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画魂高剑父 画魂 电视剧.docx
4页岭南画魂高剑父 画魂 电视剧 高剑父字剑父,号爵廷广东番禺人当代著名画家,岭南画派领袖著有《我的当代绘画观》、《剑父画集》等高剑父的祖父高瑞彩、父亲高保祥均擅医学、武术,亦能书画高剑父少年丧父,家境萧条她早年曾肄业于广东水陆师学堂及岭南学堂,后从师居廉,继而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和廖仲恺、何香凝夫妇认识,一起研究日本及欧洲绘画,后加入白马会、太平洋画会及水彩画会,用心致力于中国画的革新和发明抗战以前,高剑父在广州设置“春睡画院”,培养了不少美术人才后历任中山大学国画系教授,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广州解放时,高剑父在澳门养病1950年冬,准备回国,不幸旧病复发,于1951年6月在澳门去逝,终年72岁 高剑父的艺术特点贯穿着她的革新思想,画风现有深厚的传统基础,又因从事东、西洋绘画的研究,在艺术上给予了新的内涵高剑父擅长写意,也能画工笔,于山水、人物、翎羽、花卉以至草虫禽兽她大胆融合了传统绘画的多个技法,又借鉴了日本画、西洋画,重视透视和立体感、着色大胆等表现技法,并重视写生,从而创建了自己的新风格高剑父的山水气势磅礴,笔法近似马远、夏圭,横砍竖劈,千笔飞白,于秀逸中见刚劲。
所作朝阳夕照、风雨晦暝、烟霞云雾之景,生动再现了南国山川的秀丽多姿作品多用水墨渲染,甩笔泼辣,时作没骨法,除树石局部略用线条外,天色、水光和云雾全部以水墨渲染,墨卷波涛,笔缩云烟,深浅远近,诗意盎然作画极少用中国画线条,而是用色彩和水墨的渲染来表现形象和质感她的工笔人物、花鸟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所作水墨花鸟,放纵似徐渭,又以石恪、梁楷一体“减笔”画人物,着墨敷彩不多,寥寥数笔,生动传神 高剑父在年轻时就看到中国古典绘画气数已尽,可说是一个文化的责任感使她走上了革新中国画的道路,是出于一个责任来力争社会和文艺的创新怎样在这轮文化复兴浪潮中,找回岭南画的传统,连接上西方的艺术脉络,这全部需要不停思索和追问,而高剑父所走之路,无疑是值得借鉴的现在存世的高剑父画稿包含写生稿、临摹稿、创作小稿等,关键收藏于广州艺术博物院和高剑父的学生拂晓先生手中在存世的高剑父画稿中,以写生稿的数量为最多,题材大致可分为风景、植物、动物和人物几类,技法则大致可分为铅笔速写、铅笔淡彩、单色水彩和毛笔水墨、毛笔设色几个,而以铅笔速写的数量最多她以简练概括的铅笔线条勾勒对象轮廓,敏锐捕捉、统计对象的关键特征,或在铅条勾勒的基础上再施以淡薄的水彩颜料,并不乏其师居廉“撞水撞粉法”的特征。
其写生稿题材包括的地域之广、囊括的物种之多,在高剑父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中国画家当中是罕见的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个人风格就是她的生命没有自我独立的艺术风格,就称不上一个艺术家高剑父是一个眼光深远的大艺术家,也正是她对创新的高要求,才把岭南画派这面大旗扛得更高 1923年,高剑父在广州创办了“春睡画院”,为“新国画运动”培养人才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她辗转避难于澳门,在普济禅院继续主持春睡画院的教学工作,主动参加进步文化活动抗战胜利后,高剑父返穗,在春睡画院原址创办“南中美术院”,1947年出任广州市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之职 高剑父的临摹稿关键是临摹居廉的白描和南亚佛教壁画造像从这些临摹稿中,不难看出高剑父是怎样了解、学习古今中外的艺术精华,怎样消化、吸收不一样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汇的这些画稿不但是高剑父磨练技术、积累素材的手段和创作的基础,还表现了她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了解,展现了画家的个性风格在其出色的写生稿中,即使只是寥寥几笔、简略赋彩,但却气韵生动,充满趣味,蕴含着活力和激情其中那些准确写实近乎科学图谱的“博物图画”则显得别开生面而那些临摹前人的白描和小写意,也因为不乏“自我表现”而显得不拘一格。
在她的画稿中,线条色彩在自由行进,不一样的笔触营造出不一样的节奏韵律,表现出不一样的心态情绪很多稍纵即逝的形象和灵感,全部留存在出色的画稿之中高剑父以简便工具完成的简约画稿,有时候比她一些完整的绘画作品更直接地传达出瞬间的灵感和激情,更生动地攫取对象的神态气韵,更洒脱地表现出一个直觉的艺术感受 1951年高剑父病逝于澳门镜湖医院,始葬于澳门西洋墓地,1961年迁葬于香港粉岭 2021年5月,高剑父的学生、香港著名画家拂晓提出,应该让岭南画派宗师之墓回归故乡这一想法马上得到了高剑父家眷的赞同岭南画派纪念馆得悉此事后,立刻向上级部门反应情况,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著名雕塑艺术家潘鹤,提出义务为高剑父基地塑像拂晓夫妇捐出珍藏多年的高剑父作品,黎雄才遗孀谭明礼捐赠黎雄才的作品,关山月之女也捐出关山月的作品,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杨之光、陈金章、梁世雄、叶绿野,刘济荣、方楚雄,和广东画院教授李劲壁、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陈永锵、香港著名人士梁法华纷纷捐赠自己的画作高剑父的家眷为了感谢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将珍藏的高剑父及其学生作品捐赠给国家 高剑父的两个弟弟高奇峰和高剑僧均是著名画家高剑僧早逝,高奇峰成就则十分突出。
高奇峰堂号天风楼,生于1889年,卒于1933年擅画花鸟、山水、走兽等,画风自然、生动笔下的雄狮、猛虎、松鹰被孙中山认为是革命精神的代表和兄高剑父及陈树人被称为“岭南三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