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九年级化学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竞赛辅导练习题无答案.docx
12页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竞赛练习题一、选择题1.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⑤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⑥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 ①⑤⑥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③④⑥2.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 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氮气可用作食品保护气B.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空气中的CO2气体与雨水结合形成酸雨4.常温下,将100mL的空气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常温,余下气体的体积约为( ) A. 20mL B. 40mL C. 60mL D. 80mL5.下列做法或者说法正确的是( ) A. 门捷列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 B. 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 防止煤气中毒,室内放一盆水 D. 发现厨房燃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6.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液体,其解释没有体现液体的主要作用的是( ) 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集气瓶中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A. A B. B C. C D. D7.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催化效果 B. 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8.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 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D. 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9.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有关氧气的实验,其中相应实验装置有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B. 氧气的制取C. 氧气的干燥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10.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所示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 I.打开止水夹a和b,向集气瓶中缓慢鼓入一定量空气,至白磷与空气接触,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 体积为V1;II.强光照射引燃白磷;III.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2;Ⅳ.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步骤I中,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测得的V1数值偏低;②步骤II中,白磷燃烧时可以不关闭止水夹a和b;③步骤III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V2数值偏高;④步骤IV中,求得氧气的体积分数等于 ×100%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④11.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明显减小,使瓶塞最难开启的是 ( ) A. 红磷 B. 木炭 C. 硫 D. 蜡烛12.如图是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木炭、铁丝、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B. 此反应可表示为:红磷+空气 五氧化二磷C. 实验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瓶内空气体积 的原因可能是,点燃红磷时,未用弹簧夹加紧橡胶管D. 实验完毕,还可得出瓶内剩余气体化学性质活泼、易溶于水13.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 A. 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B.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 证明为力在不断运动 D. 测定空气中洋气的含量1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探究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A. A B. B C. C D. D1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O2含量 B. 能证明CO2与NaOH反应 C.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D.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二、填空题16.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利用该元素组成的物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①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该实验成功的关键________(答一点);②图2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17.如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保实验一测量结果的准确,需要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写一条即可)(2)通过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事实,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3)实验三________事实说明燃烧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18.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气密性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 .19.以下为初中常见实验,请回答如下问题:(1)图1中的水的作用是________ , 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 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2)图2为空气组成成分测定实验,所用红磷的量需________ , 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 , 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 20.实验课上,小明在完成庸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如图),止水夹没有夹紧,除了红磷燃烧的现象,同时他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小明的实验.测定氧气含量的结果会________ (“偏大”或“偏小”).21.实验室利用________除去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从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结果往往小于21%,请分析原因(至少答出两条理由):________、________. 22.某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进行了如下研究①选用汞、磷、铜等物质均可以完成该实验,选择反应物的依据是________ .A、反应物是固体 B、在空气中反应且只消耗氧气C、燃烧有明显现象 D、生成物不是气体②用甲、乙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充足、装置不漏气).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有关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_ .A、都只能在实验结束后,推得氮气是无色气体B、甲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偏大C、乙中的瘪气球可以防止燃烧放热使橡胶塞弹出D、乙比甲更节约能源③利用乙装置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加热使红磷反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反应前后各数据及结论如下.玻璃管中原有空气的体积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结论反应前反应后________ mL40 mL30 mL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23.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燃烧匙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红磷熄灭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如果实验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 ,则可能原因是(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测定的结果大于 ,可能原因是(写一点)________;燃烧匙中的红磷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代替,理由是________. 2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切实可行的的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环节 甲 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