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中学文言文必背古诗词导读.doc
2页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中学文言文必背古诗词导读(40)第四十首 水调歌头【年代】:宋【作者】:苏轼【内容】: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丙辰”四句:是小记,也可看作标题[丙辰]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这时作者作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太守达旦,直到天亮子由,苏轼的弟弟辙的字明月”二句: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此用其意[阙]皇宫门前两边的望楼[琼楼玉宇]指月中宫殿[宇]屋檐,引申为房屋[不胜]不能承受[“转朱”三句]是说月光从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地照进雕花窗户,使人不能安眠[“不应”二句]是说月亮对人该没有什么怨恨,可是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但愿”句]只希望人都生活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同享美好的月色[婵娟]指月中仙女嫦娥,这里指美好的月光导读】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是苏轼在中秋月夜为怀念弟弟而写的一首词。
当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调,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县)作太守那年他已经四十一岁了二十年仕途奔波,妻子亡故,弟弟以远在他乡,诗人的心情十分沉重词的一开头便接连对着青天发出迷惘的痴问,这是诗人内心深处郁结已久的悲苦无法抑制的迸发这悲苦为什么会如此之深沉呢?因为诗人渴求着一个“琼楼玉宇”般光辉圣洁的理想然而现实却是冷酷的,美好的理想却偏不能实现把酒问月,起舞弄影,诗人是孤独的诗人不得不随从承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是诗人并没有被悲哀所掩没,他热切地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读了这首词,我们会感到一种深沉的苦闷和无可奈何的悲哀但是透过这苦闷的纱幕,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深挚的手足之情,一种对美好理想的执著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感人的力量之所在这首词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意脉清晰上下两阕各分两层,咏物、写景和抒情、议论水乳交融,互为表里,展现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通篇虽然都是咏月,但笔端富于变化,缠绵之情,愈转愈曲,令人玩味不尽起首与结处意象新颖,两阕之间过渡十分自然全词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基调乐观,富于哲理,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今译】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明媚的月光何处才能洒向人间?不知道天上的月宫,今天晚上是哪一年。
我想乘长风飞上蓝天, 只担心华美楼台高高在天, 我受不了那高处的清寒对着明月起舞,影子也跟着跳动, 天上怎比得上人间月光照遍朱红色的楼阁, 低低平照雕花的窗户, 思亲怀友的人无法入眠月亮啊,你不应该有什么怨恨, 为什么人离别时月却圆亲人有离也有合, 人间有悲就有欢;天空总有阴和晴, 月亮有缺就有圆,这是自然发展的必然啊, 自古以来不可能十全十美人长久,共思念, 相隔千里心相连, 美好的月光同享受, 实现我心愿更多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请关注: 山西教师资格交流群:199764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