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居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课件.ppt
13页建筑史中 国建筑学设计 基础理论 中国建筑史民居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3 住宅与聚落 3.1 概 说2 住宅构筑类型 碉 楼碉楼,垒石为室碉楼住宅与山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雕镂外墙为 厚实高大的收分楼层,内为密梁木楼层的楼房,楼层用土面层主要分布地: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民居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3 住宅与聚落 3.1 概 说2 住宅构筑类型 土 楼土楼,客家为躲 避北方战乱而迁移南方的中原移民的住宅土楼种类、分布与客家民系的分布形态一致;该地区的“红壤”土质、山区盛产的硬木与竹林、稻作文化就地取材的糯米红糖这三种材料和砂石、石灰一起构筑丰富多彩的格式土楼主要分布地:福建、广东、赣南民居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3 住宅与聚落 3.1 概 说2 住宅构筑类型 阿 以 旺阿以旺,土木结构、平顶、带外廊夏室即大厅带 有天窗,天窗高于屋面约40-80厘米,中留井孔采光,供起居会客之用;后部做卧室,亦称冬室,各室亦用井孔采光主要分布地:新疆南部民居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3 住宅与聚落 3.1 概 说2 住宅构筑类型 毡 包毡包,游牧生活为主的牧民居住建筑方式毡包搭建方便,便于迁徙主要分布地:内蒙古、新疆民居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3 住宅与聚落 3.1 概 说2 住宅构筑类型云南一颗印云南滇中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
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正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有些还在正房对面,即进门处 建有倒座倒座多数为平房,少数为楼房,但空间极矮正房较高,耳房矮一些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外墙一般无窗、高墙,主要是为了挡风 沙和安全,住宅地盘、外观方整如印,当地称“一颗印” 民居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4 宫宫殿、坛庙坛庙 、陵墓 4.1 宫 殿 中国古代宫殿发展的四个阶段4 纵向布置“三朝”相结合的阶段清北京故宫平面图民居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4 宫宫殿、坛庙坛庙 、陵墓 坛庙 的三个类型1 祭祀自然神北京天坛总 平面 4.2 坛 庙民居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4 宫宫殿、坛庙坛庙 、陵墓 陵园建筑4.3 陵 墓 唐乾陵 明十三陵 南京中山陵民居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5 宗教建筑 5.1 概 说佛教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5 隋、唐五代到宋,是中国佛教大发展时期,虽然其间出现过 唐武宗和周世宗灭佛事件,但时间较 短,并没有影响整个佛教的发展隋唐时期较大的佛寺采用轴线对 称的布局方法,按照轴线 依次排列山门、莲池、平台、佛阁、配殿、大殿。
建筑群的核心已经从塔变为 殿,佛塔一般建在侧面或另建塔院;或建双塔矗立于大殿或山门两侧 唐代晚期密宗盛行,佛寺出现了十一面观音和千手千眼观音造像,还有刻有佛顶胜 尊陀罗尼经的石幢到晚唐时,寺院已经有钟楼的定制,钟楼一般在轴线 的东侧 ,到了明代才普遍在轴线 的西侧建鼓楼五代时候出现了“田”字形的罗汉 堂;转轮 藏最早出现在南朝,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转轮 藏在宋代建造的隆兴寺里;宋代律宗寺院出现了专门的戒坛元、清两代在西藏和蒙古一带藏传佛教流行,但对中原佛教建筑的影响不大 流行在汉族地区的佛教一般称为汉传 佛教小的寺院称为庵、堂、院,大的称寺,更大的在寺院名称前加一个“大”字,如大慈恩寺、大相国寺、大圆满 寺等 中国古代出现过多种宗教,比较重要的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佛教民居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5 宗教建筑 5.1 概 说6 藏传喇嘛寺院的建筑一直采用厚墙、平顶的样式,没有受中原佛教的影响南传小乘佛教分布范围小,在我国西双版纳一带,建筑和中原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古代出现过多种宗教,比较重要的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佛教民居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5 宗教建筑 5.1 概 说佛教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道教山西芮城永乐宫 三清殿 中国的道家思想起源较早,并不是像现在所传的是老子创立的,而是起源于中国早期的巫术,后引用了老子的道德经为经 典,东汉时 期形成正式的宗教。
道教建筑没有形成独立的风格体系,而遵循的是我国传统 的宫殿、祠庙体制,一般为中轴线 布局,以殿堂楼阁为 主,不建塔和经幢 中国古代出现过多种宗教,比较重要的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佛教道教民居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5 宗教建筑 5.1 概 说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建于7世纪初,唐代由西亚传 入中国伊斯兰教因为教义和仪典的要求,建筑与佛、道两教不同一般所建寺院称为“清真寺”或“礼拜寺”,在寺中建有召唤信徒用的“邦克楼”或“光塔”,还有供膜拜者净身的浴室大殿内没有造像,仅设 朝向圣地麦加供参拜的神龛 建筑装饰纹样 只有古兰经 经文和植物、几何形图案 早期的礼拜寺受外来影响很大,如广州的杯圣寺、元代重建的泉州清净寺这些建筑上有如下外来特征:高耸的光塔、葱头形的尖拱门和半球形的穹隆结构建筑较晚的清真寺,除了神龛和装饰题 材外,所有建筑的结构和外观都采用中国的建筑形式如,西安化觉巷的清真寺和北京牛街清真寺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基本保持本民族的特点,没有跟随汉族地区的中国化而改变中国古代出现过多种宗教,比较重要的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佛教。
伊斯兰教泉州清净寺西安大清真寺民居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