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理学概念整理.doc
6页名词解释1. 法学:研究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2. 法理学:以作为整体的法律的共同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的理论法学3. 法律现象: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重要是指具有法律意义并接受法律调节的社会现象4. 自然法:评价实在法的内在正义原则5. 自然权利:个体拥有的基于人之本性的不可剥夺与让渡的权利6. 法学体系:由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7. 法律的特性:①调节社会关系②国家制定或承认③权利与义务为内容④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8. 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特点:①拟定性②概括性③程序性④公开性⑤平等性⑥不溯及既往性9. 法律作用:法律对于人的行为以及社会关系所带来的影响10. 法律作用的特点:①人为性②现实性③局限性11. 法律的规范作用:①指引作用②评价作用③预测作用④强制作用⑤教育作用12. 法律的社会作用:①分派社会利益②解决社会纠纷③实行社会管理13. 法律来源规律:①个别调节→规范调节②习惯→习惯法→制定法③自发调节→自觉调节14. 法律发展基本理论:①理性建构论②法律与主权命令说③法律的历史进化论15. 法律发展规律:①神法→人法②身份的法→契约的法③古代民主法治→人治→现代民主法治④不成文法→成文法⑤族群之法→世界之法16. 法律发展方式:①法律继承②法律移植③法律创新17. 法律概念:人们在不断结识和实践过程中,对具有法律意义的现象和事实进行理性概括和抽象体现而形成的某些权威性范畴18. 法律规则:以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为重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行的具有严密逻辑构造的社会规范19. 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①假定条件②行为模式③法律后果20. 法律原则:对一定期代与社会中普遍价值观念的法律体现,并集中彰显了人们为法律所设定的调节社会所应达致的目的21. 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根据法律所结成的一种规范性关系22. 法律意识: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现行法律和法律现象的心理体验、价值评价等多种意识现象的总称23. 法律观点:泛指对法律的见解和态度24. 法律观念:指人们注重、遵守与自觉执行法律的思想意识25. 法律心理:低档阶段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结识的感性阶段26. 法律思想体系:高档阶段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结识的理性阶段,体现为系统化、理论化的法律思想观点和学说27. 法律观念ⅱ:介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阶段,既有零散、偶尔、感性的结识,也涉及某些系统、必然的理性的结识28. 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和属性,可以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29. 法律实现:体目前法律规则中的一定意志、利益和目的通过法的有效实行,从而转化为社会实现的过程与成果30. 法律效力:法律的保护力和拘束力,具体指国家制定或承认的法律对其调节对象具有的普遍支配性力量31. 法律实效:社会主体事实上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进行行为,法律在实践中被遵守、执行、合用32. 法律效果:法律为了实现其目的,通过调节社会关系而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客观影响和实际后果33. 法系:具有共同法律老式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它是一种超越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总称34. 法律体系:由一种国家内部各现行法律部门构成的有机统一体35. 大陆法系:来源于古代罗马法并自中世纪起,在西欧大陆各国以罗马法为基本的,以《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制度以及其她在这种法律制度影响下的国家和地区法律制度的总称36. 民法法系重要特点:①强调私法,保障私权②强调理性与哲理③法学家的重要作用④法律法典化及其独特法源37. 一般法法系: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它的一般法为基本的,与以罗马法为基本的民法法系相对比的一种法律制度38. 两大法系四点区别:①法律渊源②法律实用③分类技术④哲学立场不同(理性主义和经验哲学)39. 法治的含义:①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②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③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④一种文明的法的精神⑤一种理性的抱负的设法秩序和社会状态40. 法制:涉及法律制度、法律事实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活动和过程,是立法、执法、守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内容的有机统一41. 现代民主:遵循预定的程序,在平等基本上少数服从多数,从而实现大多数人的统治权力,即以服从多数、遵循程序、保护少数等基本原则来体现的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或国家制度42. 民主与法制的一般关系:①互相依存,不可分离.民主政权是现代法制存在的前提,法制规定和确认民主权利的范畴②互相渗入,彼此补充③互相保障,彼此增进④互相制约,彼此平衡43. 法制与法治的重要区别:法治体现的重要是法律运营的状态、方式、程序和过程;法制重要是一种静态的概念。
法制属于工具操作范畴,法治则属于政治抱负的范畴;法治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基本,是市场经济基本上、民主政治体制中的治国方略;法制关注的焦点是秩序,法治关注的是法律的至上权威44. 立法:国家专门机关遵循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的意志,根据一定的指引思想和基本原则,根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创制、修改和废止法律的专门活动45. 立法程序: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创制、修改、废止法律的活动中必须履行的法定环节46. 法律解释:一定解释主体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按照一定原则和原则,对法律的含义以及法律所使用的概念、术语进行进一步阐明的活动47. 法律实行:也称法律实行,是指法律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贯彻和运用(涉及法律遵守与法律合用)48. 法律遵守:规定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49. 法律合用:国家专门机关及公职人员严格依法合用法律50. 司法的特性:①主体特殊性②专业性③国家强制性④程序法定性⑤裁决权威性51. 司法权特性:①终局性②中立性③独立性52. 司法基本原则:①司法公正原则②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③司法平等原则④司法独立原则53. 法律程序:进行法律行为必须遵守的环节和方式54. 合法法律程序的功能:①限制恣意,约束权力②充足接纳信息以利于对的判断③保障发言机会,疏导矛盾④稳定事先拟定的程序运营成果⑤形成法律信奉 55. 权利存在形态:①应有权利②习惯权利③法律权利④现实权利56. 法律权利:社会主体享有的法律确认和保障的以某种合法利益为追求的行为自由57. 法律权利特性:①法律性②自主性③求利性58. 法律权利三大要素:①利益②权能③自由行为59. 权力:特定主体因某种优势而拥有的对社会或她人的强制力量和支配力量60. 法律权利与权力的区别:①两者来源不同②两者规定不同③追求利益重点不同④限制限度不同⑤实现方式不同⑥范畴不同61. 法律义务:指社会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必须承当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责任62. 法律责任:一方由于违背了法定义务或商定的义务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特定义务63. 法律责任的特点:①法定性②强制性③当为性64. 法律责任产生的因素:①违法②违约③法律特别规定65. 法律责任的种类:①民事责任②刑事责任③行政责任④违宪责任66. 法律责任的功能①制裁②补偿③避免67. 法律责任的免除:①时效免责②不诉免责③合同免责、诉辩交易免责④自首立功⑤履行不能68. 违法:特定主体实行了与现行法相冲突的行为,引起相应的损害事实,法律对之进行否认性评价69. 法律义务的特性:①法定性②强制性③附属性④必为性70. 法律功能:法律作为一种体系或部分,在一定立法目的指引下,基于其内在构造属性而与社会单位所发生的,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导致一定客观后果的,并有助于实现法律价值,从而体现其在社会中实际特殊地位的关系71. 法律价值:作为客体的法律与人的关系中法律对一定主体需要的满足以及由此产生的主体人对法律的评价72. 法律秩序的基本特性:①实在性②强制性③普遍性④自治性73. 利益:受客观规律制约的,为满足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人们对于一定对象的多种客观规定74. 法律的利益调控机制:①体现利益规定②平衡利益冲突③重整利益格局75. 法律平等性的规定:①社会机会②政治权利③经济生活④法律上的平等看待76. 法律自由:一定国家的公民或社会团队在国家权力所容许的范畴内进行活动的能力,是受到法律约束并得到法律保障的,按照自己意志进行活动的权利77. 法律的自由价值:法律以自由为前提和目的,同步必须通过法律实现自由78. 法律合理限制自由的原则:①基于社会生活条件而限制自由②为了社会及她人利益而限制自由③为了行为人自身利益④为了各项自由的协调79. 人权:基于人的本性,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基于社会会经济构造和文化发展,人的个体或群体为了自身的自由生存、自由活动、自由发展以可以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必须平等具有的权利80. 正义:是对一定社会现存经济关系的观念化反映,是一种有着客观基本的,人们有关某种特定事物如思想、行为、规范、制度乃至事业等的抱负状态及模式的主观评价尺度和价值判断81. 法律的正义价值:①法律的目的价值②可操作的法律原则,衡量法律优劣的尺度和原则③推动法律进化,引起法律的革新82. 如何通过法律实现正义:①通过立法分派权利以确立正义,使正义规定规范化、明确化从而增进和保障权力分派的正义②通过法律实行,发挥法律的特殊强制性,惩罚非正义行为,以增进和保障正义的实现③通过公正地解决冲突,裁决纠纷,补偿损失以恢复正义83. 法律对政治的功能:①协调政治关系②规范整治行为③增进政治发展④解决政治问题84. 政党政策:一定的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调节特定的社会关系和实现特定的任务而规定的路线、方针、规范和措施等行动准则的统称85. 执政党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差别:①体现的意志属性不同②体现形式不同③实行方式不同④调节社会关系范畴不完全相似86. 法律文化:一种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认同的相对稳定,与法律和法律现象有关的制度、意识、和老式学说以及由此产生的与法律活动有关的器物的所有内容87.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①背景不同②体现形式不同③规范的内容不同④实行方式不同⑤违背道德和法律所产生的后果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