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标准.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9599856
  • 上传时间:2018-05-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附件: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标准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标准负责人负责人刘淳刘淳制订时间制订时间2010.6系部审核系部审核教务处审核教务处审核课程代码: 02011 课程名称:地球物理勘探 英文名称:geophysical prospecting 课程类型: 专业素质教育 总 学 时:52 理论学时:52 实验(训)学时:0 适用专业: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课课程定位与程定位与设计设计一、一、课课程性程性质质: :本学科属于煤田地质勘探专业的核心专业素质课本学科是资源调查勘探最基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通过适当的仪器在地面、海洋、空中和钻井中观测地球物理场来研究无法直接观测部分的岩层物理性质,推断地质构造、成分和演化过程,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也关系到资源勘查技术的发展因此,本学科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二、二、课课程作用:程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认识物探方法解决地质问题的有效性,熟悉各种物探图件的作用和用途,认清各种方法的物理实质,学会利用物探资料解决地质问题。

      三、前三、前导导、后、后续课续课程:程:主要前导课程包括:普通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结晶学及矿物学、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和矿床学这些课程,是学习煤田地质勘探学必须掌握的基础学科四、四、课课程程设计设计的理念和思路:的理念和思路:本课程设计的理念符合高等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课程设计的思路清晰,符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或教学改革的思路要求2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课程目程目标标一、一、总总体目体目标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和放射性勘探的的原理及工作方法、数据的处理、图件的地质解释、各方法的应用和各方法的特点二、具体目二、具体目标标: :首先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磁法技术的工作方法和特点,学会处理磁测数据对磁测图件进行分析与解释其次,要求学生掌握重力勘探的原理及观测数据的处理、校正方法第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法勘探方法的原理及工作方法、数据的处理,及各方法的特点第四,了解地震勘探的原理特点,熟练掌握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时距曲线数据采集及资料处理第五,了解放射性探测的基本内容,掌握几种常用方法的原理及方法。

      最后,了解使用单一物探方法找矿的局限性及使用综合方法的必要性,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各种物探方法应如何选择及相互配合,物探与地质及钻探如何密切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普查找矿任务3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课课程内容程内容标标准准一、理一、理论论知知识识与与实实践技能践技能序号项目名称理论教学内容理论 学时理论教学要求实验实训项目实践 学时实践技能要求说明地球物理勘探的作 用,地位1地球物理勘探的任 务,问题0.51地球物理 勘探简介地球物理勘探的发 展趋势0.5了解:地球物理勘探面临的 问题和发展趋势 理解:地球物理勘探的任务和作用 掌握:*地球物理勘探的概念、 性质、分类磁法勘探的理论基 础2磁力仪、工作方法 和成果图示2磁异常的推断解释2磁法勘探应用实例22磁法勘探磁法勘探的新技术 2了解:磁法勘探的新技术 理解:磁力仪的工作原理、内 部结构和使用方法;磁法勘 探在资源探查中的应用 掌握:*矿物岩石的磁性,*地磁要素,*磁法勘探的野外工 作方法,*常用图件,*规则 形体的磁异常,*地质解释的 步骤重力勘探的理论基 础2重力勘探仪器、观 测方法和资料整理2重力勘探资料的实 际应用23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新技术2了解:重力勘探的新技术 理解:地球重力场的产生原 因,重力仪器的原理、结构 和使用方法,重力勘探在资 源探查中的应用 掌握:*岩矿石密度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引起地球重 力变化的原因*重力勘探的4序号项目名称理论教学内容理论 学时理论教学要求实验实训项目实践 学时实践技能要求说明野外工作方法,*常用图件, *几种规则形体的重力异常, *地质解释的步骤电阻率法的理论基 础2电阻率法2高密度电阻率法2充电法2自然电场法2激发极化法2 4电法勘探电法勘探新技术2了解:电法勘探新技术 理解:电阻率法仪器的原理、 结构和使用方法,激发极化 法仪器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掌握:*岩矿石电阻率的变化特点和影响因素,*勘探深度 的变化特点,*视电阻率和视 极化率,*电阻率剖面法常用 装置类型、异常特征和应用, *电阻率测深法常用装置类 型、异常特征和应用,*激发 极化法法常用装置类型、异 常特征和应用,*充电法和自 然电场法的应用弹性介质与地震波2折射波法和反射波 法25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新技术2了解:地震勘探新技术理解:折射波法,地震勘探数 据的采集, 掌握:*弹性介质的特征,*地 震波的类型,*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因素,*反射波法, *地震勘探资料的数字处理6放射性探放射性探测的基本2理解:放射性探测的应用5序号项目名称理论教学内容理论 学时理论教学要求实验实训项目实践 学时实践技能要求说明知识放射性测量方法及 其应用2测放射性测井2掌握:*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 用方式,*岩矿石放射性的分 布特征,*伽马法和阿尔法法 的特点,*自然 γ 测井、密度 测井和中子测井的应用及特 点,*声波测井和电法测井的 应用和特点物探方法在金属矿 床上的应用2物探方法在非金属 矿床上的应用27物探方法 的综合应用物探方法在地质填 图中的应用2掌握:*为什么要综合运用多 种方法进行资源勘查工作,* 物探方法在金属矿勘查中的 应用,*物探方法在非金属矿 勘查中的应用,*物探方法地 质填图中的应用,备注:主要知识点前加“*”号;核心实验(训)项目前加“#”。

      6二、二、 情感情感态态度度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创新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1.通过讲解本学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的资源形势和本学科在其专业中的地位,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2.通过介绍本学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国家紧张的资源形势,以及本学科与学生工作岗位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培养学习愿望和兴趣3.本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学生面临生产工艺实习在实习过程中,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从事的工作内容中,本课程所要讲解的内容占有大量比例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讲解实习和生产的过程,让学生明白要想胜任日后的工作,还有什么知识或技能的欠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地质勘探工作任务的能力同时向学生讲解勘探工作中客观存在的艰苦条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为地质勘探工作奉献青春的品质三、学三、学习习策略策略本门课程的内容涉及到大量的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得内容。

      这些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了,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对这部分内容主要以复习为主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忆以往所学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相对较难,考虑到学生实际的知识储备,可以择重要的内容讲解,其他内容可以不讲或少讲,力求使学生理解相关方法得理论基础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在方法的具体应用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书中所给的找矿实例,将自己代入到实际生产工作中来,设想自己如果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资源勘查任务,应当如何应对,并进一步掌握相关物探方法在资源勘查工作中的地位和特点7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课课程程实实施施一、教学一、教学组织组织在该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下,每部分内容(任务)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完成教学二、二、实实施条件(施条件(师资师资要求、要求、设备设备要求)要求)教师素质:专职教师,要求主讲教师的学历至少为地质相关专业本科学历、要求主讲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最好有在矿产勘查单位或者矿山工作的经历教学条件: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需要多媒体机房三、学三、学习场习场所所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地质工程系相关实验(训)室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课课程考核与程考核与评评价价一、学一、学业业考核考核本课程的考核采取闭卷理论考试的方式进行,学生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为 3:7。

      二、教学二、教学评评价价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学期开始、期中及期末的不记名调查和教务处、教学督导室日常的教学检查来进行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和作业的形式来检查自己的教学成果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和考试来进行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课课程程资资源的开源的开发发与利用与利用一、教学一、教学资资源源本课程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编写、修改多媒体课件在学期结束前,可将已经讲过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上传至学院或地质工程系的网站,供学生和相关教师下载查看在讲解各种物探方法的综合应用部分内容时,需要获得一些矿山或勘探单位的地质图件由于相关资料属于保密资料,主要由学校出面联系最后,可能需要一定的影音资料,以方便学生对工作过程进一步的了解二、教材的二、教材的选选用和使用建用和使用建议议要求教材具有少而精,并能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适用性的特点,能够做到内容8前后连贯、重点突出而又深浅适度,最好是高职高专教材推荐教材:《普通物探》,钱桂兰,张保康,屈建余编,地质出版社出版主要参考书:《物理学手册》,巴钦斯基,普齐洛夫,苏沃洛夫,商务印书馆《重力勘探》,长春地质学院重力教研室,地质出版社《磁法勘探》,西安地质学院,地质出版社《电法勘探教程》,傅良魁,地质出版社《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何樵登,地质出版社《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程业勋,王南萍,侯胜利,地质出版社《普通物探教程》,丁绪荣,地质出版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