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地区教学方针成果结果奖申报表材料.doc
23页\附件3 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申报表 申 报 类 别 特等奖_________________成 果 名 称 反思·实践型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完成人 丁锦宏 张志泉 李祖祥 朱水萍 张建平 成果完成单位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申报学校名称 南通大学 申 报 时 间 2017 年 2 月 27 日成果所属科类 教育学 申报等级建议 特等奖 代 码 □□□□□□ 序 号 □□编 号 _____ 江苏省教育厅 制一、成 果 简 介成果曾获奖励 情 况获奖时间成果名称奖项名称获奖等级授奖部门2016全国大学生创青春大赛金奖扶苗计划金奖教育部2016小学教育省重点专业建设点省级B类教育厅2015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项目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基地国家级教育部2014《教育学》全国精品共享资源课程国家级教育部2013反思·实践型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学成果一等奖校级南通大学2011模式观与数学方法论(著作) ;江苏省高校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省级江苏省教育厅2012理解教育理论与策略江苏省高校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省级江苏省教育厅2012汉字多音字加工过程中的重复知盲效应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2.10省级江苏教育厅20092009.9《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著作)第五届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部级教育部成果起止时间起始: 2017年 2 月 28 日 完成: 2019 年 2月 28 日主题词反思.实践型 卓越小学教师 培养模式1.成果简介出于“基于实践,为了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反思中实践”的认识和考量,本项目组自2006年开始,开展了“反思·实践型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与实施、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素养提高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实践。
我们构建了“实践—反思—实践”循环教师教育范式和“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关于实践的核心理念是立体化实践,包括基于理论课程的实践、独立实践教学环节、课外校外实践历届学生在师范生技能竞赛、考研、考编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基于以上成绩,本专业于2015年获得教育部实施的小学卓越教师培养项目自此,本项目在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已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2011年“小学教育专业“实践-反思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曾获得南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南通大学特等奖; 2013年、2014年多名教师先后获得江苏省微课大赛二等奖、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二等奖从2012年开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参加省师范生技能大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每年的获奖率均为100%;毕业生在省内外的专业入职率为95%,就业率100%据麦克斯报告,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各项指标排名均名列前茅2014年南通大学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设小学教育专业学位方向,招收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并获南通大学博士点培育专业反思-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小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渗透2014年,本专业获得国家级专项研究项目“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标准”的研制并承担国家级小学教师培训。
2015年获国家“小学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立项”成为全国包括华东师大、北京师范大学在内80所院校之一目前,我校小学教育专业是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2012年)、2015年被列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和卓越幼小学师培养改革项目建设单位(2015年),有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成为江苏省师范生实训标准的制定单位我们已建立了地方政府、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和实践基地联合人才培养合作共同体实践证明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培养模式下的小学教师在职业情感、专业认同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南通市政府、高校和小学协同培养未来教师的模式已经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2016年,南通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成为江苏省乡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单位,成为江苏省小学乡村教师、小学卓越教师的重要培养示范基地反思-实践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逐渐成为以卓越小学教师培养为核心,囊括乡村定向教师、常规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要模式并逐渐被江苏省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所借鉴成为以南通为核心,辐射江苏乃至全国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 注:填写本表前,请先仔细阅读填报要求(见附件4),严格按要求规范、如实填写2.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围绕反思-实践型卓越小学教师项目的开展,项目实施专业与人员围绕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机制、教师队伍的优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
一、明确专业定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本项目着眼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优质新教师为此,我们本着“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以培养“卓越小学教师,打造江苏乃至全国品牌专业、申创小学教育博士点”为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资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力争建设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组织教师认真研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结合社会的需求和地方发展的需求,在对教育局相关部门、小学及往届毕业生等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即面向江苏城乡,辐射全国,培养立志热爱小教事业,热爱儿童,师德高尚,身心健康,有丰厚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教师基本功扎实,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研融合,能独立承担和创造性地开展小教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不断专业化的卓越小学教师2016年小教专业被江苏省列为江苏省小学免费师范生领头培养试点专业,2016年将有172名小教免费师范生被招收到本专业学习,加之与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合作开展的国家级“卓越小学教师5+2培养项目”100名学生,小教专业已成为南通大学乃至江苏省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
二、教研融合,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整体改革我们认为卓越小学教师就应该具有远大教育理想、先进的教育理念、卓越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通过行动研究与教学反思将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利用各种资源,设计和组织实施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支持,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为此,我们着力改革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小教学生的培养效率1.重构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开设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模块课程体系其中,专业课程包括各科教学技能、教育基础知识课程、学科教学法课程、研究方法课程、教师技能课程等模块做到各模块课程比重适当、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2. “教研融合”的特色课程的内容改革依据卓越小学教师的专业特点,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整合南通大学医学、艺术、音乐、学等校内资源,为本专业学生开设《小教课堂教学艺术》、《小学教师入门》、《小学教师技能训练》等实践性课程,还开设了教师资格证书培训课程,以此提升师范生小学教学与科研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将专业情感教育融入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与形式;将紧密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充分融入优秀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案例,将学科前沿知识、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和小学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及时吸收小学阶段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以此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
3.注重课程和教材建设,选用和编制优秀教材核心课程《学校教育发展》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儿童创造教育(江苏省精品课程)资源已上网,专门网站( 地方政府、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实践基地联合建设人才培养合作共同体,协同创新、共赢发展江苏省政府积极推进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立交桥”项目,南通大学与南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已经开始了“3+2”小学教育专本合作人才培养从2015年开始,与政府、各专科学校合作,进行“5+2”小学教师的培养采用双导师制度,开展“全过程”的实践教学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对师范生采取校内外联合培养,配备校内、校外(实践导师)两个导师聘请实践基地优秀老师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指导师范生教师技能,成为实践兼职教师与基地教师联合开发教育实践课程,安排和实施每学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发挥教育实践的“融合”与“育人”功能实行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一体化,“学习—见习—实习”四年内不断线,与理论学习交替进行,将实践教学贯穿全过程,落实制订分段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对“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全过程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实践成效接纳开发区实验小学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附属小学,先后派三名专业科研骨干到文亮小学、八一小学、开发区实验小学担任科研校长。
实现了高校与小学的无缝对接四、专业师资结构合理,形成了具有反思-实践特色师资队伍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雄厚,学历、学位完全达标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0%,远高于60%其中有南通市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名,南通市“226”工程人选3名三名教师顺利完成博士在站研究,顺利出站目前,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团队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15人,占教师总数的80%;副高以上职称教师达100%,有着半年以上国外学习经历的14人,占团队教师总数的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