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科研方法(第六章).ppt

83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91929401
  • 上传时间:2024-09-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56.12KB
  • / 8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育观察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教育观察:大学生该在何处接吻?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第六章 观察法与测验法v重点难点v观察法的设计与实施v观察的主要策略v观察法与调查法在教育科研中的综合运用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第一节第一节 观察法概述观察法概述 v主要问题v1、观察法的特点v2、观察法的优缺点v3、教师如何运用观察法于本职工作之中教师如何运用观察法于本职工作之中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观察法的概念一、观察法的概念 v1、定义v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等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观察法的特点v直接性v情感性v重复性v目的与计划性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3、观察法的要素构成 v观察法包含三个要素:观察的手段、观察的对象和观察对象的状态v观察研究的手段,要求敏锐、仔细、准确研究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宽的视野,能够从多角度看问题,以及借助各种现代的技术手段,提高观察的精确性、系统性、全面性v观察的对象包含两方面的意思:教育活动中的人和教育活动观察对象的状态应该维持在一种“真实状态”,不致因为受到外界的影响、干预或控制,而处于一种特殊的身心状态保证真实状态下的观察结果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4、观察法的优缺点v观察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资料可靠性较高。

      v观察法的不足:其一,观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和限制;其二,观察的样本数小(样本容量小),观察材料的表面性和感性等性质导致了观察法的片面性和偶然性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观察法的类型二、观察法的类型 v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v2、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v3、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v4、全面观察与抽样观察 v5、定期观察与追踪观察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v直接观察指不借助仪器,靠自身感觉器官进行观察;v间接观察指借助于各种仪器来进行观察v直接观察比较简便,但人的视野与精力有限,记录难以精确全面;v间接观察适于客观记录和多角度的观察,但使用仪器往往比较麻烦。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v参与性观察是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观察;v非参与性观察是不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处于旁观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优缺点分析v参与性观察的优点是:观察研究者可以不暴露自己的研究者身份,使观察处于秘密的状态;由于参与进去,对观察对象的活动就有了比较深入的体验和理解,有助于理解观察对象背后的心理活动和动机,使观察比较深入v非参与性观察比较冷静客观,但不易深入教师可以采用参与性观察,也可以采用非参与性观察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3、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v有结构观察对于观察的内容、程序、记录方法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设计和考虑,观察时基本上按照设计的步骤进行,对观察的记录结果也适于进行定量化的处理。

      v无结构观察在事先没有严格的设计,比较灵活、机动,能够抓住观察过程中发现的现象而不必受设计的框框的限制,但是难以进行定量化处理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适用范围v一般在研究的初期,主要是无结构观察,以便发现研究的现象,帮助确定主题和观察方法与项目;而在研究的后期,为了深入对某些项目进行观察分析,设计一些有结构观察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4、全面观察与抽样观察v全面观察是对一定场景中发生和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它涉及的范围广泛,比较容易把握现象之间的联系,但是由于观察的视野有限,往往对观察者要求很高v抽样观察是对观察现象的场景、时间、人、活动等因素进行取样,再对样本进行观察,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小,容易使观察深入细致,操作比较容易,它对观察者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取样上,要求取样有代表性。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5、定期观察与追踪观察v定期观察是非连续性的、按一定时间间隔做观察比如对某个学生的行为观察,规定每周一观察一次,这就是定期观察v追踪观察是对某个对象或者某种现象进行比较长时期的观察,从而获得发展性的资料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三、教师对观察法的运用三、教师对观察法的运用 v观察法是教师了解学生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具体的应用场合v具体的应用场合有:v(1)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观察;v(2)对学生课外活动的观察;v(3)对学生家庭的观察。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具体的应用对象v具体的应用对象有:v(1)全班学生;v(2)小团体或者小组;v(3)个别学生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具体的应用内容v具体的应用内容有:v(1)学习与思维活动;v(2)人际交往活动与互动行为;v(3)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等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第二节第二节 观察法的设计、实施与观察法的设计、实施与结果整理结果整理 v主要问题v1、观察法的设计思路与设计过程v2、观察的实施策略v3、观察资料整理分析的一般步骤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观察法的设计一、观察法的设计 v1、观察法的设计思路v观察法的设计包括5部分组成:v——确定研究的问题、目的与对象;v——设计观察的内容、项目与表格;v ——进行理论构思和概念准备;v ——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v ——制定观察计划与方案。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观察法的一般过程v观察法的一般过程包括:v—— 设计观察的计划和方案;v——进入观察场地;v——开始观察和纪录;v——结束观察和初步整理资料;v——归纳、推论和说明研究结果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二 、观察的实施策略、观察的实施策略v广义的观察策略是指在运用观察法的整个过程中(即从设计到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和要求v狭义的观察策略是指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要求v从狭义的意义上来看,观察策略包括位置选择的策略、运用感官观察的策略、观察记录的策略、观察中思考与反思的策略等内容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位置的选择v位置的选择包括两个因素:方位和距离。

      v方位是指观察者如何面对被观察者;距离是指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远近v距离的标准是:第一,保证被观察的现象能够清晰地落在观察者的视野内;第二,保证被观察者保持常态,不受干扰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运用感官进行观察v观察标准:v(1)真实地观察;v(2)全面系统地观察;v(3)进行动态的观察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3、观察的记录v记录的方式:v(1)频率记录v(2)等级记录v(3)行为核查记录v(4)现象描述记录v(5)图形记录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频率记录v频率记录;即记录特定时间内特定行为出现的频率。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等级记录v等级记录按照事先确定的等级的划分和含义,记录等级或者在相应的等级处做记号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3)行为核查记录v行为核查记录指事先编制行为核查记录表,把要核查的行为按照一定的类别列出,对观察对象的某些行为是否出现、出现的时间、频率等进行核查后的记录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4)现象描述记录v现象描述记录对观察对象的有些行为和事件用语言进行描绘叙述,例如,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描述,比如观察学生课间的行为,可以按其顺序记录。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5)图形记录v图形记录对某些运动性的行为、或者人际互动行为,可以运用符号、线条、箭头等绘出行为图这种图形直观、具体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4、舒兹曼和斯特劳斯的观察记录格式v舒兹曼(L.Schatzman)和斯特劳斯(1973)提出一种现场观察记录的格式,把记录分四部分:第一,实地笔记,用来记录观察者看到和听到的事实性内容;第二,个人笔记,用来记录观察者个人在观察时的感受和想法;第三,方法笔记,用来记录观察者所使用的方法及其作用;第四,理论笔记,用来记录观察者对观察资料进行的初步理论分析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5、如何提高记录的速度v为了提高记录的速度,可以编制记录代码。

      所谓记录代码,就是用一些数字、字母、符号等表示一定的事件和行为单位v例如,数字代码:1听讲;2笔记;3提问;4回答;5练习;6讨论v符号代码:○表情丰富;◎有些表情;●无表情;△思维敏锐;◇主动思考;▽思维迟钝;☆做游戏;♀跳绳;□跳远;╳错误行为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6、 观察中的思考与自我反思v研究者应该积极思考,运用一定的理论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发现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此外,还要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反思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反思的内容v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v反思自己的观察角度以及记录时使用的语言;v反思自己在观察中是否违背伦理道德问题v反思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假设的科学性v反思个人生活经历、宗教信仰、性别、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等对观察是否产生影响等。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反省的三个方面v反省的三个方面:v第一,观察者的推论;v第二,观察者的心情;v第三,观察者的叙述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三、观察资料的整理分析三、观察资料的整理分析v1、记录整理的任务、记录整理的任务v任务是:对记录进行修补例如,改掉明任务是:对记录进行修补例如,改掉明显错误的地方,补充遗漏的资料等初步显错误的地方,补充遗漏的资料等初步整理的目的是使观察记录完整、清楚、准整理的目的是使观察记录完整、清楚、准确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观察资料整理的一般步骤v第一步,是对资料的初步整理,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v第二步,对原始资料的再次整理,进行编码、分类;v第三步,在整体把握观察事件的基础上,确定分析单位和进一步分析的分析工具与框架;v第四步,借助于确立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对原始资料进行量化处理(行为的分布统计和差异检验)、定性分析和建构理论。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3、观察资料的分析v对记录资料的分析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形式v定量分析一般在观察之后进行,而定性分析则有两种:生产性分析和无生产性分析,v生产性分析是指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同时进行;v无生产性分析是指收集完资料后再进行分析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4、分类与编码v编码是用分析的概念或者数字、符号对记录的文字进行标注编码要根据研究的课题来设计v分类是在编码的基础上,把同一类编码的资料归拢在一起,装在文件夹里,然后在每一个编码题目的下面,标出资料所在的页码、行数等,并把各处的资料编上序号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常见编码方式v常见编码有:v过程编码,指对事物过程和状态的编码,其编码名称主要是时期、阶段、步骤等。

      v活动编码,即对经常发生的活动或者行为按照一定的种类进行的编码v策略编码,是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比如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用“浅层次策略”、“深层次 策略”来标注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5、 量化处理v量化处理是对经过编码分类的资料,运用数学的统计的方法进行加总、求平均、求百分比、进行差异检验等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6、 建立扎根理论v所谓扎根理论,是指从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理论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v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是:第一,对资料进行逐级登录,从资料中产生概念;第二,不断对资料和概念进行比较;第三,发展理论性概念,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第四,理论性抽样,研究者不断地就资料的内容建立假设,通过资料和假设之间的轮回比较产生理论,然后使用这些理论对资料进行编码;第五,建构理论,使理论中的概念本身得到充分发展,密度比较大,内容比较丰富,而且理论中每一个概念应该与其他概念之间具有系统的、内在的联系,具有整合性。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第三节第三节 测验法一般问题测验法一般问题 v主要问题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测验与量表一、测验与量表 v在教育和心理学中,测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评估、诊断和预测v所谓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测验法是教育和心理学测量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形式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测验法v(1)定义v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适用于个性、满意度等态度程度、能力、等诸方面问题的检验与研究。

      v测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程序,在这个程序里,受测者对编制得较好的一组刺激做出反应,施测者据此对受测者被测的特质进行数量的描述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测验量表的种类v测验是由一系列刺激——文字、图形、各种符号建构起来的量表是一组符号或一组数量,经过某种建构过程,使之依一定规则描述所测量的行为特性v测验量表法的量化水平可分为四种:v名称量表v顺序量表v等距量表v等比量表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测验的属性分析v测验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测验的客观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v测验的客观性包括以下诸方面: v测验刺激的客观性v量化的客观性v推论的客观性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刺激的客观性v刺激的客观性是指测验刺激或测验的作业,在不同时间对于同一个被试,或同一时间对于不同的被试,其意义都应该是相同的。

      保持刺激的客观性则要遵照一定的程序予以控制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量化的客观性v量化的客观性是对反应结果进行数量描述的一致程度,或称评测标准的同一性,避免人为因素影响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推论的客观性v推论的客观性指对同一结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论应该一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结果的所做解释应该相同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测验法的应用对象二、测验法的应用对象v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测验量表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或对象,应用测验的目的是想描述某些行为的状况,或推论某些行为的状况;包括:能力与成就,个性、兴趣、动机、态度、观念及心理需要等。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三、影响测量对象行为的无关因素v影响测量对象行为的无关因素是指实际应用测验时,除测验之外,还有一些影响或引起对象行为变化的其他因素,这些因素是妨碍获得真实的测验结果,而在应用测验时必须要进行控制的v这些因素有:v指导语与测验的情境v测试焦虑v练习与应付技巧v反应方式,即对反应的倾向不同,会使结果不同v反应心向v影响测验结果的因素,都须在实施测验时恒定或消除,使结果可靠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四、测验的使用与解释四、测验的使用与解释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实施测验的要求v⑴ 按测验要求进行(例如按有关的“施测手册”施测),不要随心所欲增添内容。

      v⑵ 恰当选择测验的时间地点v⑶ 测验工作人员的态度要严谨,防止产生不利的影响v⑷ 测验时间长度要合适v⑸ 对于出现测验要求中(例如,施测手册中)没有包含的问题,应该根据已有经验妥善处理v⑹ 根据需要与可能选择测验的个别对象和团体对象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测验结果的解释v⑴ 对测验结果应按有关的统计方法进行解释(例如测验常模解释),保证推论的客观性v⑵ 在对测验结果进行解释之前,要考察所用“测验”的信度、效度,保证正确的解释测验结果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第四节第四节 测验的编制与分析技术测验的编制与分析技术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编制测验的基本程序一、编制测验的基本程序 v第一,从教育教学目标转换为测验目标;v第二,依据测验目标设计测验内容{测验的形式、测验题目的形式、测验的具体题型、测验时间(速度测验、难度测验、规定时间95%的人能完成)、相关计划等}v第三,编制测验活动(测验题目量、客观题、主观题、动作技能、言语能力、并列知识、综合运用及知识覆盖面等)v第四,测验活动的技术分析和鉴定。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制定测验编制的计划二、制定测验编制的计划 v确定测量目的v制定编题计划v设计测验蓝图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三、编辑测验题目三、编辑测验题目 v1、题目要能体现测验目的的要求v2、题目取材要有代表性,应能包括测验的全部内容v3、题目行文浅显、简短,题意明确,不使受测者发生误解,更不能用生涩怪僻的文字v4、各个题目必须独立,不可互相牵连,不要出现对一个题目的回答而影响对另一题的回答v5、题目不应对本题答案或另一题答案具有暗示性v6、题目应有正确确定的答案,不应是引起争论的答案v7、题目应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隐私v8、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或个人的知识能力所及范围。

      v9、计分、用时一致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四、是非题命题原则四、是非题命题原则 v1、一题只包含一个概念,防止两个以上的概念在同一个题中出现v2、尽量采用正确肯定的叙述,避免反面或双重否定的语句v3、避免含混不确定的文学叙述v4、避免使用具有暗示性的特殊单词v5、一般情况,选择是与非的题数应该相等,且随机排列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五、多重选择题命题要领及原则五、多重选择题命题要领及原则 v(1)每题有一个词干,是必要的叙述或相同的字词,叙述要求完整且能显示题意而答案以简短的文字表示v(2)正确答案在形式或内容上不应有突出的地方v(3)错误答案应与词干有相当的逻辑性与近真性v(4)多选题应该避免重叠v(5)选择题的答案一般为4个或5个为宜。

      v(6)正确答案的顺序要随机排列在各个位置上,次数大致相等以防猜测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六、题目分析(项目分析)六、题目分析(项目分析) v项目分析又称题目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质的分析,一个是量的分析v质的分析:对编辑中提出的一般原则、题目的内容,形式,取材的适切性方面进行分析,这是质的分析v量的分析指通过题目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题目难度,区分度以及被试对各种答案的反应情况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难度分析的公式 R为答对人数,n为总人数用P值表示难度,P值越大难度越小,P值越小难度越大;介于0--1或0%--100%之间,但P值不是等距的,难于指出不同P值之间差异的大小。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区分度分析v区分度又称鉴别度,它是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或学习成绩)的区分程度v对于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v其一,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即检查个别试题与整个测验之内间的一致性;v其二,外在效度的分析,在于检验每一个题目是否具有预定的某种鉴别作用,它依外在效标为依据有下列两种计算方法: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外在效度分析的计算方法v⑴ 计算题目得分(反应)与测验总分之间的关联性—相关系数表示,因计分方式不同有不同的相关方法v(2)比较高分组与低分组在个别题目上通过的百分比(求区分度指标选27%的高分组(非正态分布取1/3左的高分组)计算高分组某题通过的百分数PH,再计算低分组(低分部分的27%的被试,非正态分布1/3左右)通过某题的百分比PL)。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区分度评价v一般讲区分度越接近1.00越好,不同题目区分度要比较的话,要控制样本大小及同质性这两个因素根据经验,区分度指数的评价如下:见下图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区分度指区分度指标标题题目目评评价价. .4040以上以上.30-.39.30-.39.20-.29.20-.29.19.19以下以下非常非常优优良良良好良好尚可,尚可,须须修改修改区分度不好,区分度不好,题题目需淘汰目需淘汰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般讲,难度为0.50 时,其区分度最好 项项目通目通过过率率D D的最大的最大值值1.000.900.700.500.300.10000.200.601.000.600.200一般讲,难度为0.50 时,其区分度最好。

      一般讲,难度为0.50 时,其区分度最好一般讲,难度为0.50 时,其区分度最 3.区分度与难度关系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七、测验特征的鉴定七、测验特征的鉴定v1、信度分析v信度即测验的可靠性,亦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包涵两个意思:v一是用同一个测验重复测量某项持久的特性时,是否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即测量的尺度是否稳定,值得信赖;v二是测验能否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而能提供关于所要测量的某特性的真实情况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信度分析的基本原理、信度分析的基本原理v测验信度的分析是以测验分数的变异理论为基础,测验分数的变异可分为系统变异和非系统的变异两种,信度主要受非系统变异影响,作为非系统变异是由测量误差与随机误差造成的。

      减少测量误差可以控制非系统变异,提高信度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3、信度系数的计算信度系数的计算v信度系数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各种方法所适用的信度类型不同,因此,在计算信度系数时,必须认真考虑实际所求信度的类型,然后选择恰当的计算信度系数公式信度计算主要有三种: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分半信度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再测信度(重测信度)v重测信度即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先后施测两次,被试两次测验分数间的相关系数即为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v使用重测信度的注意点:v第一,两次测验的时间间隔要适宜;v第二,重测信度适宜于速度测验、问卷调查等非难度测验;v第三,第二次测验时,注意提高被试的积极性。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重测信度分析v重测信度所考察的误差来源是时间的变化所带来的随机影响在评估重测信度时,必须注意重测间隔的时间对于人格测验,重测间隔在两周到6个月之间比较合适v在进行重测信度的评估时,还应注意以下两个重要问题:⑴重测信度一般只反映由随机因素导致的变化,而不反映被试行为的长久变化⑵不同的行为受随机误差影响不同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复本信度v复本信度(等值稳定性系数)是以两个测验复本来测量同一群体,然后求得应试者在这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如A\B卷)v复本信度的高低反映了这两个测验复本在内容上的等值性程度两个等值的测验互为复本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复本信度分析v计算复本信度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两个测验复本的题目取样或内容取样是否等值。

      复本信度也考虑两个复本实施的时间间隔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复本信度的优缺点v复本信度的主要优点在于:⑴能够避免重测信度的一些问题,如记忆效果、练习效应等;⑵适用于进行长期追踪研究或调查某些干涉变量对测验成绩影响;⑶减少了或作弊的可能性v复本信度的局限性在于:⑴如果测量的行为易受练习的影响,则复本信度只能减少而不能消除这种影响;⑵有些测验的性质会由于重复而发生改变;⑶有些测验很难找到合适的复本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分半信度v分半信度系数是通过将测验分成两半,计算这两半测验之间的相关性而获得的信度系数测验愈长,信度系数愈高这种相关系数的计算可以用积差相关方法,也可以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方法。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测验信度的影响因素v影响测验信度因素主要有:v测验长度、测验的难度、测验内容的同质性、被试者差异、评分的客观性v此外,被试的主观态度、测验内容取样是否恰当、施测情境是否良好、测验时间是否充裕等,也都会影响测验的信度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4、效度分析 v效度是指测验的准确性,即测验能够测量所要测量特性的程度包括: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实证效度(又称效标关联效度,用测验分数与效度标准之间的相关系数表示效度标准是根据经验选用的某一个标准测验 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Evaluation only.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