下芽植物 D.高位芽植物21.气相型循环的贮存库主要是( )A.大气圈 B.土壤圈 C.智能圈 D.岩石圈2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植物定居的是( )A.生长 B.发芽 C.繁殖 D.腐烂23. 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 )A.山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谷风影响 D.海洋风影响24. 林业上常使用“层积法”进行种子处理,其作用是A.筛选种子 B.打破休眠 C.保存种子 D.促进后熟25.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的水俣病,其主要污染物是( )。
A.汞 B.铅 C.砷 D.镉26. 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多种因素,不包括下列因素中的哪项( )A.群落自身的特点 B.群落受到干扰的方式 C.干扰的时间 D.估计稳定性的指标27.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28.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光能利用率一般是( )A.1% B.5% C.10% D.20%29.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栖息环境总称为( )A.水圈 B.生物圈 C.大气圈 D.岩石圈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组成成分的是(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土壤二、填空题(20题)31.竞争排斥原理又叫______32.大多数群落都有垂直的分化,这种情况称为______现象33.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______首先提出来的34.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______生态因子35.______是指在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取食与被取食之间的关系36. ______是生境的广义扩展,从数量上可以比较精确地描述一种生物对环境的要求。
37.恒温动物的生长效率低于变温动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38. ( )在土壤中容易引起钾、钙、磷、镁等元素的缺乏39.负反馈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______40. 早稻不宜连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存在于种内的______作用4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气相、液相和沉积三个基本类型,其中磷循环属于典型的______型42. 根据阿伦定律,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育动物,其四肢、尾和耳朵有趋于缩短的现象,这是对___________因子的适应43.待分解资源的______性质影响着分解的速率44.能量金字塔是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______所同化的能量45.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实验研究和模拟46. 东北虎比华南虎个体大,寿命长,这符合______法则47. 最初的地球上并没有生命,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体之间的______,形成了今天在地球表面生存的两百多万个物种48. 光、热、水、气和养分等是对生物生长发育起______作用的生态因子49.以______为研究对象是现代生态学发展的重要标志50.我国内蒙古有些地方羊繁殖得过快,反而会导致减产的原因是______三、判断题(10题)51. 从生态学发展的时期看,研究动物生态学的时间比研究植物生态学的时间要早。
)A.正确 B.错误52. 目前全球气候异常主要是由于“温室效应” [ ]A.正确 B.错误53.种群呈“s”型增长时,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的1/2时,种群的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54. 根据竞争排斥原理,在进行间作时,应选择需光性都很强的植物种类 )A.正确 B.错误55. 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 ]A.正确 B.错误56.氟元素含量过高的地区人畜常易患“克山病” )57.荞麦、甘薯和烟草属耐碱性作物58. 次生演替的方式和趋向是多种多样的 )A.正确 B.错误59.全球变暖与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无关 )60.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四、简答题(5题)61.简述生态系统能流的途径62.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63. 逻辑斯蒂曲线常被划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代表什么生态意义?64.简述物候节律及其意义65.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及生物耐性的主要特点五、论述题(5题)66. 论述磷循环的过程、主要特点及其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67.论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保证生态系统稳定需要的条件68.请叙述细胞内亲核蛋白的合成、加工与分拣过程。
69. 决定群落外貌的因素是什么?70. 比较r对策和K对策的特点六、单选题(0题)71.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 )A.热带雨林 B.荒漠 C.农田 D.苔原参考答案1.A根据组织层次分类: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区域生态学(景观生态)、生态圈生态学(又叫全球生态学)2.B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F1(频率)=ni(某物种出现的样本数)/N(样本总数)×100%3.D4.B5.D6.B7.B8.B9.C10.C11.D12.D13.C地球上大多数矿质元素如磷、钙、钾、镁、锰、铁、铜等属于沉积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4.C15.A16.B17.C18.B顶级格局假说是由R·H·Wjittaker(1953)提出的19.A20.D21.A22.D23.B24.B25.A26.C27.D28.A29.B30.D群落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某个地区或物理空间内的许多生物种群所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以及区域内生活着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31.高斯原理32.成层33.奥德姆奥德姆34.间接35.食物链36.生态位生态位37.呼吸作用清耗的能量多呼吸作用清耗的能量多38.酸性酸性39.平衡或稳态40.他感他感41.沉积沉积42. 【正确答案】:温度43.物理和化学44.主导因子45.野外调查野外调查46.贝格曼贝格曼47.生存竞争生存竞争48.直接直接49.生态系统50.种内斗争51.B52.A53.N54.B55.B56.Y57.N荞麦、甘薯和烟草适合在pH值为5~6的土壤生存,属于宜偏酸性作物。
58.A59.N碳循环是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机制的循环,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这种自我调节机制已经受到强烈的干扰CO2的急剧增加使全球变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60.Y61.(1)能量以日光能形式进入生态系统;(2)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生物化学潜能,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进入生态系统;(3)以生物化学潜能存在于系统中,或作为产品的形式输出系统之外;(4)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释放的热能从系统消失;(5)作为开放系统,某些有机物会通过动物迁移、水和风携带、人为作用等输入或输出系统62.1980年发表的《。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