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药研发的流程课件.ppt
16页新药的研发流程新药的研发流程1创新药研发的流程2创新药研发的流程1、新化合物实体的发现2、临床前研究3、研究新药申请(IND,即申请临床试验)4、临床试验+临床前研究5、新药申请(NDA)6、上市及监测6Steps6Steps3创新药研发的流程1 1、新化合物实体的发现、新化合物实体的发现•提取•植物:长春花——长春碱、长春新碱太平洋红豆杉树——紫杉醇•动物:胰岛素、激素、天花疫苗•有机合成•分子设计合成体外活性筛选特异性疾病动物模型筛选•分子改造•头孢菌素:从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其抗菌范围和抗菌活性也不断扩大和增强4创新药研发的流程2 2、临床前研究、临床前研究•2.1化学合成提供足够量的化合物(药物)作为临床前试验、临床研究、小规模和大规模制剂制备,每一步必须进行质量控制和验证•2.2生物学特性•药理学•药物代谢•毒理学•2.3处方前研究•物化性质•最初的处方设计5创新药研发的流程2.22.2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目的:判断一个化合物是否具有适当的安全性和足够的有效性,使之继续成为一个有前景的新药,必须获得有关如何吸收、在体内的整个分布、积蓄、代谢和排泄的情况以及如作用于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
•范围:普通生物学家、微生物学家、分子生物学家、生物化学家、遗传学家、药理学家、生理学家、药物动力学家、病理学家、毒理学家、统计学家等参与共同完成6创新药研发的流程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药理学药理学•评价化学物质的生物活性和确定药物作用机理•体外细胞培养和酶系统•离体动物组织试验•整体动物试验(啮齿动物和非啮齿动物)7创新药研发的流程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药物代谢药物代谢•ADME•方法:及时收集和分析尿液、血液和粪便样品及对动物解剖后的组织和器官•目的:•药物从各种途径给药后的吸收程度和速度,包括一种推荐为人体给出药的途径•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速度和药物滞留部位及持续的时间•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的速度、初级和次组位点及机理,以及代谢物化学性质和药理学•药物从体内消除的比例及消除的速率和途径8创新药研发的流程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毒理学毒理学1 1•急性毒性研究——单剂量和/或多剂量短期给药给药剂量向一定范围增加,以确定试验化合物不产生毒性的最大剂量、发生严重毒性的剂量水平及中等毒性剂量水平•亚急性或亚慢性毒性研究——最少为2个星期给药、3个或更多剂量水平和2个物种。
•慢性毒性研究——用于人体一周或以上的药物,必须要有90~180天的动物试验表明其安全性;若是用于慢性疾病治疗,必须进行一年或更长的动物试验9创新药研发的流程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毒理学毒理学2 2•致癌性研究——当一个化合物具有足够的前景进入人体临床试验时才进行•生殖研究——包括:抚养和交配行为、胚胎早期、早产和产后发育、多代影响和致畸性•基因毒性或诱导研究——测定试验化合物是否引起基因突变或引起微粒体或DNA的损伤10创新药研发的流程2.32.3处方前研究处方前研究•物化性质•溶解度•分配系数•溶解速率•物理形态•稳定性•拟定最初处方I期临床试验期间,对于口服给药,直接应用仅含活性药物无其他药用辅料的胶囊剂II期临床试验的处方通常含少量有药用辅料在II期临床试验期间,最终的剂型被选择和开发作III期临床使用并代表了提交FDA上市申请的处方11创新药研发的流程3 3、新药研究申请、新药研究申请((InvestigationalNewDrugInvestigationalNewDrugApplication,IND)Application,IND)•递交申请(临床研究方案)•FDA审核12创新药研发的流程4 4、临床试验、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的分期临床试验的分期•平均20个候选药物中的1个最终被批准上市(参考:FDA consumer,1987;21:12)病例数时间目的成功完成比例(%)I期临床20~100几个月安全性为主45II期临床几百几个月到2年某些短期安全性,主要是有效性30III期临床几百~几千1~4年安全性、有效性和剂量5~1013创新药研发的流程临床前研究的继续(补充)临床前研究的继续(补充)•长期动物毒性•产品处方(在II期临床试验期间作最后的制剂处方优化)•生产和控制•包装和标签设计14创新药研发的流程5 5、新药申请(、新药申请(NDANDA))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完成以后,可以提交新药申请(NDA)以求获准上市新产品。
•接受•FDA审核•工厂检查•FDA决定15创新药研发的流程6 6、上市及监测、上市及监测•IV期临床研究和上市后监测•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和范围;•研究药物可能的新的治疗作用;•说明需要补充的剂量规格•上市后的药物副作用(Adversedrugreaction,ADR)报告•发现并在15个工作日内报告FDA•年度报告16创新药研发的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