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年级小学语文素材-白居易逐字稿 部编版.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学无****5
  • 文档编号:186798643
  • 上传时间:2021-07-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4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性情少年郎-白居易 安史之乱后,大唐的诗坛已经没有人了,李白、杜甫、王维都去世了,万马齐喑就在这个时候,公元772年,有一个人横空出世,白居易这一年,河南出生了两个大诗人,另外一个叫刘禹锡当年16岁的白居易来到长安,当时拜到大学士顾况的门下,顾况一看白居易这名字,心想起得挺狂啊,就调侃他:“长安米贵,居之不易白居易不慌不忙拿出自己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个顾况一看啊,这个小伙子能写出这么好的诗,立马改口说,你这么有才,以后在哪儿都能吃得开,不仅是能在长安居住当年16岁的白居易凭借一首诗在长安一战成名! 但是呢,白居易还是跟父母居住在安徽宿州,没有住在长安十几岁的白居易情窦初开了,爱上了一个邻家姑娘,一个安徽姑娘叫做湘灵就跟红楼梦一开始,贾宝玉见林黛玉一样,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非常的喜欢,就写下了一首诗:聘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他非常的喜欢这个姑娘,但是呢,白居易的母亲不同意这门亲事,因为这个湘灵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儿,过去婚姻是讲究门第的,要门当户对。

      就棒打鸳鸯要拆散他们白居易非常思念湘灵,当时写了一首诗,最后一句是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这首诗是跟后来的长恨歌里边的一句非常的像 公元800年,白居易29岁,在长安考中了进士,当时三千人参加,录取了十七个,而且是最年起的一个他非常高兴,在大雁塔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春风得意,雁塔提名公元806年,白居易到了西安周至县,当了一名县尉有一年五月份,他在农忙时节去地里,看到很多老百姓正在干活,这时候有一个妇女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在地下捡拾麦穗,白居易就问怎么回事儿啊?她就说,原来是家里的这个田,粮食都交税了,后来呢,要捡麦穗来充饥当是白居易看到这个场景,非常非常的难过,他就写下了《观刈麦》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又有一年的冬天,白居易看到了一个在大雪天佝偻着身体,正在卖炭的一个老人,结果碰到了宫中来的差役,就把这些炭以非常低贱的价格收走了,白居易当是写下了《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观刈麦和卖炭翁这两个都是不朽的文学作品,两首有名的讽喻诗,表现了白居易对当是时代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那时候的底层人民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同样806年,白居易跟一些朋友在周至的仙游寺玩耍,他们听说仙游寺过去有一个爱情故事,秦穆公女儿弄玉和萧史,又联想到当年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感情,这时候是806年,距离公元756年杨玉环在马嵬坡被镒死已经整整过去了50年,他们这些朋友就劝白居易写一首诗来纪念这个事,唐代历史上最伟大的一篇长篇叙事诗《长恨歌》诞生了!120句,840个字,李白的蜀道难也只有294个字他写杨玉环的美貌得宠: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暖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写马嵬坡唐玄宗那种无奈: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当时这杨玉环非常凄惨的在马嵬坡被镒死了,过了几年李隆基回到长安,他已经不再是皇帝了,已经变成垂垂老矣的太上皇,物是人非: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杨玉环已经不在了,又去找杨玉环这个魂魄: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找到了杨玉环的魂魄,在长恨歌末尾,白居易认为,有一种情感能够打破生死界限存在:临别殷勤常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的这个长恨歌,不仅是对50年前大唐盛世的一种怀念,他表面上是在写李隆基和杨玉环,实际上写的谁?是他和湘灵的这段感情。

      因为这一年白居易已经35岁了,写长恨歌这一年,他还没有结婚,心里有一个心结,还在思念他的初恋,所以说人世间最大的遗憾是两个人明明相爱,但是因为各种的原因,没办法在一起过去李隆基和杨玉环是因为生死离别,白居易和湘灵是因为家庭门第我们今天小伙子小姑娘喜欢会因为买不了车、没有房、经济问题但是白居易用一曲长恨歌讲将这种有缘无分的爱情给写了出来长恨歌注定万年不朽两年后,37岁的白居易结婚了如了母亲的意,娶的是一个比白家门第还高的杨氏女子,弘农杨氏,两个人感情还是可以,有一首是就是说白居易开始吐槽新婚妻子每天早上爱睡懒觉,其实这种家庭磕磕碰碰都不算什么,但是一场大的灾难在等待着白居易 公元815年,44岁的白居易收到了双重打击第一个是他的好朋友叫武元衡是当朝宰相,在上班的路上遇刺了,白居易非常着急,上书要缉拿凶手,这个是他越位了,因为他不是谏官,上书是由谏官来做的再加上他之前很多的讽喻诗得罪了当朝一些权贵,于是动了龙颜,他就被贬了贬到了江西九江,这一年白居易44岁了,任江州司马,没想到他到了江州上任的时候,你猜他遇到了谁?湘灵!在江边遇到了湘灵,白居易44岁,湘灵40岁,是一个老姑娘了,还没有结婚,湘灵父亲领着她一路沿江边卖唱,两人一见面,抱头痛哭,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后来湘灵就被他的父亲给领走了,这次见面时他们这一生最后一次见面,是诀别。

      第二年的秋天,同样是在浔阳江头,白居易送客人,“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时候他突然听到有琵琶声,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过去搭讪,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开始自述起了身世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注意蛤蟆陵应该是谐音,陕西话是西安碑林东边的下马陵,“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通过琵琶女自述,白居易想起了他自己,想他自己16岁在长安一诗成名,29岁大雁塔塔下题名,春风得意所以两个陌生人就好像商量好了一般,在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碰面了,我们说千金易得,知音难觅,白居易遇见了另外一个失意的自己其实我们想想,人生怎么可能都是顺利的呢?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失意的时候,那么就在这个时候,人有时候很坚强又很脆弱,有时候一句话击中你柔弱的内心,你就会泪流满面当时琵琶女的自述让白居易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也感谢白居易的《琵琶行》它让我们每个人在人生失意甚至落魄的时候,读一读琵琶行有一种情感,在前年之前,有人将这种情感一语道破没几年白居易被调回了长安,且在公元822年调到江南区了,时任杭州刺史江南的美景让白居易流连忘返,他过得还是不错的,从诗能看出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看到了夕阳照在水面上一道残阳铺在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还可以跟朋友在一起喝酒,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两年后,白居易又被调到了苏州,今天的苏州从七里山塘街到虎丘是可以坐船到的,这一段水路就是当年白居易在苏州当刺史的时候修的有机会可以区苏州感受一下这个船,在公元827年,白居易已经56岁了,他迁居到了河南洛阳,这个时候,他的人生信条也发生了变化我们说大多人从独善其身再到兼济天下白居易是反着来的,他是从兼济天下,再到独善其身 白居易的私生活是比较浪漫的,他家里养了很多的歌伎,最有名的是两个,一个叫樊素,一个叫小蛮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你看啊,这一句化就概括了我们今天对女性的审美我们说这个女孩长得漂亮,说樱桃小口,没有说哪个姑娘血盆大口长得好看的;小蛮腰指的就是小蛮的腰,就是我们之前比较流行的A4腰樊素和小蛮是白居易最喜欢的两个歌伎但是到60多岁的时候,白居易得了中风,身体有问题,他就想把这个一匹骑了多年的马、包括这个歌伎都送走,让她们改嫁当时这个樊素就说了一段话,他说啊“这匹老马你已经骑了五年,妾身呢也已经服侍了您十年,我们都是有感情的,马之将走,其鸣也哀素之将去,其言也苦”,所以说她非常的无奈,她们也不愿意离去。

      而白居易这个人呐,他的这个爱是真挚的,为什么呢?我们说爱一个人,是应该去为她着想而并不是占为己有白居易当时是想让这些人让这些歌伎走,但是又舍不得她们,就在这个过程中,他写了一首诗“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半醉温;明日放归归去后,时间应不要春风”后来这两个歌伎还是改嫁了,还是离开了白居易在公元846年,75岁的白居易走完了他的一生在唐朝除了86岁的贺知章,就是白居易最长寿他葬在了洛阳香山他又叫香山居士在白园的墓前,有很多日本人过来立的石碑白居易在日本影响很大,并不低于李白杜甫因为他写的诗首先通俗易懂,说他很多事写完先去拿给老太太读,他们读得懂再去发表,而且呢,具有真情实感,还有那个场景所以说在日本白居易粉丝很多,上到日本天皇贵族,下到普通文人老百姓,都是他的粉丝有一块碑上写的“白居易,您是日本文化的恩人啊”这个评价太高了已经,包括日本的《源氏物语》中,很多都是直接饮用白居易他的诗词,在75岁白居易去世之后,当时唐皇帝宣宗李枕亲自写诗悼念,皇帝悼念臣子,几乎没有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