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专论文格式范文模板.doc
11页大专论文格式范文模板 下面是的关于大专论文格式范文模板,欢送阅读参考 1. 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 2论文由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论文正文和参考文献组成 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二)”;三级标题“3.” 3.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均为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行距1.25cm 4.正文: (1) 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2) 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为多倍,1.25 (3) 一级标题格式:一级标题:序号为“一、”,小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4) 二标题序号为“(一)”,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5)三级标题:序号为“1.”,起首空两格,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 (6) 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一样,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 假设独占行,那么末尾不使用标点,否那么,标题后必须加句号 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7) 注释 (根据需要):正文中需注释的地方可在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②……”(即插入脚注),并在该页底部脚注处对应注号续写注文。
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 注释的格式要求: A、著作: [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局部起止页 B、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局部起止页 C、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局部起止页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五号宋体加粗;内容五号宋体;单起页 参考文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设计(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3篇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6.页码:从正文起排,页面底端居中 论文题目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均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 一、论文写作根本要求 (一)写作过程一般包括选题,搜集、研究资料,拟定提纲,论文初稿、定稿等阶段。
(二)论文要求观点正确,构造合理,层次清楚,论据充实,语句通顺,并能运用所学理论联络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三)论文须独立完成(考生本人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也不可代替),假设发现抄袭或请人代写者都将作不合格论处 二、论文标准 (一)论文用字、与打印 一律使用简化汉字,全部打印清楚,少量中、英文无法打印的文字符号可允许手写,但须明晰整洁 正文采用5号宋体,摘要、关键词和正文小标题采用5号黑体 文字软件原那么上要求采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论文应双面复印 (二)页边距 页边距设置采取以下方式:上边距:2.5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5 cm;装订线:0.5cm (三)论文用纸 用纸一律为 A4复印纸 (四)字间距和行间距 1.字间距:统一用标准字间距 2.行间距:统一用1.5倍行距 (五)论文页码 页码打印在页面底端居中位置 (六)论文字数 一般要求3000—5000字左右 (七)论文装订顺序 顺序依次为封面、论文摘要、正文、结论、致谢、引文注释、参考文献 三、论文的封面、论文摘要的标准 (一)封面 封面按统一下发的款式自己打印。
论文题目字数一般应在25字以内 (二)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约100—300字左右,摘要一般包括:论文目的和重要性;完成了哪些工作;获得的主要结论 论文应突出理论与实际结合点,用句精练概括,并有本论文的关键词3~5个,关键词应从《汉语主题词表》中摘选,当《汉语主题词表》的词缺乏以反映主题,可由作者设计关键词,但须加注 四、论文正文的标准 正文是一个逻辑严密、阐述准确、构造合理、内容充实的整体,包括研究背景、主体研究内容及过程、结论等局部 作者可视详细研究分为假设干局部 全文应与参考文献严密结合,重点阐述作者本人的独立研究工作和个人见解 参考或引用了别人的学术成果或学术观点,必须给出参考文献或引文注释,严禁抄袭、占有别人的成果 (一)正文的层次格式 正文各级标题顺序如下:第一级:一、二、三……第二级:(一)(二)(三)……第三级:1、2、3……第四级:(1)(2)(3)……第一级、第三级数码后用顿号,第二、第四级数码后不加任何符号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论文研究背景是整个论文的根底,背景及意义的内容和要求为: 1、须清楚、严谨地阐述国内外关于本研究领域的开展现状、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2、应阐述本研究与现实的联络; 3、应明确阐述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4、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三)论文的主体研究内容 本内容是学术论文的主体局部,包括论点、论据、论证,是作者研究成果的表现,在整个论文中占极重要地位 (四)结论 结论要求简明扼要、实事求是地概括全部论文所得的假设干重要结果,着重介绍考生本人独立研究和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并指出需进一步完善之处 (五)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直接有奉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谢辞应诚恳、实事求是,致谢中还应感谢提供研究经费及实验装置的基金会或企业等单位和个人 (六)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1、引文注释采用篇后注方式,在文章中使用“注1”、“注2”等,在文末按顺序依次加以注释; 2、参考文献一般应是作者亲自参考过的对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应间接使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3、引用别人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成果,必须列在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中; 4、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的书写顺序为:如著作类:著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如期刊类:作者、论文名、刊名、出版地、出版者、卷号或期号、起止页码 一、原因分析 1.抵触情绪 近年来,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发生了一系列平安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得化学这一门学科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负面印象,人们谈化学色变,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化学是一门存在平安隐患的学科。
化学各分支学科的知识体系庞大、繁杂,题海浩瀚,高职学生不免会对化学产生畏惧、厌烦的心理 在药学、检验和护理专业中,由于护理专业以女生居多,局部学生更是产生了抵触情绪,只满足于课程考核过关,不愿意去理解化学实验的相关平安知识,锻炼自己的实验操作才能 2.学生个体差异 高职学生大多数是异地就学,全国各地,各地的教育程度不同,实验课程的开设情况不同,学生承受实验教育和训练的程度不同,造成入学后掌握化学实验平安知识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这一点在新生群体中表达得尤为明显 3.高职院校校课程体系缺乏对化学平安知识的系统培训 在高职化学课程中,一般不单独开设实验课程,往往将其作为辅助性技能训练穿插在理论课程之中 由于课时限制,在实验课程编排中,老师更注重实验内容的完成和主要操作技能的培训,并不系统讲授化学实验平安知识,只在实验的详细施行过程中针对每次实验的详细工程和潜在危险有针对性地做提醒和示教 采用此方式向学生传授化学实验平安知识是零散、不全面、不连接的,因此学生掌握的效果较差 当学生在进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惊慌失措,不能及时联想、调用过去所学及时处理。
4.化学实验平安知识占课程考核比例低 在传统的课程考核和评价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更加注重理论课程的考核,对实验课程的考核在课程总评中所占比例较低,约为10%~20%,其中对于化学实验的平安知识考核更是少之又少 缺乏过程性考核和评价是造成高职学生化学平安知识匮乏的原因 二、对策 1.深化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加强实验考核过程性评价 为了让高职医学类专业学生增强化学平安意识、丰富平安知识,高职院校老师可根据化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目的,进展实验课程改革,力求够用、实用,将化学实验平安知识的学习纳入课程体系,将化学实验平安知识的考核评价纳入实验考核范畴 对于高职新生采用系统培训的方法教授化学实验平安知识,对于老生在稳固知识的根底上定期强化平安意识 在实验考核的过程中,从实验态度、实验习惯、遵守实验室规章、实验操作标准程度、仪器使用纯熟程度、平安设备的摆放地点和使用方法的掌握、实验完毕后的清洁工作、完成实验报告、课后反思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进步考核结果在总评中所占比例 2.激发兴趣,进步学生的平安意识 化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更是和生活实际严密相连的科学 老师应结合学校其他部门的力量,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例如:减少课程讲堂讲授、笔试这种传统的且容易使学消费生反感的教学考察形式,多邀请国内专家进院校开设化学实验平安知识讲座;与院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结合举办化学实验平安知识和技能竞赛,给予优胜学生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利用学校的微博、网站、等公众平台和推送相关化学平安知识;定期和院校保卫部门开展化学实验事故平安演习 3.建立一支高程度老师队伍 德高为范,身正为师,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消费生影响 高等职业学院要重视老师队伍的建立,对理论和实验老师定期培训,从药品管理、实验准备、实验标准、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等各方面进展强化训练 适当增加实验辅带老师的数量,进步师生比,消除主带老师和实验老师在实验课程中无法照顾每一位学生情况的现象 大专毕业论文范文二:企业思想政治创新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在新的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理论观念、方法方式、手段形式上创新,为构建和谐企业发挥作用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考虑;探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企业管理体制深入变革、利益格局深入变动,一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事物也纷至沓来,企业员工的思想也出现了深入变化,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针对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怎样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在坚持和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根底上,进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含量,进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观念、方式方法、手段形式的科学性,使它可以经得起理论的检验,可以为职工群众所承受,为构建和谐企业发挥积极作用,正是学习理论科学开展观所要解决的问题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