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与听觉教学设计.doc
3页第1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3课时 耳与听觉一、课型:新授课二、课时数:1课时三、教材分析“耳与听觉”是苏科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16章“人体对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中的内容,在这前面学生已学习“眼与视觉”,在日常生活学生对耳也有一定认识教材着重介绍了耳的结构及功能与听觉的形成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八年级的学生虽然对生物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和理解,但是对这些抽象又枯燥的知识大部分学生就难以理解了,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五、教学策略 老师讲解与多媒体课件结合六、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描述耳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2)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课件展示耳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听觉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耳的卫生保健的重要性,自觉养成健康的用耳方式;(2)通过学习“听觉的形成”,让学生学会对“耳”的保护;(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
七、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 耳的结构和功能 (2) 听觉的形成过程2、教学难点(1)听觉的形成过程八、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 (1)、复习提问并引导学生复习眼球的结构及视觉的形成过程(2)、引入新课以老师讲课的声音,学生是如何获得老师讲课发出的声音的?耳朵听到的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对,耳可以对声音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因此,听觉是我们仅次于视觉的第二大信息来源那么,听觉是如何形成的?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讨论耳的结构及听觉的形成过程2、讲授新课 学生先结合教材46页的内容及图,阅读教材内容,大概的先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一)、耳的结构及各部的功能耳是人体形成听觉的重要器官1、布置学生先自学,同桌合作学习相互观察外耳的结构要求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观察对方的耳朵,并对照图及信息库中的相关知识,了解耳的结构及各部的功能2、展示耳的结构图:学生对照图片,说出耳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各部分的功能3、学生回答后老师结合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图小结小结:老师引导学生并总结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强调本块内容的重点(二)、听觉的形成要求学生结合耳朵的基本结构,讨论并分析声音是如何进入耳的内部的并形成听觉的。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4的内容及图;小组讨论、分析并总结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2、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听觉的形成过程图小结听觉的形成过程(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三)、耳与听觉的保护 课件展示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引出耳与听觉的保护1、既然听觉对我们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和听力呢?(要求学生自己回答)(1)、减少和消除噪声 (2)、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3)、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或闭嘴 、堵耳; (4)、鼻咽部有炎症要及时治疗; (5)、不让 污水进入外耳道2、展示资料并分析资料3、图片展示,课外实践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乐于帮助残疾人九、课堂小结(要求师生共同完成,并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十、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本节课成功之处:1.以学生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习2把重视学习成果转移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以及合作探究性学习本节课不足之处 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课件设计的内容比较多,以至于最后设计的课件没讲完,可适当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