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1月22日《百年老窖谱新篇》.doc
4页1节目导视:改革开放沐浴凤城老窖百年不衰同 期 声:王辉玉科技创新成就凤城老窖百年辉煌同 期 声:教传勇敬请收看记者视点《百年老窖谱新篇》[古老的爱河象一位勇士,奔腾不息,穿山越岭,走出凤凰山,汇入鸭绿江以其九曲回肠的独特经脉,润泽了凤凰山脚下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而凤凰山泉更是让百年老酒、 “中华十大文化名酒”——“凤城老窖”享誉四方,闻名全国] 凤城老窖酒业的前身是凤城东烧锅,始建于 1905 年百余年来经久不衰但企业的发展步伐并不大,年生产原酒能力始终徘徊在3000 吨左右——生产规模小,且设备老化,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1978 年,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凤城老窖酒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凤城老窖酒业责任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国有企业因历史的惯性,改制之初企业并没有展现为人们所期待的变化,甚至还走了一段弯路,但改革的动力,必然推动企业在’阵痛中焕发出勃勃的发展生机历经了太多的盛衰,经历了太多的坎坷,转制了的凤城老窖酒业到了 2002 年才真正爆发出活力22002 年 2 月,以王辉玉为首的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使凤城老窖酒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从接管企业那一刻起王辉玉便提出了“百年基业,以人为本,同舟共济,再创辉煌”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这个灵魂是什么?就是通过激励、引导的方式,调动企业职工热爱企业、奉献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企业尊重工人的劳动,工人才会关心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个企业获得发展而不可逾越的定式企业精神精神在于人去确立,精神更在于人去发扬于是,它便成为一个企业发展的无穷动力所以,凤城老窖酒业就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从_一个背负 6000 多万元亏损包袱,濒临垮掉的企业,一跃发展成为占地面积 6 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 3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1 亿元、年产白酒 l 万吨的国家白酒骨干企业年上缴税金可以达到 1500 万元,在省内外知名的企业同期声: 董庆斌 凤城老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董志安是包装车间维修工,他每天的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无论星期天还是节假日都随叫随到,每次机器出故障,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以高超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让工人进入正常的生产工作状态中来 ”酒车间邵伟友班组从改进生产工艺人手,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千方百计节省原材料,实行工效挂钩,充分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全班连续四个月出酒率在全车间排名第一 ” 同期声: 董志安 邵伟友 (工人)3凤城老窖酒业从关注这些小事情和普通职工为切入点,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纳入创造企业文化的轨道上来,让广大职工自觉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进而,企业得以依靠广大职工的创造性发展壮大企业的发展壮大单靠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这一个车轮是不够的,还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只有两个车轮一起转才能实现企业快速发展教传勇是凤城老窖酒业公司总工程师,也是凤城唯一一位国家级白酒评委作为凤城老窖酒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军人物,近年来教传勇带领公司科研人员根据不同地区市场需求相继开发了酱香型老窖系列、浓香型老窖系列、兼香型老窖系列、保健型营养系列四大系列白酒同期声:教传勇 凤城老窖酒业总工程师 凤城老窖酒品质上乘产品除遍布辽宁市场外,还销往北京、天津、内蒙、河北、山东、吉林、黑龙江、广东等多个省市自治区近年来,产品又远销朝鲜、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同期声: 多年来,凤城老窖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为增强生产力,扩大生产规模,凤城老窖酒业在边门镇汤河村建立了红高粱生产基地,结束了红高粱完全靠外进的历史同时,在汤河村租用厂房、厂地、成立包装车间2005 年,又在凤凰山脚下的张家堡村租用非耕地百余亩,建成凤城老窖生态园,投资 600 余万元,在园内建起4了 4000 多平方米的原酒酿造车间,直接取凤凰山泉水发酵酿酒。
2006 年 5 月 1 日正式投入生产,原酒产量和质量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现在,每天 6 个班生产,年生产能力达 3000 吨,相当于又建了一个凤城老窖酒厂在短短七年的时间里,凤城老窖酒业的税金每年都以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速度递增2006 年实现税金 1334 万元被丹东市政府评为“纳税 50 强”和“社会贡献 50 强”企业,2007 年税金超过 1500 万元公司全体员工以创名牌为先导,以严管理为基础,以抓市场为中心,全力营造凤城老窖酒业的整体形象,使这个百年老厂焕发了勃勃生机,连续七年成为丹东市纳税大户,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凤城老窖被授予“中华十大文化名酒”、 “中国市场诚信品牌”等称号,企业被授予“中国白酒骨干企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辉玉被评为“凤城市十大爱心标兵” 、 “丹东市劳动模范”和全国酿酒行业“先进个人”等称号同期声:王辉玉 凤城老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