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应力管桩监理细则.doc
11页预应力管桩监理细则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已编制并批准的监理规划;2、本工程的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设计文件;设计交底记录;3、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GB13476-2009《先张法预应力溷凝土管桩》、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C947-2005《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端板》及国家、地方其它相关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苏G03-2002先张法预应力溷凝土管桩》4、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桩基专项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北孔庄二期工程一标段建筑面积:74078.16m2结构类型:剪力墙结构8栋 11+1层基础类型:PHC-AB500(100)-C80预应力管桩建设单位:沛县政府投资项目项目代建中心设计单位:沛县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江苏双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徐州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沛县新城区正阳路北首东侧、萧何路南侧质量要求:合格基桩施工工期:45天三、基桩工程特点本工程采用两种规格的管桩,多层建筑用PHC-500(100)AB-C80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980KN,管桩持力层为第4层碎石层,桩尖为开口平底式。
高层建筑用两种规格,PHC-AB400(95)-26a计453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900KN;PHC-A300(70)-26a计40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N,管桩持力层为第4层碎石层,桩尖为闭口十字式式小区大门用PHC-A300(70)-26a计16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N,管桩持力层为第4层碎石层,桩尖为开口平底式小区原场地势较平坦,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耕土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细砂土层、碎石土层,地下水位为潜水,地下水、土对砼有微腐蚀性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及分析,管桩入土最大深度约为26m以试桩确定的终压力标准控制为主,以桩入土深度等指标控制为辅 四、监理工作流程依据本工程监理合同、规划,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结合桩基施工特点,以事前、事中控制为主,重点围绕桩基施工质量、安全,制定监理工作流程如下:参加设计交底-审查分包资质-审批基桩专项施工方案-审定压桩机械、桩构件质量等-桩定位复核-组织设计、施工、业主、监理等参予试桩,共同确定施工参数-旁站监理-基桩检测-分项验收五、管桩施工监理控制要点1、审查施工单位填报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附执照、资质、安全生产许可及承建单位的主要技术人员的资质,管理人员是否到岗。
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桩机司机、电工、焊工等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移机时应配备至少1名指挥人员;审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2、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桩基专项施工方案、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质量保证措施,工期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是否合理、可行并并对其进行审批3、核查施工方提交进场设备报审表桩机的选型一般按1.2~1.5倍单桩极限承载力取值(不含静压桩机大履和小履重量)桩机的压力表,应按要求检定(油压表必须经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并有鉴定合格证)桩机传感设备是否完好,桩机配重与设计承载力是否相适应;焊接设备应符合施工要求;4、施工前应设置测量基线与水准点,基线应设置在不受施工影响处管桩桩位应在施工图中对其逐一编号,做到不重号,不漏号,管桩桩位经测量定位后,应按设计图进行复核做到分包单位自检,总承包方复检,监理单位对测量定位成果进行检查(简称“两检一核”)无误后共同验收5、审查施工单位填报的管桩进场报验表,检查管桩合格证、有效期半年内的形式检报告等是否符合要求和齐全,在施工单位自检后,现场对其规格、型号及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进行抽样检查验收;表5 管桩的外观质量序号 项目 外观质量1 粘皮和麻面、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应大于桩总外表面的0.5%;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得大于5mm,且应修补。
2 桩身合缝漏浆 漏浆深度不应大于5mm,每处漏浆长度不得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得大于100 mm,且应修补3 局部磕损 局部磕损深度不应大于5mm,每处面积不得大于5000 mm2,且应修补4 内外表面漏筋 不允许5 表面漏筋 不得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和内壁浮浆层中的收缩裂缝不在此限6 桩端面平整度 管桩端面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7 断筋、脱头 不允许8 外观质量 凹陷深度不应大于10mm9 内表面混凝土塌落 不允许10 接头和桩套箍与桩身接和面 漏浆 漏浆深度不应大于5mm,漏浆长度不得大于周长的1/6,且应修补 空洞和蜂窝 不允许表6 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1 L +0.5%L2 端部倾斜 ≤0.5%D3 D 300mm~700mm +5-2 800mm~1400mm +2-44 t +2005 保护层厚度 +506 桩身弯曲度 L≤15m ≤L/1000 15m<L≤30m ≤L/20007 端板 端面平面度 ≤0.5 外径 0-1 内径 0-2 厚度 正偏差不限06、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开工报审表,并对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及桩基施工人、材、机等开工准备情况进行检查落实;7、压桩前应对桩位进行统一编号,对测放的桩位进行复核,群桩偏差不大于20mm,单排桩偏差不大于10mm;桩身上应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8、桩机行走场地应事先平整压实,并做好排水工作,保证地耐力不小于桩机要求值,坡度不大于1%,且严格按打桩操作规程及桩基施工方案进行施工;9、管桩在吊运过程中应轻吊轻放。
单节管桩可用专用吊钩钩住管桩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10、管桩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13、叠层堆放时,外径400mm的管桩不宜超过9层并应采取可靠的防滑防滚等安全措施,底层最外缘管桩垫木处用木楔塞紧以防滚动;14、打桩取桩时,叠层堆放超过两层的管桩应采用吊机取桩,叠层堆放不超过两层的管桩可采用拖拉取桩,拖拉取桩时管桩拖地端应采用废轮胎等弹性材料保护;7、管桩正式施工前进行试桩,并会同建设、施工、设计等单位共同分析场地地质、持力层、承载力、桩型号规格等情况,试桩数量不少于2根,确定终压力及单桩承载特征值,终压力不得小于2倍特征值;会签《静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工艺试验记录表》;试桩数量不少于桩总数的1%,并不少于3根8、为降低桩挤土可能对南侧民房的影响,南侧需开挖防振沟,深度1.5米检查防振沟挖设、打桩施工顺序是否按方案中执行采用退打、隔打,分析和观察打桩对邻近建筑物、基坑及边坡的影响,必要时要求施工单位设点观测并采取有效加固、防护措施;9、压第一节桩:应督促施工单位经常复核有无挤压情况造成测放桩位偏移的情况须注意第一节桩桩尖导向必须垂直;管桩压入前要准确定位、对中,在压桩过程中,宜用经纬仪和吊线锤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监控桩的垂直度(≤0.5%)。
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机架等方法强行纠偏10、督促施工单位对桩机进行日常安全维护保养,特别对机械行走、起落、安全限位装置及用电设备加强检查;12、检查现场安全管理,压桩时,非工作人员离机10米以外,起重臂下严禁站人;焊接操作及配合人员必须按规定安全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作业区明显标志或围栏;严禁吊装、回转或行走等动作同时进行;13、检查桩尖规格型号是否与设计相符,是否与桩体焊接牢固;压桩宜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压到底,尽量减少间歇时间,并尽量避免在接近设计深度时进行接桩;14、管桩需接长时,入土桩段的桩头宜高于地面50mm,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大于2mm上下端板表面清刷干净,坡口圆周对称点焊后再分层由两位焊工对称施焊焊接层数不少于3层,内层焊渣清理干净,焊缝饱满连续,对焊缝质量检查:上下节端部错口≤2mm,焊缝咬边深度≤0.5mm,焊缝加强层高度2mm,焊缝加强层宽度2mm,焊缝电焊质量外观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雨天焊接时,应采取可靠的防雨措施; 15、焊接完毕的桩接头应经自然冷却8min,方可对接头进行防腐处理,继续压桩;16、管桩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管桩接头应互相呈梅花状错开,在2米范围内,桩接头数量不应超过总数的50%;17、管桩施打中遇有进桩速度突变、桩身突然倾斜、跑位、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等异常现象,应暂停打桩,通知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研究处理;18、施工过程中进行旁站,填写《静压桩施工旁站监理记录》,签认《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记录》;19、截桩需用锯桩器,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或强行扳拉截桩;20、管桩的成桩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1%;(2)、截桩后的桩顶标高允许偏差±10mm;(3)、桩顶平面位置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值(mm)柱下单桩 80盖有基础梁的桩a.垂直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b.平行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 100+0.01H150+0.01H 承台桩数1-3根的桩 100承台桩数4-16根的桩(周边桩) 1/2桩径或边长21、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法采用低应变法及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按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和专项检测方案执行;22、管桩基础应在全部管桩施打完毕并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桩基验收,验收时有关文件和资料应按建设档案有关要求整理准备。
附:管桩基础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和资料:a 桩基设计文件和施工图,包括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通知书等;b 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基线复核签证单;c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d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包括实施中的变更文件及资料;e 管桩出厂合格证及管桩技术性能资料(产品说明书);管桩进场验收记录;焊接材料验收记录;f 打桩施工记录汇总,包括桩位编号图;开挖完成后的桩顶标高;g 试桩记录;h 管桩接桩隐蔽验收记录;i 压桩工程竣工图;j 成桩质量检查报告;k 桩身承载力和完整性检测报告;l 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六、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1、按监理程序认真做好管桩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及工序报验等监控工作;1 .1验收时间:各工序验收应提前4小时报监理验收,需要设计等其它部门参加的须提前24小时;(特殊情况除外) 1.2监理工序验收控点有:从制桩到压桩完成,按时间顺序须经监理验收的控制点有:施工组织设计报审;成品桩厂家资质报审;工程开工报审;测量放线报验(以每次放线的桩位数)、桩隐蔽报验(每台班打的桩数为一次) 1.3监理验收程序:上述各工序是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进行的,且应书面申请验收并附相关的自检资料;未进行自检或无自检资料,监理有权拒绝接受申请和验收。
2、根据桩基施工特点,设置控制要点,安排监理人员进行打桩过程的旁站监督,发现质量问题、安全隐患要求及时予以纠正,并做好旁站监理记录;3、加强管桩施工日常巡视检查,实施人、料、机、环、法全方位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巡视检查记录和监理日记;4、依据质量检查标准,采取平行检验方式,通过目测、实测及试验等手段,对管桩成品质量、桩位测放、偏差、终压力及桩承载力等进行检查监控,以判断桩基施工质量;5、对检查发现的桩基施工质量、安全问题,及时下达监理通知单或暂停令, 责令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或暂停施工;6、桩基施工遇有特殊及异常现象,应要求暂停打桩,并组织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