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以整数 3教案 人教版.doc
7页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以整数 3教案 人教版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2.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二)能力训练点1.能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以整数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在计算小数乘以整数时,要把小数(被乘数)扩大倍数变成整数,算出积后再缩小相同的倍数,求出原来的积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填表:观察填写后的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1)第2、3、4组分别同第1组比较,因数扩大了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了10倍、100倍、1000倍……(2)第3、2、1组分别同第4组比较,因数缩小了10倍、100倍、1000倍……积也缩小10倍、100倍、1000倍……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2口答:15×5表示什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二、探究新知1.导入:小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小数乘法?今天我们学习小数乘法中的小数乘以整数。
板书:小数乘以整数2.教学例1(1)探究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①出示例1,花布每米6.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②读题,理解题意,然后引导学生列出两种算式教师板书:用加法计算:6.5+6.5+6.5+6.5+6.5用乘法计算:6.5×5③启发学生明确:这两个算式表示求5个6.5是多少,而6.5×5这个算式比较简便,6.5×5还表示6.5的5倍是多少④互相讨论: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它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⑤师生共同归纳概括: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探究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①问题导入:6.5×5的结果是多少?应该怎样计算呢?②教师指出:小数乘法可以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板书:③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过整数乘法的计算,小数乘法能不能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呢?怎样转化?同学议论一下引导学生明确:可以把6.5×5变成65×5进行计算学生计算教师板书:④引导学生讨论:325是65×5的积,要得到 6.5×5的积,怎样想?引导学生汇报:6.5×5按65×5计算,就是把6.5扩大10倍,65×5得325,原来的积扩大了10倍要求原来的积,应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10倍。
教师板书: 说明计算的书写格式,填写横式并写出答案⑤试做第一页下面的“做一做”先指名列式:9.76×4,然后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⑥引导学生比较:例题和“做一做”中的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被乘数是一位小数,积是一位小数;被乘数是两位小数,积也是两位小数教师提示:如果被乘数是三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被乘数是四位小数呢?使学生认识到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的小数位数相同启发学生讨论: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以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三、巩固发展1.练习一1题,说出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2.练习一2题,学生独立列算式订正时,指名说一说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3.判断下面各式中积的小数位数有没有错误1.8×23=41.4 0.86×7=60.2 4.328×2=865.64.练习一4题,先读题理解题意,再独立列式计算,然后订正四、全课小结: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以整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见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推理、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师: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出示: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3×14= 203×25=交流:整数乘法的计算过程重点强调:末位对齐,哪一位数乘得的结果要和那一位对齐,两部分的积相加)师:大家掌握得真不错!(复习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为新知作铺垫 二、情境引入 师:喜欢吃西瓜吗?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出示:两幅图师: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师:如果夏天老师要买3千克西瓜需多少元?怎样列式?(板书:0.8×3)师:冬天买3千克?(板书:2. 35×3)师:这两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一个因数是小数,另一个因数是整数板书:小数 整数)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乘) 齐读课题三、探索方法 1、初步感知师:先看0.8×3,你能联系以前的知识来解决吗?生:把3个0.8连加生:把0.8元看成8角,8角乘3得24角,也就是2. 4元师:0.8元看成8角是整数,就变成了整数乘法,同不同意?师:看乘法竖式如何写?(板书: 元 角)0. 8× 3 2 .4师:3对着末位8 ,末位对齐,这与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有区别。
为什么3对着末位8,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会明白师:三八二十四,再点上小数点从生活情境出发,重点突出0.8元看成8角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小数乘整数迁移成整数乘法;板书0.8×3的竖式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它,初步看到小数乘整数也可以列竖式计算,形式与整数乘法接近;此处埋下伏笔——为什么末位对齐,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习 2、独立尝试师:继续看2. 35×3,请你帮忙算一算?板书:2. 3 5 × 3 7. 0 5交流思考过程生:先用235乘3得705,2. 3 5是两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两位小数——7. 05师:把2. 3 5元看成235就是2元?生:2元3角5分师:再乘3?生:2元3角5分乘3得7元零5分,也就是7. 05元师: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思考、计算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转化板书:转化 小数 )(箭头贴不上) 整数(进一步感受小数乘法像整数乘法那样去乘,只是积里要点上小数点;体会转化策略的优势,增加继续研究小数乘法的信心。
3、知识递进师:如果老师要买13千克呢? 板书:2. 3 5×13=2. 3 5× 1 3(指名板演)交流做法、订正出示几种错例:①计算过程中点小数点;②数位是否对齐①师:为什么计算过程中不需要点小数点?生:先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所以计算过程中不需要点小数点②引导思考数位该如何对齐师:看着竖式默默地回忆一下计算过程使思维清晰化、条理化)(乘数是一位数的小数乘法对于学生而言没有思维难度,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产生将之转化成整数乘法的欲望和需要因此对教材重新整合,适时安排乘数是两位数的小数乘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转化的必要性乘数由一位数——两位数,不仅是一个知识的递进,更是一次思维的飞跃、完善 4、抽象方法师:快过春节了,西瓜涨到每千克3.4元,老师买13千克需要多少元?生:3.4×13师:直接列成竖式板书:1 3 × 3. 4 )计算、交流有了2. 3 5×13的经历后,把3.4写在下面,引导学生体会变式同样需要转化,形成小数乘整数先转化成整数乘法的积极的心理需求,从而使计算过程、方法适度抽象 5、初步小结师:比较这四题的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你发现了什么?(这里的初步小结有利于明确用计算器计算的针对性。
四、归纳算法 1、确定位数师:大家的发现是否具有普遍性呢?下面我们用计算器来验证几道题,看会不会有例外的情况?课本打开到69页,完成试一试,答案填在书上出示:4.76×12= 57.12 2.8×53= 148.4 103×0.25= 25.75师:现在你知道积的小数位数是如何确定的吗?生:小数乘整数,乘数中的小数部分是几位,积的小数部分也就是几位验证、检验,为下面的总结提供了更充足的依据 2、总结算法师:根据前面一系列的研究,请你们自己来总结一下小数乘整数的法则独立思考,小组活动,集体交流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小数 乘 整数 × ② 整数 ① 数 ③ 点 (左 右)(依据学生的文字叙述抽象成程序格式,形象、条理!) 五、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题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师:一般情况下,计算结果末尾的0可以简化师:通过这四题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2、练一练第2题。
师:带着收获,继续“攻克”第2题交流,说想法师:左右两题的得数为什么会相同?拓展(出示补充第(3)组):(1)14.8×23= 148×2.3= (2)148×0.23= 1.48×23= (3)14.8×0.23=师:积是多少?积是几位小数呢?生:14.8乘0.23等于3.404,积是三位小数师:为什么?生:14.8是一位小数,0.23是两位小数,所以积就是三位小数师:也就是说,确定积的小数位数要看几个因数?(2个)师:如果是3个因数相乘?生:就看3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完成后补充14.8×0.23=,顺势延伸小数乘小数的情况,学生回答轻松此处教学可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全面,养成深刻看待问题的习惯 3、补充习题出示: (1) 0.12+0.12+…+0.12=0.12×9 )9个 (2) 0.12×9 的积是一位小数 ( ) (3) 54×41=22.14 ( )师:如果54×41=2214,那第(3)题中可能是多少乘多少呢?生:5.4×4.1=22.14生:0.54×41=22.14生:54×0.41=22.14师:真棒!其实此题的答案有无数种,我们以后会继续研究。
由于有了练一练2(3)题的渗透,学生知道用5.4×4.1=22.14,而且很多学生首先想到这种可能性用教材,不惟教材用 (4)32×1.5=48 ( )师:用计算器算算,是什么原因?生:积末尾的0简化了师:遇到结果末尾能去。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