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的先锋__创业的楷模.docx
19页改革的先锋 创业的楷模** ,左云县陈家窑村人, 现任大同市青云生态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左云百货大楼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兼任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大同综合实验站站长, 左云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的出生地陈家窑村,坐落在左云西山俗称五路山深处五路山是左云境内最大的山也是一座了不起的大山, 它是阴山山脉的余脉, 又是黄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分水岭, 还是晋北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山上有农耕作业,又呈现草原风光它虽然偏僻,但特殊的地理环境,往往养育出特殊理念的人, 以至走出 **** 这位大山成功立业的人 也许正是这座大山赐予他特殊的思维,造就了他不屈不挠、披荆斩棘、不甘平庸、勇往直前的性格 他以边塞人的豪迈果敢和永不退缩的品格, 在这片土地上施展着自己的满腔抱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 走出大山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 1977 年招进左云县饮食服务公司车站饭店当临时工服务员, 咋听起来工作不起眼, 可对**** 来说,英才有了用武之地 他态度和蔼, 对内上下和谐相处,对外服务热情周全,很快饮食服务公司看准了他这个“苗苗”,1先让他担任人民饭店组长、主任,后又让他担任公司副经理、 团支部书记。
就这样 **** 从基层做起, 从服务员做起, 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了管理岗位古人云: “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意味着机遇,这时幸运再次向**** 降临, 1987 年,经职工推荐,领导组反复考察论证,研究决定一致同意 **** 承包租赁左云县人民饭店,于是, ****成为左云县第一个尝试改革的带头人左云县人民饭店,是解放以来左云县办起的第一家国营饭店,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经营理念,都显得陈旧,没有活力,如再不改革,现状不仅难以维持,更谈不上发展,饭店欠工人十六个月的工资没有着落,面临倒闭显然,**** 大胆的承包,大刀阔斧的改革为饭店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上任,他便振臂亮剑,和全体职工群策群力,图志改革,求实创新,开拓局面,为企业的振兴和发展努力拼搏!在经营管理中,他围绕强化管理、搞好服务、扩大经营范围这一思路,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了经营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 一是实行了四定四联的经济责任制形式,即:定出勤,定品种,定销售,定质量;联毛利点,联服务态度,联清洁卫生,联利润这些制度,把企业兴衰和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风险共担”的原则,调动了全店职工的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优质服务2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二是, 1988 年兼并了频临亏损倒闭的国营云兴饭店, 经过整顿和加强管理, 其经营状况有了起色三是和县物资公司联营开办了物华饭店, 且客满坐拥, 生意兴隆由于 **** 在改革中搞活了经营, 在优质服务中取得了效益, 人民饭店成为全县财贸系统深化企业改革的典型, 成为左云县商业第一个成功的改革范例艰难磨砺,玉汝于成随着中国大地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集约经济、组合优势开始显现, 这些经营理念和经济现象的萌发,是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 必须加以培植推动发展 **** 有了承包人民饭店的成功,县政府决定,由财委、商业局牵头于 1990 年十二月底将商业大楼、旧高山综合服务公司、 人民饭店合并, 组建左云县饮食服务公司, 县委、县政府经主管局推荐选拔决定任命 **** 为总经理,实行指标承包谁都知道, 新组建的公司摊子大,网点分散,人员多,工种复杂,经营管理困难,面对诸多难题, **** 在公司一班人的密切配合下,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坚持民主管理, 远学太原五一大楼, 近学大同市红旗美食城的改革管理经验,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及责、权、利细则,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在经营上,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以提高质量竞争市场为目标,以良好服务求信誉, 以严格管理求效益, 不断向服务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延伸, 依靠企业自我积累, 先后增办了汽修厂、干洗店、云盛酒家,使企业形成多种经营,滚动发展的格局,经3济效益在全区同行业名列前矛。
作为左云第一家经过扩张和集约经营的公司,很快显示出了企业的集约优势 一时间, **** 成了左云县改革开放显赫的人物, 他那匆匆的脚步和胸中涌动着的创业激情,以及果断干练,务实向上的性格给熟悉他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的经营理念和示范体系成为左云县委、 县政府研究推广的课题鉴于 **** 在饮食服务公司的成功, 1992 年 5月 21 日,经左云县政府政务会议研究决定,任命 **** 为左云县百货大楼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左云县百货大楼是国营商业企业, 多年来按计划经济模式运作, **** 上任之时正值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错综复杂的过渡时期,也是改革与被改革新旧体制迫在眉睫的交替时期 职工思想动荡,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亟待改革和完善 百货大楼作为左云县的一个形象窗口,潜伏着危机,但也孕育着生机逆水行舟,出路何在?非常之时, 非常之境, 欲建非常之功, 必有非常之人 受命到百货大楼任职, 可谓是受任于危难之际, 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交替阶段, 对这样一个企业如何经营管理?他在冷静的思考,果断的抉策百货大楼虽然是一个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 但竞争活力不强,那就从增强活力入手进行改革。
1993 年 4 月,县政府、财委、体改办、 商业局等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股份制试点工作组, 领导全县国企改革工作 当时,全县有几个部门的副科干部参与竞争4做国家代理人 **** 按照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现国有资产增值的思路, 提出了百元销售含量工资柜组承包改革工作组经过研究讨论, 同意 **** 实行股份制改革的办法, 并决定实行由国家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改制最后通过公开选拔,工作组看准 **** 是一个有胆有识、 有创业精神、 有强烈的事业心的同志,县政府以左政发( 1993)60 号文件《关于左云县百货大楼国有资金认定的报告》,对百货大楼股份制改革充分肯定,于是,县政府委派 **** 同志为国家股权代理人, 管理经营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 不负众望,在内部实行了“柜组承包,联销计酬”和全员劳动合同管理,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改革举措, 有效的增强了企业活力,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经营业绩短期内快速上升,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1997 年底,根据中共“十五大”有关“抓大放小”的精神,要求企业彻底改组, 为此 **** 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因为他深刻的认识到企业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唯一之路!而且国家彻底改革的政策, 就等于再次给企业解除禁锢。
按照县改革领导组意见, **** 又做出由职工出资置换国有资产的决策,人人享有股权,买断国有资产,对公司进行彻底改制领导5组对他的改革方案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 认为这个改革方案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企业实际,当即通过 改革方案的出台, 可谓是当时雁北地区第一家, 因为改革不光是一个新生事物, 也是一个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 难免要使一些人伤筋动骨, 和产妇分娩一样避免不了一阵之痛, 因此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 但 **** 认定没有改革就没有出路, 因此他不屈不挠, 勇往直前 **** 是左云企业改革第一个从风口浪尖走过的人,也是抢在改革浪潮中第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人百货大楼彻底改制, 将职工命运与企业发展捆在一起, 使得职工收入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企业惠及职工,职工关心企业,从董事长到柜员,人人争先恐后,形成九牛拉坡,个个出力的阵势改制后的百货大楼营业面积扩大了 3.5 倍,国有总资产由改制前的 495 万元增长到 1541 万元,扩大了 3.1 倍,股金分红率达到 10%同时,公司还把“四个确保”(国家增税、固定资产增值、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四个保证”(工资福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作为规范和完善股份制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来实现。
公司主动为职工缴纳养老、失业、医疗保险金,职工参保率达到 100%,彻底解决了股份制企业经营过程中职工的后顾之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提高, 公司成为全县财贸系统的排头兵,先后被省、市、县授予先进集体,财贸战线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百货大楼成为左云县真正有规模的一幢高品位6大楼,也真正使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国家增税、 企业增值、职工增收的目标谁都会承认, **** 是左云的企业改革家, 但他从未因所取得的改革成果和稳定的企业效益而满足, 他处处寻找突破,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为,**** 是一个不满足现状追求事业成功的人,正因有这样的理念,他心里时刻存有危机感,干当前,想长远,尽管企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可是,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 犹显后劲不足他认识到企业要增强发展后劲, 必须解放思想, 勇于创新, 创新发展是企业的生命和活力, 创新发展是时代的潮流和要求,创新是新时代的标识 面对单一的经营模式, 搞创新也意味着转型发展, 此时此刻他在苦苦思索, 如何闯出一条使企业长盛不衰的路子?煤炭是左云县的支柱产业为了做大做强企业 ,**** 一直思考着走以煤扶商的路子 1999 年年底,机会来了,陈家窑乡旧高山煤矿经营不景气, 生产面临很大困难, 乡里请 **** 承包经营煤矿。
想到家乡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将商业机制引进煤炭行业进行有益尝试, **** 答应下来 经过三个多月的奔波, **** 对煤矿所有到期的证照全部进行了重新办理, 并在煤矿资源上与大同燕子山煤矿进行了多次协调 2000 年 4 月, **** 与左云县陈家窑乡旧高山煤矿正式签定了《承包合同书》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富而思进,不失赤子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