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取足够钙质及维他命d有助预防骨质疏松.pdf
1页隨著年齡增長 骨骼漸變脆弱 發育期間,骨骼會變得越來 越強韌,以18至20多歲為骨質密 度高峰期,但骨骼會隨著歲月流 逝而逐漸變得單薄、脆弱 臨床上,骨質疏鬆症通常是 無聲無息地發生,因骨質密度日 夜不斷地流失大部分患者因突 發性的骨折所引致的行動不便或 劇烈疼痛,才往醫院求醫而確 診,可是他們到了這時期才開始 醫治,已經太遲了骨質疏鬆症的高危要素 骨質疏鬆症以女性患病居 多在眾多因素當中,年齡和體 重是骨質疏鬆症的兩大關鍵要 素,所以年紀越大及體重越輕的 人士,患病機會會較高而遺傳 基因也是患病因素之一,因為患 者體內可能有一組基因影響體重 和骨質密度 有些人誤以為增加體重,便 可增加骨質密度,從而減低患上 骨質疏鬆症的機會,但這觀念並不正確因為骨骼的吸收過程十 分緩慢,增加體重只會突然增加 體內的脂肪,不能增加骨質密 度 亞洲女性的身型較為瘦小, 體重亦較輕,所以患上骨質疏鬆症 的機會較西方女性為高以下是骨 質疏鬆症的高危要素,包括: ■ 高齡婦女 ■ 體型瘦削,骨架細小 ■ 家族中的長者出現骨折或駝 背 ■ 在45歲之前進入更年期的女性 ■ 女性的雌激素不足 ■ 曾接受切除卵巢手術的女性 ■ 少吃含鈣的食物 ■ 缺乏運動 ■ 吸煙及過度飲酒 ■ 長期使用某種藥物,如腎上 腺糖皮質激素、用於治療哮 喘、關節炎和某些癌症的一 系列消炎藥品及抗癲癇藥品 ■ 甲狀腺激素過多 ■ 白種人和亞洲人骨質疏鬆症的症狀 骨質疏鬆症的主要症狀是脊 椎壓迫性骨折,因而引起腰酸背 痛、行動不便及關節變形。
較嚴 重的情況是脊椎骨會被壓倒而彎曲,患者會出現駝背、身高變 矮、下背疼痛及呼吸困難等情 形患者最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 主要是脊椎、髖部及手臂(通常 在腕部上方) 多進食含鈣質的食物 可保持骨骼健康 透過骨質密度測試,可及早 在骨折前治療骨質疏鬆為了能 夠有效地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 症,患者需要配合營養豐富的飲 食方案(如攝取充分的鈣質和維 他命D) 、持之以恆進行體能活 動、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保持 正確的姿勢及服用適當的藥物 良好的骨骼健康來自食物中 豐富的營養,如鈣質、維他命D 及其他養分鈣質和維他命D均 有助維持骨質密度養分,而蛋白 質和其他的養分,如磷、鈉、鎂 等礦物質,也可維持骨骼健康 要提高鈣質攝取量,便可進 食含豐富鈣質的食物成年人每 日建議的鈣質攝取量是800至 1000毫克,停經婦女或孕婦則為 1500毫克 牛奶、乳酪和其他乳製品都 是含有鈣質豐富的食物,而各種 脫脂或低脂的乳製品的含鈣量並不少於高脂的乳製品,宜多進 食除此之外,也可進食其他含 鈣量高的食物,包括小魚(連骨 進食) 、魚乾、蝦類、蜆肉、豆 類、豆製品及深色蔬菜等服用鈣片的注意事項 鈣質應該由食物中獲取,若 患者無法由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鈣 質,可服用鈣片補充,但是須注 意下列事項: (1)一次服用不要超過500至 600毫克,而每日不要超過1500 毫克。
(2)同時服用維他命D或喝少量 牛奶,有利鈣質吸收 (3)若服用鈣片出現脹氣及便 秘,服用前應多喝水,或於進食 時服用 (4)服用其他藥物後1至2小時 內,不宜服用鈣片良好生活習慣 有助預防骨質疏鬆症 保持骨骼健康需要定期進行 運動及注意均衡飲食另外,吸 煙會導致骨質流失,所以不宜吸 煙;而過量飲酒及攝取過量咖啡 因會影響骨質的組成及降低吸收 鈣質的能力,應盡量避免健康情報36都市日報 2006年 12月8日 星期五本欄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獨家為本報撰寫,逢周五刊登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隱性」的疾病,其特徵是骨質的 密度較低及組織結構出現退化現象,患者的骨骼因而 變得脆弱,增加了股骨、脊椎及腕骨出現骨折的機 會骨質流失是一個正常的老化過程,患上骨質疏鬆 症的風險是因應個人在25至35歲期間的骨質密度 (骨 質密度高峰期),以及後期骨質流失的速度一般來 說,隨著人步入中年,骨質密度便會開始逐漸流失,每 年流失率為0.3%至0.5%據估計,在本港超過60歲的 人口組別內,有50%的女 性出現骨質疏鬆問題撰文: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內科學系教授 龔慧慈教授攝取足夠鈣質及維他命D 有助預防骨質疏鬆攝取足夠鈣質及維他命D 有助預防骨質疏鬆攝取足夠鈣質及維他命D 有助預防骨質疏鬆攝取足夠鈣質及維他命D 有助預防骨質疏鬆攝取足夠鈣質及維他命D 有助預防骨質疏鬆攝取足夠鈣質及維他命D 有助預防骨質疏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