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雨水集蓄利用容积系数的选取.doc
2页1贵州雨水集蓄利用中蓄水工程容积系数的选取摘 要:雨水积蓄利用工程中容积系数 K 值的选取有很大的主观性,我们可根 据种植面积、作物灌水定额、当地的干旱类型分析计算出主要干旱期灌溉用水 率,再结合相关规范可更客观的分析确定出蓄水工程容积系数 关键词:容积系数 蓄水 灌溉用水量 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工程性缺水严重而又无条件兴建较大山塘、水库地区农业灌溉的有效途径,在设计此类工程总蓄水工程容积时,一般利用《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中公式来确定(其-1KWV 中,W 为全年供水量,为蓄水工程蒸发渗漏损失系数) 该公式中容积系数 K 值的变化对总蓄水工程容积大小影响较大,而 K 值的选取,主观性又很大,进而直接影响工程规模的大小如何能更客观的选取 K 值,使工程更科学合理呢1 确定种植面积一般可根据业主提供的习惯面积,再结合地形图上量算的面积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灌区面积但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灌区面积,必须现场踏勘,根据地形及对种植状况的调查结果,确定灌区面积灌区面积确定后,再根据当地的地形坡度、土壤厚度及肥力选定复种指数,由公式:种植面积=灌区面积×复种指数,可准确确定种植面积2 确定主要干旱期根据《贵州省编制成果报告》之《贵州省编制分区图》可查知本项目区所在分区,由此可知其干旱类型,再参照有关资料(当地的《农业区划》或《水文图籍》等) ,确定本项目区域的主要干旱发生时期。
23 干旱期灌水次数及灌水定额的取用根据当地的近、远期规划,结合作物的需水要求,对现有种植结构进行调整,调整后作物的灌溉定额按《贵州省编制成果报告》中确定的量取值,缺项部分根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SL267-2001)中有关部分选取,灌溉方式为非充分灌溉参照作物种植相关资料(各种作物种植技术等资料) ,根据作物干旱期需水要求,确定干旱期的灌水次数、灌水定额4 主要干旱期用水量计算根据确定的灌区面积、种植结构、各作物的灌水次数及每次灌水定额,计算作物年灌溉用水量、主要干旱期用水量,计算出主要干旱期用水量占年灌溉用水量的比例5 容积系数的确定根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SL267-2001)条文说明3.4.2 条—南方确定蓄水容积时,常按照连续供水 80~120 天设计,则容积系数为 0.22~0.33在此范围内再依据干旱期用水量占年灌溉用水量的比例大小,如比例偏大,则要 K 值偏 0.33 选取;比例偏小,则 K 值偏向 0.22 选取,从而确定贵州雨水积蓄利用工程中蓄水工程容积系数 K 的大小6 结语水利工程措施是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其规模的确定经验性比较大,最好能开展灌溉试验,只有这样才能跟清楚了解当地区域作物需水规律,拟订用水计划,为蓄水工程的修建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依据,做到更经济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