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docx
14页三元锂电池行业分析一、 锂离子电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从全球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311GWh,同比增长115%其中,排名TOP10企业合计装机286GWh,占比92%宁德时代、LG新能源和松下为行业前三,分别装机量为99.6GWh、61.3GWh、36.3GWh,市场占比32.02%、19.70%、11.67%从国内市场来看,2021年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装机合计分别为114.6GWh、128.9GWh和142.5GWh,占总装机量的比例分别为74.2%、83.4%和92.3%,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高其中,亿纬锂能2021年国内装机2.92GWh,同比增长147%,占总装机比例1.9%,同比持平二、 中国锂离子电池进出口现状从锂离子电池进出口贸易来看,我国是全球重要出口国,出口大于进口据统计,2021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为34.3亿只,出口金额达到284.3亿美元据工信部数据,2022年1-2月,我国锂电出口贸易稳步增长,全国出口总额达到357亿元自2015年以来,我国锂电池出口均价持续提升从2015年的4.3美元/个提升至2021年的8.3美元/个。
从出口地区分布来看,目前,我国锂电池出口金额最高的地区是美国,2021年,出口至美国的锂离子电池金额为49.7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17.50%德国、韩国、越南以及中国香港紧随其后,出口额占比分别为12.28%、10.56%、8.92%和8.01%三、 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分析在国家各种支持政策的刺激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将超过140亿瓦时左右,再加上电动自行车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2015年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将超过250亿元,IT用锂离子电池市场约为640亿元,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市场为30亿元,2015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品销售收入估计约920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28%以上由于动力电池需求的快速扩大,导致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等材料产能不足,从2015年第三季度开始,材料价格飞速上涨电池产品涨价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国家各种支持政策的刺激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将超过140亿瓦时左右,再加上电动自行车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2015年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将超过250亿元,IT用锂离子电池市场约为640亿元,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市场为30亿元,预计2015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品销售收入将超过920亿元,同比2014年将增长28%以上。
由于动力电池需求的快速扩大,导致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等材料产能不足,从2015年第三季度开始,材料价格飞速上涨电池产品涨价的呼声日益高涨锂离子电池自1991年由日本索尼首次商业化以来,市场规模从无到有,先后超越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其他二次电池,发展成为仅次于铅酸电池的第二大二次电池产品锂离子电池通过性能优势,和快速下滑的价格,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而需求增长直接导致行业产能扩张、制造成本下降,又反过来刺激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锂电池需求重心正处于由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小电池市场向电动交通工具的动力电池市场转移的发展阶段,同时工业和储能市场也开始启动其中电动交通工具以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为代表,工业和储能市场主要以移动通信基站电源市场为代表电动交通工具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未来5年电动汽车市场对锂电池需求爆发在电动自行车市场,随着性价比提升,锂电池已开始规模化替代铅酸电池,2014年电动自行车市场使用锂电池的新品占比在20%左右,据预测,2020年占比将达95%以上电动汽车市场是未来5年锂电池市场规模增长的最大动力,2014年电动汽车对锂电池的需求量占锂电池总需求量的比重由2011年的6.6%迅速提升至16.7%,成为仅次于智能的锂电池第二大细分市场,据专家预测,2016年将以2071万kWh的需求量和22%的市场份额成为最大细分市场,2020年将以31.4%的市场份额超越整个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届时需求总量将超过6200万kWh,CAGR约32%。
移动通信网络由3G向4G甚至5G方向发展,要求在人口密集地区高密度建设大量小微型移动通信基站,锂电池成为此类基站电源的最佳选择,未来几年锂电池在基站电源市场的应用有望高速发展同时,为降低电动汽车的售价,日产、特斯拉、通用汽车、三菱汽车、戴姆勒-奔驰、比亚迪等知名车企已纷纷尝试将车载电池扩产或回收二次利用,开发家庭储能市场,以降低车载电池的价格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是二次电池技术中能量密度最高、综合性能最好的电池,其市场份额自诞生之日起便逐年提升与其他充电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电压、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锂离子电池已经占据了、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类产品电池的主要市场,未来随着锂电生产工艺和电池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将占据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等领域的主要市场2016年中国锂电池的产量达到78.42亿只,同比增长40%各类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可统一分为极片制作、电芯组装、电芯激活检测和电池封装四个工序段极片制作工艺包括搅拌、涂布、辊压、分切、制片、极耳成型等工序,是锂离子电池制造的基础,对极片制造设备的性能、精度、稳定性、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能等有着很高的要求;电芯组装工艺主要包括卷绕或叠片、电芯预封装、注电解液等工序,对精度、效率、一致性要求很高;电芯激活检测工艺主要包括电芯化成、分容检测等;电池封装工艺包括对构成电池组的单体电池进行测试、分类、串并联组合,以及对组装后的电池组性能、可靠性测试。
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复杂,不同型号的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不同,甚至同一型号但不同的电池生产商所用生产工艺也不同国外企业单一设备精度高,价格昂贵目前,日本和韩国的锂电设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相对于国内研发起步早,设备精度高、自动化程度较高、性能优越、技术更加成熟,价格也相对价高企业分工精细,基本上都是从事单一设备的研发制造,如国外生产锂电卷绕设备的企业主要有日本皆藤、CKD以及韩国的Koem;生产涂布设备的企业主要有东芝、富士、东丽、平野;生产分条设备的企业主要有日本的西村等四、 下游需求旺盛推动离子电池行业市场发展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的下游应用仍在不断丰富中在动力电池应用领域,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愈发明朗,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渗透率不断提升,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迅速提升五、 锂离子电池行业中国市场从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全行业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先进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324GWh,同比增长106%2022年1-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出货量超过82GWh。
从锂离子电池产量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为232.6亿只,同比增长22.4%,2022年1-3月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58.5亿只,同比增长14.5%从下游出货量结构来看,动力电池占比最高据工信部数据,我国2021年锂离子出货量中,消费、动力、储能型锂电产量分别为72GWh、220GWh、32GWh,分别同比增长18%、165%、146%2022年1-2月,储能电池出货量超过9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约30GWh从动力电池市场来看,根据电池联盟数据,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219.7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125.4GWh,占总产量57.1%,同比累计增长262.9%;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54.5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79.8GWh,占总装车量51.7%,同比累计增长227.4%六、 全球锂电池产业竞争格局自1991年全球第一只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由日本索尼推向市场以来,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已走到其第25个年头经过20多年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从无到有,先后超越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其他二次电池而发展成为仅次于铅酸电池的第二大二次电池产品。
从1990年至2012年间,锂离子电池产量从0.5万kWh(1990年还处在试应用阶段)快速发展到3233.47万kWh(注:与国内统计的数据有所不同),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9%,仅次于铅酸电池的3.26亿kWh2000年之前10年的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0.8%,之后10年为年均27.1%从2010年至2015年,比传统功能更耗电的智能以及平板电脑、电动汽车等新兴市场的崛起,推动了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市场普及到201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量快速发展到7921.7万kWh,是2010年的3倍多在全球经济总体处于低谷徘徊的情况下,如此高速增长尤为难得七、 锂电池行业成本仍有下降空间降低成本是电动汽车对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提出的另一需求电动汽车的造价成本一般比传统燃油车高而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成本占比在40%左右,动力电池成本的降低对整车降本贡献最大而且锂离子电池成本下降空间一直存在自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以来,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呈现急速下降趋势根据BloombergNEF数据,2019年全球动力锂离子电池包价格在156美元/kWh,预计到2024年降至93美元/kWh,到2030年进一步降至61美元/kWh。
锂离子电池的失效分为性能失效与安全性失效性能失效指锂电池容量衰减、循环寿命短、倍率性能差、一致性差、易自放电、高低温性能衰减等安全性失效包括热失控、胀气、漏液、析锂、短路等失效的内因较为复杂,电芯四大材料皆存在失效导火索动力锂电池的失效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有效解决电池热失效问题主要方法为:1)使用阻燃添加剂防止有机电解液燃烧;2)开发不易燃的固态电解质近年来,锂电池不仅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类电子产品、储能领域,而且受工业智能化、信息化、民用便利化以及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快速发展带动,应用场景日趋丰富、产品质量持续提升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324GWh,同比增长126.57%同时,我国锂电池行业创新持续加速,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产品能量密度陆续取得突破,预计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将达到489GWh从应用领域来看,我国锂电池主要分为动力型锂电池、消费型锂电池和储能型锂电池三大类,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笔记本电脑、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数码相机和储能等众多下游领域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2021年受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锂电池市场中动力型锂电池产量最大,为220GWh,占比达到68%。
2021年,虽然全球经济依然受到了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但一方面,国内新能源终端市场增长超预期,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量超过350万辆,同比增幅达到159.5%,带动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另一方面,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高增长,带动国内部分头部电池企业出口规模提升因此,我国动力型锂电池产量呈高增长态势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型锂电池产量达到220GWh,同比增长175.0%,预计2022年我国动力型锂电池产量将达到306GWh在可穿戴设备、电子烟、无人机、服务机器人、电动工具等新兴市场快速增长背景下,消费型锂电池需求呈较快增长态势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消费型锂电池产量达到72GWh预计随着5G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未来锂电池在消费相关领域将释放更大的市场空间,带来更多发展机遇,预计2022年我国消费型锂电池产量将达到122GWh在风电、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与5G基站建设加快的背景下,储能锂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