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刑法》(2020年版)_2.docx

39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9928933
  • 上传时间:2021-10-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1.87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刑法》(2020年版) 事业单位招聘题库大纲考点高频考题:1、多选题 强奸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是_____A: 主体不同B: 客体不同C: 犯罪客观方面不同D: 目的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査的知识点是:强奸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界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强奸罪都表现为对女性的身心健康的侵犯,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但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强奸罪具有如下的区别:(1)犯罪客体不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客体是妇女的人格尊严和性自由的权利,而强奸罪的客体是强奸罪的客体不仅是女性的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还应当包括幼女的身心健康;(2)犯罪对象不完全相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14周岁以上的女性,而强奸罪的犯罪对象不仅仅是14周岁以上的女性,还可以是14周岁以下的幼女;(3)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是对妇女实施性交以外的猥亵、侮辱行为,没有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强奸罪则是对妇女实施性交行为,即使由于行为人的自身的原因而致性交行为未能完成,也应认定为强奸(未遂)罪;(4)犯罪主体不完全相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年满16周岁的人(通常是男性),而强奸罪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的人(也通常为男性),(5)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观方面不是以奸淫为目的,而强奸罪的主观方面就是为了奸淫的目的。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2、单选题 我国刑法关于刑法溯及力的规定,采用的是_____A: 从新原则B: 从旧原则C: 从旧兼从轻原则D: 从新兼从轻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故我国刑法的溯及力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3、单选题 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_____A: 简单的共同犯罪B: 复杂的共同犯罪C: 必要的共同犯罪D: 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査的知识点是:复杂共同犯罪的含义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有分工,共同犯罪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复杂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分工的共同犯罪。

      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人可以根据分工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在本题中,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存在着甲望风、乙入室行窃、丙接应转运赃物的分工,所以甲乙丙之间构成的共同犯罪是复杂的共同犯罪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4、多选题 关于被害人承诺阻却行为的违法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 儿童赵某生活在贫困家庭,甲征得赵某父母的同意,将赵某卖至富贵人家甲的行为得到了赵某父母的有效承诺,并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故不构成拐卖儿童罪B: 在钱某家发生火灾之际,乙独自闯入钱某的住宅搬出贵重物品由于乙的行为事后并未得到钱某的认可,故应当成立非法侵人住宅罪C: 孙某为戒掉网瘾,让其妻子丙将其反锁在没有电脑的房间一星期孙某对放弃自己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无效的,丙的行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D: 李某同意丁砍掉自己的一个小手指,而丁却砍掉了李某的大拇指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ABC[解析]被害人的承诺只有符合如下条件才可能阻却行为的违法性:(1)承诺者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2)承诺者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的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3)承诺必须出于被害人的真实意志;(4)必须存在现实的承诺;(5)承诺至迟必须存在于结果发生时;(6)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不得超出承诺的范围。

      此外,虽然没有得到被害人承诺,但如果推定被害人会承诺的,也阻却行为的违法性A项中,赵某的父母对于被侵害的法益没有处分权,而赵某自身对于承诺的事项不具有理解能力,因此承诺无效,A项错误B项中的情况可以推定被害人会做出承诺,因此可以阻却行为的违法性,B项错误C项中,作为成年人的孙某承诺放弃自己短暂的自由是有效的,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c项错误D项中,丁某实施的行为超出了李某的承诺范围,因此构成犯罪,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BC 5、单选题 在一起抢劫案件中,被害人甲由于被告人乙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被害人甲死亡的情形下,_____无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A: 甲的法定代理人B: 甲的父亲.C: 甲的配偶D: 甲的工作单位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99条第1款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据此可知,曱的工作单位无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D项应选 6、单选题 依据法律规定,在管制的判决和执行方面,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_____A: 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得超过3年B: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C: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酌量发给报酬D: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依据《刑法》第38条和第69条的规定,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所以A、B选项的内容本身是正确的根据《刑法》第39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所以C选项内容本身是错误的在劳动中应酌量发给报酬的是对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的执行内容根据《刑法》第41条的规定,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所以D选项不选 7、单选题 下列有关监视居住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A: 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B: 监视居住一律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C: 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D: 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74条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据此可知,只有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的期限才能折抵刑期。

      故本题应选D 8、单选题 李某属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私自动用了一笔数额较大的公款去炒股,一个月后被领导发现,其行为属于_____A: 贪污罪B: 挪用公款罪C: 滥用职权罪D: 职务侵占罪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李某是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并且挪用数额较大,用于炒股,构成挪用公款罪,所以选B 9、单选题 在刑法的溯及问题上,目前我国采用的是_____A: 从新原则B: 从旧原则C: 从新兼从轻原则D: 从旧兼从轻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 10、单选题 符合下列哪一情形而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不构成累犯?_____A: 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以后B: 赦免以后C: 缓刑考验期满以后D: 假释考验期满以后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所以A、B不选《刑法》第85条规定“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所以,假释考验期满符合刑罚已经执行完毕的条件,可以构成累犯,选项D不选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不属于刑罚执行完毕,所以C选项应选 11、单选题 甲某认为乡公安员乙某办事不公,致其“坐班房”丢脸,因而怀恨在心某日酒后,妻子责骂甲某是“班房坯”甲某被激怒,转身操起一把长约1.2米的钢叉,声称要把乙某和乙某的女儿刺死他携钢叉去乡里寻找乙某未果,便沿路来到供销社门市部顺手拿走一瓶乐果农药,夹在腋下,来到乙某女儿的工作单位,声称:交出乙某的女儿,与其他人无关!该单位的职工说乙某的女儿不在他不相信,到车间里寻找也未找到,被工厂保安控制住甲的行为_____A: 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B: 构成故意杀人罪(预备)C: 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D: 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预备、未遂的区别要点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着手实行犯罪的判断需要因罪而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案属于预备犯,杀人行为的着手是开始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但不同的方式的着手的点是不同的,在刀杀、枪杀、棍杀的时候起码要等到行为人看到被害人,举起武器要打、要杀才能认为是着手,显而易见在本案中行为人连被害人的影子也没有见到,当然不能认为是着手。

      由于行为人没有找到被害人而且被其他人拿下,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所以是预备犯这就是未遂与预备的区别常见的未遂与预备的区别除了杀人问题以外还有抢劫如:一个人打出租车到某地去,结果引起司机的怀疑,直接把车开到了公安局去了,这种情况属于预备犯,因为抢劫的着手是为了获得财物,开始使用暴力威胁行为在这个案件中行为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来不及实施,因此是预备犯 12、单选题 甲、乙为劫取财物将在河边散步的丙杀死,当场取得丙随身携带的现金2000余元甲、乙随后从丙携带的名片上得知丙是某公司总经理两人经谋划后,按名片上的给丙的妻子丁打,声称丙已被绑架,丁必须于次日中午12点将10万元现金放在某处,否则杀害丙丁立即报警,甲、乙被抓获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_____A: 抢劫罪和绑架罪并罚B: 以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和绑架罪并罚C: 以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D: 以故意杀人罪、侵占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规定:“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所以,甲和乙为劫取财物而将丙杀死,当场取得现金2000元的行为应认定为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