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知识产权法】知识点整理.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6139601
  • 上传时间:2017-11-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2.15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一、知识产权的概念词源:“intellectual property”,统称为“知识产权” ,又称智慧财产权、无体财产权、知的财产权知识产权在日常生活中的几种解释:(1 )一种权利 (2)知识产权客体,例如:智力成果、精神产品 (3)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第二章 著作权法第一节 邻接权的概念及范围 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及客体一、著作权的概念著作权指著作权人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是基于特定作品的人身权和全面支配该作品并享受其利益的财产权的结合体对概念的理解:1、基于作品产生的权利2、著作权是法定权利,有法定内容和年限 3、著作权在作品完成时自动产生4、著作权也叫版权5、狭义著作权是指作者依据作品享有权利6、广义著作权保括狭义著作权、邻接权 什么是邻接权?例如:老舍对《茶馆》享有狭义著作权基于茶馆作品表演者的表演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属于邻接权二、著作权的客体—— 作品(一)作品的概念 我国著作权法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或著作权主体权利义务指向对象二)对作品的理解 1、表现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智力创作成果。

      2、必须依附一定的物质载体加以表现,但载体不是作品3、作品必须是作者独创产物4、能够以有形形式复制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 一、著作权的主体依法享有著作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著作权人包括:1、自然人作者(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 2 、法人或其他组织二、 特定情况下著作权主体的归属(一)合作作品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由合作者共有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著作权二)委托作品 委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双方通过合同定没有约定的属于受托人三)职务作品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分两种情况: 1、著作权属于单位,作者享有署名权 (1 )利用单位资源,并由单位负责 (2)依法律、行政法规、合同约定而定 2、著作权属于作者,单位有优先使用权 具体情况依据《著作权法》的明确规定 (p38)(四)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由作品原件合法持有人行使除了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者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五)著作权人死亡后著作权主体的确认 他人可通过继承或遗赠取得著作财产权五) 国家因法律规定成为著作权主体:包括受遗赠、无人继承、民间文学艺术等。

      第三节 著作权的内容及保护著作权的权利内容: 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部分人身权利:指作者基于创作活动而产生的与其人身利益紧密联系的权利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人身权利内容如下:(一)发表权(二)署名权  (三)修改权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财产权利:指作者自己使用或许可他人采取一定方式使用其作品而获得报酬权利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财产权内容如下:(五)复制权 (六)发行权 七)出租权 (八)展览权  (九)表演权  (十)放映权 (十一)广播权(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十三)摄制权(十四)改编权  (十五)翻译权(十六)汇编权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二、著作权的行使(一)对著作权的行使:行使著作权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自己使用作品;2、许可他人使用作品 3、转让作品;4、依法制止对著作权的侵害二)对著作权行使的限制1、合理使用(p43)指在特定条件下,著作权人以外的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无偿使用其已发表的作品2、法定许可(p45)指根据法律的规定,著作权人以外的人可不必经著作权人同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但应当按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制度3、强制许可(p46)指他人有正当理由有必要使用作者已发表作品时,由著作权主管机关根据该使用人的申请,特许使用他人作品并支付报酬的法律制度。

      三、著作权的期限(一)著作权产生时间 1、自动保护原则 2、注册保护原则(二)著作人身权期限和财产权期限 不同的国家规定的期限不同;我国《著作权法》中规定的也不相同: 作者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期不受限制 作品的发表权、财产权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 50 年四、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指禁止非著作权人为侵犯著作权及相关权利的行为否则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一)侵犯著作权的行为(p49) 参见《著作权法》第 46 条和 47 条规定 (二)法律责任(p50) 1、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第四节 邻接权 一、邻接权的概念:与著作权相邻接的权利,即传播作品的人所享有的权利 二、我国邻接权的范围 我国《著作权法》中规定了四类邻接权:(一) 图书、报刊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利;包括依据出版合同享有的出版权,保护期限为 10 年二)表演者权1、除另有规定外,表演应当获得许可 2、表演者权利精神权利、财产权利二)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1、除另有规定外,录音录像应获著作权人许可2、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网络传播等权利第三章 专利法专利与技术秘密 发明创造者研究设计出新的技术后,面临两种选择来保护自己的技术:一种是采用技术秘密的形式,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无限期地独占或垄断该技术,缺点在于一旦保密措施不力而泄密,该技术就进入公有领域而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可口可乐的配方是迄今为止最成功地利用了技术秘密保护方式的技术方案。

       另一种是采取专利来保护,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确定地获得二十年(对发明来说)或十年(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独占权,缺点在于这种独占权只有二十年或十年,过了此期限该技术就进入公有领域而任何人都可以实施到底是采用技术秘密还是专利来保护,要视新技术的具体情况而定第一节 专利权的客体一、专利的授权条件(一)专利的种类 在国际上提到专利,一般仅指发明专利在我国,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是我国专利法的特点1.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因此,发明最基本的分类是可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气味或者诸如声、光、电、磁、波等信号或者能量不属于专利法所说的发明,但利用其性质解决技术问题的,则属于发明2.实用新型: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仅指产品,并且其创造性比发明要低,因此实用新型俗称“小发明” 方法不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概念中都提到了产品的形状,其不同在于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形状是从产品的技术效果和功能的角度出发的;而外观设计所涉及的形状是从产品美感的角度出发的(二)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1.违反国家法律:伪造国家货币的设备 2.违反社会公德:克隆人的方法 3.妨害公共利益:严重污染环境的发明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 5、科学发现:卤化银在光照下有感光特性 6、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交通行车规则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三性”1、新颖性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为公众所知的方式有出版物公开、使用公开和其他方式公开等,我国现行专利法所采用的新颖性标准属于绝对新颖性标准,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上述三种公开方式的范围都是国内外范围,而原专利法中规定出版物公开的范围是国内外范围而其他两种公开的范围是国内范围,由此原专利法的新颖性标准被称为相对新颖性标准而现行专利法的新颖性标准被称为绝对新颖性标准(1 )出版物公开出版物可以是各种印刷的、打字的纸件,例如专利文献、科技杂志、科技书籍、学术论文、专业文献、教科书、技术手册、正式公布的会议记录或者技术报告、报纸、产品样本、产品目录、广告宣传册等,也可以是用电、光、磁、照相等方法制成的视听资料,例如缩微胶片、影片、照相底片、录像带、磁带、唱片、光盘等,还可以是例如以互联网或其他数据库形式存在的文件等出版物不受地理位置、语言或者获得方式的限制,也不受年代的限制出版物的出版发行量多少、是否有人阅读过、申请人是否知道是无关紧要的对于印有“内部资料” 、 “内部发行”等字样的出版物,确系在特定范围内发行并要求保密的,不属于公开出版物出版物的印刷日视为公开日,有其他证据证明其公开日的除外。

      印刷日只写明年月或者年份的,以所写月份的最后一日或者所写年份的 12 月 31 日为公开日2 )使用公开使用公开的方式包括能够使公众得知其技术内容的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交换、馈赠、演示、展出等方式只要通过上述方式使有关技术内容处于公众想得知就能够得知的状态,就构成使用公开,而不取决于是否有公众得知但是,未给出任何有关技术内容的说明,以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无法得知其结构和功能或材料成份的产品展示,不属于使用公开如果使用公开的是一种产品,即使所使用的产品或者装置需要经过破坏才能够得知其结构和功能,也仍然属于使用公开此外,使用公开还包括放置在展台上、橱窗内公众可以阅读的信息资料及直观资料,例如招贴画、图纸、照片、样本、样品等3 )以其他方式公开,为公众所知的其他方式,主要是指口头公开等例如,口头交谈、报告、讨论会发言、广播、电视、电影等能够使公众得知技术内容的方式口头交谈、报告、讨论会发言以其发生之日为公开日公众可接收的广播、电视或电影的报道,以其播放日为公开日4 )抵触申请如果在一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申请日以前,已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任何单位或个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则在先申请就称为在后申请的抵触申请,抵触申请破坏在后申请的新颖性。

      5 )优先权:①申请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在中国提出申请的,依照该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这种优先权,称为外国优先权②申请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以该发明专利申请为基础向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或者又以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为基础向专利局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或者发明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这种优先权称为本国优先权③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的定义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是指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预期的效果相同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但应注意这里所谓的相同,并不意味着在文字记载或者叙述方式上完全一致2.创造性(1 )现有技术的特殊情况应当注意,处于保密状态的技术内容不属于现有技术所谓保密状态,不仅包括受保密规定或协议约束的情形,还包括社会观念或者商业习惯上被认为应当承担保密义务的情形,即默契保密的情形然而,如果负有保密义务的人违反规定、协议或者默契泄露秘密,导致技术内容公开,使公众能够得知这些技术,这些技术也就构成了现有技术的一部分。

      (2 )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指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非显而易见的如果发明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仅仅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则该发明是显而易见的,也就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3 )显著的进步(4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指一种假设的“人” ,假定他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但他不具有创造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