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史记[005].doc
4页郑当时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絜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馀赀财。
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节选自《史记》卷一百二十)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稍迁为鲁中尉 稍:逐渐 B.无贵贱无留门者 无:没有 C.然其馈赠人,不过算器食 算:竹 D.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名:直呼名讳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郑庄以任侠自喜 ②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B.①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C.①常引以为贤于己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①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②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郑庄清廉的一组是A.自请治行五日 内行修絜 B.又不治其产业 及居郡,卒后家无馀赀财 C.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 D.郑庄行,千里不赍粮 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庄喜欢仗义行事,爱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尤其仰慕那些年高有德之人,有如唯恐见不到人家一样 B.郑庄清廉,又不置办自己的产业,只依靠俸禄和赏赐来供给那些年长的友人 C.司马迁对郑庄给予褒扬,但对他不敢直言和纵容所保举的人及他的宾客贪赃枉法等,也不隐讳,表现了史学家的客观公正 D.最后一段,太史公含蓄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的社会现象,对汲黯、郑庄一朝失势便骤见冷落的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答案与提示1.B(无论)2.D(①“乃”意为才,②“乃”意为竟。
A凭借;B他;C比)3.B4.C(司马迁的评述未提到“他不敢直言”等内容)译文郑当时,字庄,是陈郡人他的先辈郑君曾经做过项籍的将领郑庄以仗义行侠为自豪,解救了张羽的危急,名声传播在梁、楚一带孝景帝时,他担任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常常在长安各郊区备置马匹,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担心有所疏漏郑庄喜欢黄帝、老子的言论,他仰慕年高德劭的人就好像唯恐会见不到人家一样他年轻又官位卑微,但是他交游的挚友都是祖父一辈的人,是天下有名的人士武帝登位,郑庄逐渐升任鲁国的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直到九卿的右内史因为对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窦婴纷争的评论,被贬官任詹事,后来升为大农令郑庄任太史时,告诫下属说:“客人来,无论贵贱都不要让人在门口等候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以自己尊贵的地位能谦虚待人郑庄廉洁,又不置办自己的产业,依靠俸禄和赏赐来供给那些年长的友人然而他送给别人的,不过是用竹器盛着的食物每次上朝,遇有向皇上进言的时候,他说的必定全是有关天下长者的故事他推荐士人和属下丞史,称赞他们的话确实津津有味,并且常常把他们说得比自己还贤能郑庄从来没有直呼过属吏的名讳,和所属的官吏谈话,总好像怕伤害了人家。
听到别人的高见,就向皇上举荐,唯恐迟误了崤山以东的士人和一些年长的人因此都众口一词称赞郑庄郑庄被派去视察黄河决口,自己请求给五天时间整理行装皇上说:“我听说‘郑庄出行,千里不带粮’,请求整理行装是为什么呢?”然而郑庄在朝廷上,经常附和逢迎皇上的意旨,不敢执著表示对或不对到了晚年,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四方外族,天下花费很多钱财,财力物力越发匮乏郑庄保举的人及其宾客,替大农令承办运输,大多亏欠款项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这件事,郑庄因此落下罪责,以钱赎罪后降为平民不久,在丞相府暂时担任长史皇上认为他年老,让他担任汝南太守,几年后,在官任去世郑庄、汲黯当初位列九卿,为人廉洁,平时家居品行美好、纯洁这两人中途被罢官,家里贫穷,宾客越发零落到了做郡守,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郑庄的兄弟子孙因为郑庄的缘故,官至二千石的有六七个人太史公说:凭着汲黯、郑庄的贤明,有权势时宾客比平时多十倍,没有权势时就相反,何况一般人呢!下邽县翟公有这样的话,当初翟公任廷尉,宾客盈门;到免官时,门外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翟公又任廷尉,宾客想去,翟公就在门上写了一幅大字说:“一个死一个活,才知交情的深浅一个贫穷一个富裕,才知结交的实态。
一个尊贵一个卑贱,交情才会显现汲黯、郑庄也是如此,可悲啊!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