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管理知识讲义8.doc
13页2008年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网上 企业管理知识 第八章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概 述 一、考情分析 本章是2007年修订的大纲中新增加的内容,本章的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多,知识点比较零散,但仍是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难度不大2007年考试在本章考到了15分 二、重要考点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经济全球及地区经济一体化 第三节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第四节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货物贸易运输保险,国际贸易的支付与结算 三、考点精要第一节 国际贸易概述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也是各个国家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 1.按商品流向分类: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 所谓过境贸易,是指货物通过一个国家国境,不经加工改制地运往另一个国家的贸易活动 2.按商品形态分类:货物贸易,服务贸易 非要素服务贸易是狭义的服务贸易,它提供严格符合“服务”定义的服务而获取外汇收入的交易,如国际运输、旅游、教育、卫星发射、咨询、会计等。
3.按商品交换关系分类: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是间接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或地区)出口的贸易活动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 一、自由贸易理论 1.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是全部贸易理论的基础,大致经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是亚当·斯密的首创阶段;二是大卫·李嘉图的继承和发展阶段 (1)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含义是由于拥有不同的自然优势或后天优势,两国在同一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这样各国都选择对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交换,两国的国民福利水平都得到提高 (2)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 2.新古典贸易理论 (1)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基本内容 俄林认为国际贸易是在国家(地区)之间展开的,而国家(地区)的划分标准是生产要素禀赋(即天然供给情况) (2)俄林理论的扩展 通过国际贸易导致了两国间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缩小,并使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3)里昂惕夫反论 里昂惕夫反证是,作为当时世界上资本最丰富的美国,应当出口资本密集的商品,而进口劳动密集的商品,但是“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 3.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二、保护贸易理论 1.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幼稚产业保护论就是落后国家的刚起步的工业需要政府的保护 2.保护就业论 保护就业论认为维护本国国民的利益,必须要对进口商品设置各种限制,使其对国内就业的冲击降到最低 3.国际收支平衡论 保护性贸易政策的主旨在于限制进口,因为进口的减少会环节外汇支付的压力,这有助于该国国际收支平衡的恢复 4.公平贸易论 当贸易中来自其他国家的厂商或政府采取了有悖公平竞争原则的措施时,本国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某种限制贸易的措施,以求消除因不公平贸易所造成的影响,并进而推动贸易秩序恢复对到符合公平竞争原则的轨道上如倾销与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 5.战略贸易论 国家通过生产扶持、出口补贴、贸易限制等手段,推动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改善经济绩效,获取战略性利益 三、经济全球化及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概述: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或地区范围内优化组合。
(二)地区经济一体化 地区经济一体化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目标不同,一体化组织的形式也不同理论界将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归纳为六种: (1)特惠贸易安排 (2)自由贸易区 (3)关税同盟 (4)共同市场 (5)经济同盟 (6)完全经济一体化第三节 国际贸易政策 一、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1.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 (1)对外贸易总政策 (2)进出口商品政策 (3)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2.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 (2)保护贸易政策 二、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1.关税 (1)关税的性质: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关税的特点和作用: a.关税的特点要注意关境和国境的区别,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关境和国境是不一致的,如有自由港、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国家,关境小于国境如上海保税区,货物在保税区内,尽管保税区在中国的国境之内,但是不能对其征收关税此外,还有关境大于国境的情况,如欧盟每个成员国都有自己的国境,但是它们的关税却是共同的 b.关税的作用:增加财政收入,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调节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国内经济,进行国际经济与政治斗争的手段。
(3)关税的种类 ①按征收对象或商品流向不同,可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a.进口税一般可分为普通税、最惠国税两种 b.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在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时,对本国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c.过境税又称通过税,是一国海关对通过其关境再转运第三国的外国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②根据判别待遇和具体实施情况,可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普惠税和特惠税 a.进口附加税主要有以下两种:反补贴税(抵消税或补偿税)和反倾销税 b.差价税是本国生产的某种商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国家进口商品价格时,为削弱进口产品的竞争力,保护本国产品,而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差额征收的税种 c.普惠税就是普遍优惠制下的关税 d.特惠税是一个国家或经济集团对某些特定的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2.非关税措施 (1)非关税措施的概念:非关税措施或称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了限制进口的措施,与关税措施一样,是政府干预贸易政策的工具 (2)非关税措施的特点 ①灵活性 ②有效性 ③隐蔽性和歧视性 (3)主要种类 非关税措施名目繁多,归纳起来基本上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直接限制,即进口国直接对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如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许可证制。
另一类是间接限制,间接地限制商品的进口,如进口押金制、技术卫生检疫标准等 ①进口配额制 进口配额分为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 所谓绝对配额是指制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在这个数额之内允许进口,达到这个数额之后,不准进口 所谓关税配额是指对进口商品的绝对数额不加以限制,而对一定使其内在规定数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甚至罚款 ②“自动”出口配额制 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③进口许可证制 是指一个国家政府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领取许可证才能进口的一种行政措施 ④外汇管制 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⑤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是指国家通过法令和政策的规定,政府机构在购买商品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进而限制进口商品销售的一种歧视性政策 ⑥进出口的国家垄断 对某些商品国家直接经营,或把这些商品的垄断权给予某国际组织。
如烟酒、农产品、石油、武器 ⑦进口押金制 进口商在进口商品的时候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 ⑧各国国内税 一国国内在商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所征收的税收 ⑨海关估价 海关为了征收关税,确定进口商品价格的制度 ⑩技术性贸易壁垒 是指政府以生产、消费安全及人民健康为由,指定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 3.促进出口与出口限制政策 (1)促进出口政策 ①出口信贷:买方信贷、卖方信贷 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进口厂商提供贷款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叫做卖方信贷,向本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叫做买方信贷 ②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国家为了扩大出口,设立专门机构担保本国出口商和商业银行向国外进口商或银行提供信贷,当外国进口商不能按时付款或拒付款时,由出口国政府担保支付一部分或全部货款,减少贷款银行风险 ③出口补贴 ④商品倾销 ⑤外汇倾销 ⑥促进外贸发展的经济特区措施 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 ②保税区 ③出口加工区 ④自由边境区 ⑤过境区。
(2)出口管制 出口管制是指国家出于某些政治、军事和经济目的,通过法令和行政措施,对本国出口实行管理和控制,限制和禁止某些战略性商品和其他重要商品出口到国外 ①出口管制的商品 战略物资及尖端技术;国内紧缺物资;珍贵文化、艺术品、贵金属;“自动”限制出口的商品;经济制裁;出口国或组织垄断的商品 ②出口管理的形式 出口管制分为两种形式:单边出口管制、多边出口管制 ③出口管理的方式 可分为一般许可证和特种许可证第四节 国际贸易实务 一、进出口交易程序 1.交易磋商的形式 交易磋商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 2.交易磋商的程序: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其中发盘和接受是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发盘相当于合同法上的要约,而接受相当于合同法上的承诺 3.进出口合同的订立 二、进出口流程 1.出口流程 2.进口流程 三、国际贸易交易条件 1.合同标的物条件:品质、数量、包装 2.交货条件:时间、地点、其它规定 3.货物价格与支付条件 4.商品检验条件:时间和地点、检验机构、检验证书 5.索赔与理赔:索赔概念、索赔依据、期限、办法与金额、罚金条款 6.不可抗力 7.仲裁 四、国际货物运输 1.运输方式: (1)海洋运输 海洋运输又分为班轮运输(类似公共汽车)和租船运输两种方式。
租船运输又分为:定程租船(又称航次租船)和定期租船 (2)铁路运输 (3)航空运输和邮包运输 (4)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 国际多式联运是在集装箱运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连贯运输方式,它一般是以集装箱为媒介,把海、陆、空各种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种国际间的连贯运输 国际多式联运的条件是:一是有一个多式联运负责人;二是有一份包括全程的多式联运合同和单据;三是至少有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四是必须是全程单一的运输费率 2.装运条款 3.装运单据 海运提单的三个作用:一是货物收据二是物权凭证三是运输契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