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英译研究.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101548401
  • 上传时间:2019-09-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3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英译研究   [本文为2015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研究---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项目编号:201510332069X)部分研究成果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文化负载词汇研究”(2014SJB554)]   摘要:本研究以德国功能目的论为依据,探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方法研究采用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3.2,通过国务院官网2015年《报告》(英文版)报道和中央编译局2015年《报告》重要术语发布建立两个小型语料库结果发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词汇具有:实词使用量大、动词名词化显著和解释性名词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征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文本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报告》英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应遵循“目的法则”,灵活多样地采取直译、直译+增译、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语料库;文化负载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功能目的论;英译   一、引言   随着自身的全球化和本土化,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日渐与源文化分离,不断产生区域变体,中国英语就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之后的使用变体。

      葛传?耍?1980:91-93)提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通过英译、借译及语义再生诸多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或语篇汪榕培(1991:1-8)肯定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国际著名语言类期刊“World Englishes ”2002年第2期也曾集中刊发了15篇中国英语研究方面的论文,可见,中国英语研究也成为世界英语变体研究的热点之一金惠康(2003:72-79)认为,中国英语是介绍华夏文明的桥梁,能填补词汇空白、文化空白和中国意念的空白这些空白标志着中国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短语,即中国文化负载词,从中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风土人情   中国英语文化负载词汇是中国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的信息量绝不亚于句法和语篇虽然国内有学者也注意到了中国英语文化负载词汇所折射出的文化身份和意识形态,但这方面鲜有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故本文将对2015《政府工作报告》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英译策略和英译方法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和视角   《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属政论文体,用词严谨,书面语特征明显,是对上一年工作的总结和新一年工作的部署。

      《报告》的英译不仅具有传达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职能,也是他国了解我国国情、方针政策、政治制度、政治立场等最权威的来源(王小萍,2006:109)《报告》作为典型的外宣文件,每个词的英译都要仔细斟酌其政治影响中国外交部官员王弄笙(2004:56-59)曾指出,译文必须准确无误地反映原文,不能偏离原意,更不能曲解原意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反映时代思想和风貌的新词不断涌现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不断更新变化,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也使得词汇的翻译成为了语言中变化最快的部分杨原,2006:103-105)早在1991年,Newmark就在其专著《关于翻译》(About Translation)中独辟一章讨论了政治文化负载词汇的特点和英译策略,可见外宣文化交际中词汇翻译的重要性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始于1971年,“目的论”是其核心理论功能目的论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Nord,1997)   功能目的论有三大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后两者必须服从于目的法则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

      《报告》英译的目的是沟通(王惠,2011),即与世界各国进行平等的文化交流,过度使用异化或归化的翻译策略都是不得体的   三、语料统计   本文将以Antconc3.2作为语料库检索工具,通过国务院英文官网对2015年《报告》的报道及中共中央编译局对2015年《报告》重要术语的译文发布建立两个小型的语料库   《报告》英译本的词汇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一、大量实词的使用;二、文体正式,动词名词化现象显著;三、解释性名词颇具中国特色(李楠芳,2012:110)本文通过统计2015年《报告》英译本前100个高频词,以揭示2015年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和本届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语料数据及分析如下   1.“We”“we”词频排名第5、第19,总计出现419次;“China”“Chinese”词频排名第16、第19,总计出现101次;“government”“governments”词频排名第20、第92,总计出现91次,表明2015《报告》中“我们(的)”、“中国(的)”、“政府”是主体development”“develop”词频排名第10、第15,总计出现169次,表明“发展”是《报告》主旋律。

        2.“reform”词频排名第5、第19,总计出现419次,表明2015《报告》“改革”是主基调more”“improve”“increase”“promote”“growth”等表示增长含义的词语在《报告》前100高频词中占11个,总计出现445次,表明“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国家各方面的提升发展   3.“policies”“policy”词频排名第82、第88,总计出现44次;“economic”“economy”词频排名第36、第68,总计出现76次;“market”“investment”词频排名第58、第62,总计出现52次;“education”“innovation”词频排名第77、第79,总计出现48次,表明2015《报告》对政治、经济、教育、创新等各方面提出了“改革”   4.网络领域   直译   原文: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译文:We will develop the “Internet Plus” action plan to integrate the mobile Internet,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ith modern manufacturing,   “互联网+”是指创新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和新业态,促进者经济形态的转变,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

      The “Internet Plus” action plan 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准确忠实地表达了“互联网+”这一新词的内在涵义   5.教育领域   意译   原文:提供跟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译文:We will ensure that more outstanding works of literature and art are created for the people to enjoy, and encourage a love of reading in all our people to build a nation of avid readers.   “书香社会”的文化内涵在于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avid”意为“热衷的,热切的”,用“avid readers” 体现全民阅读的氛围,以名词化结构“a nation of avid readers”对“书香社会”进行意译,传达了丰富的内在含义,简洁明了的表述也有助于语篇得到的衔接,体现了功能目的论的连贯法则   五、结语   本文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在德国功能目的论的研究视角下,对2015《报告》的中国文化负载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英译方法分析。

      中国文化的输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工作的力量黄友义,2008:6-9)报告》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英译需在“目的法则”的指导下,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友义,2004:27-28)采用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才能实现《报告》外宣目的,让世界了解中国,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在当今的全球化语境下,本研究对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7,7   [2]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3]黄友义. 发展翻译事业,促进世界多元化文化的交流与繁荣[J]. 中国翻译,2008(4):6-9   [4]金惠康.汉英跨文化交际中的CHINA ENGLISH[J].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2):72-79   [5]李楠芳.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的词汇特征[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1):110-112   [6]王惠.从目的论角度看《政府工作报告》的中译英[D].北京:外交学院,2011.   [7]王弄笙.十六大报告汉英翻译的几点思考[J]. 中国翻译,2004(1):56-59   [8]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1(1):1 - 8   [9]王小萍. 中国党政热点词语英译[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09   [10]王银泉.“福娃”的英译之争与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6(3):74-76   [11]杨原. 有关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词汇的英译[J]. 邵阳学院学报,2006,5(2):103-105   [12]张顺生.谈俗语“打铁还须自身硬”的英译[J].上海翻译,2013(2):54-5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