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专业开设课程.doc
10页微电子学专业(071202)一、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自动化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相关学科知识丰富,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较强 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等技术工作,具有电子信 息领域及新型交叉学科领域相关工作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二、 培养规格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基木精神,学生经过四年学习,达到如下基本素质要求:(一)德育方而1. 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热爱礼L国,拥护党的领导,努力常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 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2. 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良好的学术道德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度的工作热情,品质优良,情操高尚,行为规范;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 法制观念二) 智育方面1.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文化艺术素养2. 掌握本专业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具有 较好的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3. 相对擅长半导体器件和微电子学方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 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以及初步的白主创业的能力4.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文 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科研能力三) 体育方面1. 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人学生体育合 格标准2.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乐观情绪三、 学制及学习年限弹性学制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八年四、 毕业最低学分163+8学分,8为课外学分五、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六、 主要课程简介:1. 基础物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8 学时:117+36内容简介:本课属于基础课,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且能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 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力学主要内容有牛顿运动定律、角动塑、刚体力学热学主要内容有热力学第一 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嫡光学主要内容有儿何成象原理、光的本质、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偏振等知 识电磁学主要内容:静电场、稳恒磁场、电磁感应、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电磁波。
原子物理的主要内容:原子结构的性质,氢原子的玻尔理论,量子力学初步,原子的壳层结构,核的基本性质及粒子物理参考教材:《物理学教程(上、下)》,马文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2. 理论物理概论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4 学时:72内容简介:属于专业基础课,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是让学生掌握物质的热运动规律及热运动对物质宏观 性质的影响热力学的基本定律,热力学函数、平衡及稳定条件,相平衡及化学平衡,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最可儿统计法一玻尔兹曼分布、费米分布、玻色分布,气体和固体的热容量理论,金属中的电子气体、平 衡辐射,系统理论,热力学的统计表达式,非理想气体态式,涨落理论,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简介量子力 学让学生了解微观客体运动特点,初步裳握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课程内容包括波函数、薛定鄂方 程,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态和表象理论,微扰理论等参考教材:《理论物理基础教程》,刘连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3・电路原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4.5 学时:72+16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专业皐础课,主要讲授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的 一般分析,电路定理,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动态电路及求解方法、正弦稳态电路及分析方法,非 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及分析方法,网络函数、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二端口网络等。
参考教材:《电路(第五版)》,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4.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3 学时:54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半导体二极管及基本电路、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 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参考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实例》,戈素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2;《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3 学时:54内容简介: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半导体存储器和 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数模与模数转换器参考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 固体物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2.5 学时:45内容简介:初步学握固体物理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课程内容包括晶体、晶体的缺陷和扩散、晶体振动、 相图、能带论、金属和半导体电子论、固体的磁性和介电性等。
参考教材:《固体物理》,韦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o7. 半导体物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2.5 学时:45内容简介:掌握半导体物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杂质和缺陷能级、载流子的 统计分布,p-n结、异质结、金属半导体接触的光、热、磁、压电等各种物理基础参考教材:《半导体物理(第1版)》,季振国,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8. 半导体器件物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2.5学时:45内容简介:各种微型光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与制备工艺包括各种三极管、二极管、光电探测器、传 感器、开关等器件的工作原理,各种制备工艺等参考教材:《半导体器件物理》,刘树林,电子工业岀版社,2005年2月9. 集成电路设计原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2.5学时:45内容简介:超人规模集成电路的原理与分析内容包括介绍集成电路的基木构成单元、逻辑运算方法,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分析;MOS数字VLSI的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VLSI电路中的时延及各种 时蚀MOS数字VLSI的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VLSI电路中的时延及各种时钟技术;VLSI的同步时钟系 统和异步时钟系统;逻辑和存储器的VLSI系统设计方法及并行算法和体系结构。
参考教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宋玉兴,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9月10.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2.5学时:38内容简介:了解和学握微电子器件制造原理,特别是硅平面集成电路所涉及外延埋层、隔离、氧化、 扩散等制造技术及工艺参数,学握微电子器件开发设计和研制垫铺必备基础和实际操作技能参考教材:《半导体器件工艺原理》,厦门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物理教研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7年6月11. 电子薄膜科学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学分:2.5学时:38内容简介:掌握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特性表征方法内容包括薄膜的同质外延、异质外延结构和超 晶格的生长及其电学、光学性质,单层、和多层薄膜结构动力学、相变和可靠性参考教材:《电子薄膜科学》,[美]杜经宁,J.W迈耶,L.C费尔德曼著,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12. 半导体光电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学分:2.5学时:40内容简介:介绍半导体的光学性质包括光吸收、光电探测原理、光电效应、半导体光辐射、A阳电 池、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激光器件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参考教材:《半导体光电技术》,余金中,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4月。
13. 微电子学概论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2.5学时:38内容简介:硅系统芯片集成技术,深亚微米VLSI MOFET工程,深亚微米工艺时内连特征的提取、建 模和模拟方法,在混合模式集成电路衬底交耦效应的实验技术和器件模拟方法,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及其VLSI实现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和模糊处理器,字符识别和语音识别及专用 神经网络,模糊识别器芯片参考教材:《微电子学概论》,郝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类别项目内 容场所学期时间是否 停课周数学 分公共军事理论与训练军事训练、军事理论校内2暑期是22专业认识实习了解集成电路工艺校内外2暑期是11生产实习了解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 具体应用校内外7第1-2周是22毕业设计、答辩培养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校内外8第1T6周是1616微机技能训练VB编程训练校内4教学期间否(2)1电工电子课程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训练校内5第1-3周是33微电子设 计方向专业方向课程设计训练集成电路设计能力校内外6第17-19周是33微电子器 件方向专业方向课程设计C0MS器件设计能力校内外6第17-19周是33合 计27(2)28八、学期教学活动安排情况(一)周数分配表周项 目学学年期课内 教学集 中 考 试 周课 程 设 计认 识 实 习生 产 实 习毕 业 设 计毕业 答辩专业 始业 毕业 教育军训寒假机动合il—-—・1710.53223.5二1811241.527.5二三18131.523.5四181(2)71.527.5五151331.523.5六151371.527.5四七161231.523.5八1510.5319.5合计11.776(2)12151123012196注:微机技能训练安排在课余时间,不计入周数内。
二)时间安排表注:A ——复习考试;B认识实习(1周);学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假期1理论教学A寒假2理论教学Ar sr 军训B暑假2周3理论教学A寒假4理论教学(含微机技能训练)A暑假5电工电子课 程设计3周理论教学A寒假6理论教学A专业方向课 程设计3周暑假7习理论教学A寒假8毕业设计答 辩周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假期九、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类别课程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