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淮北市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1页安徽省淮北市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中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读图完成3~4题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填序号)A.① B.② C.③ D.④4.四个国家中,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填序号) 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C A2. 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地带的是( )A.冰原带 B.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C.干旱的沙漠地区 D.亚寒带针叶林带参考答案:B3. 该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问题13.乙图中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范围(T)是( )A.1200米<H<1500米 3℃<T<4.8℃B.1000米<H<1300米 3℃<T<4.8℃C.1500米<H<1800米 6℃<T<7.8℃D.1200米<H<1500米 6℃<T<7.8℃14.按照甲图中的大坝设计(大坝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从坝顶到坝底)分别约为( )A.50米 200米 B.500米 150米C.500米 100米 D.50米 100米15.关于图甲、图乙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参考答案:13.A 14.C 15.D4. 广西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林木蓄积量明显增加,森林覆盖率接近60%;同时木材加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3. 广西木材加工业迅速发展的区位条件不包括A. 森林资丰富 B. 劳动力充足 C. 科技力量雄厚 D. 市场需求量大14. 由此判断,在广西木材加工厂附近集聚的产业可能是A. 钢铁 B. 炼铝 C. 电子 D. 造纸参考答案:13. C 14. D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的主要因素,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工业的特点和当地的地理条件,熟悉广西省的地理特征13. 广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低,科技水平落后,但是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劳动力充足,对木材需求量大,选择C14. 木材是造纸的原料,围绕木材加工厂附近,可以利用木材加工厂的废料造纸;钢铁、炼铝、电子与木材关系不大,选择D5.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6.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参考答案:5.A 6.B6. 从2010年起,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制作了红叶观赏指数(黄栌等植物叶片变红的比例越大,指数越高,它是确定最佳观赏区的依据),每天向社会公布。
下表是2012年依据红叶观赏指数预报的部分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日期最佳观赏区10月17日海拔400米以上山区10月31日海拔200米以上山区11月10日全市6.影响红叶观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是A. 降水 B. 地形 C. 风 D. 气温7.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将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的是A. 新疆喀纳斯 B. 吉林红叶谷 C. 南京栖霞山 D. 广东石门谷参考答案:6.D 7.C试题分析:6.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红叶最佳观赏区由10月17日海拔400米以上山区逐渐增大到10月31日 海拔200米以上山区,在扩大到11月10日 全市,可以得出影响红叶观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形,故答案选A7.红叶现象出现逐渐由海拔高的地方向海拔低地方推移,由纬度高的地方向纬度低的地方推移,所以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南京栖霞山将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而广东石门谷由于纬度更低,出现的时间会更晚一些,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7. 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方针是 A. 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B. 以抗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C. 以救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D. 以灾后重建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参考答案:A8. 湿地的共同特点是 ( )A 地表常年有水 B 地表经常有水 C地表常年有水或地表经常有水 D地表无水参考答案:C9. 读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形洲位置示意图,回答关于三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时间上不一致 B.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C.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三地植被类型相同参考答案:C10. 发展旅游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A.保护旅游区的地理环境 B.注意交通安全C.注意保持体力 D.注重人文景观的建设参考答案:A11. 当黄赤交角:A.O时世界各地四季分明 B.30时温带将与中纬度的范围相一致C.45时温带和热带的面积相等 D.90时地球上将不发生极昼现象。
参考答案:B12. 在环境管理中具有双重身份的是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非政府环保组织参考答案:C13. 甘肃省酒泉市的瓜洲,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因风能丰富被称为“世界风库”近几年,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了打造“风电三峡”工程阶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 甘肃酒泉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该地区①身居内陆,温差大 ②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③狭管效应,风力加大 ④多草原,缺乏风力屏障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13. 甘肃酒泉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有利于A. 解决甘肃能源缺乏状况 B. 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资源C. 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 D. 发挥甘肃劳动力丰富优势参考答案:12. D 13. B12. 甘肃酒泉的瓜州深居内陆,温差大,风力较大,①正确,靠近冬季风源地,②错误;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加大,③正确;多戈壁,植被稀少,④错误14.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读下图完成33~34题33.中国赤潮发生的“特定环境”之一是A.江河入海口附近水域 B.较开放水域 C.内海水域 D.降水较少水域34.关于2001~2007年间中国四大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渤海海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B.黄海海域每年发生的次数均为最少 C.南海海域发生的次数变化幅度最小 D.东海海域发生最频繁但年际间有波动参考答案:A D15.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回答13-17题13.甲、乙两地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季风气候 B.广泛分布红壤C.河流结冰期长 D.耕地多为旱地14.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15.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河流流向 B.纬度位置 C.盛行风向 D.海陆位置16.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C.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17.北京、西安、上海三大城市A.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都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C.都位于河流沿岸 D.都是以某种矿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参考答案:13.A 14.B 15.B 16.D 17.C16. 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 a 是使空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图中 b 是使风力偏转的地面摩擦力 ③图中 c 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图中 c 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参考答案:C读图可知,a垂直于等压线,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①对;b与风向相反,表示摩擦力,会减小风速,但不能使风力偏转,②错;c位于风向右侧,与风向垂直,表示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会使风向向右偏转,③错、④对。
选C点睛】影响风的三种力作用力方向大小对风的影响风速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赤道为零不影响风速大小北半球使风向右偏,南半球使风向左偏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使风速减小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总是与等压线斜交17.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参考答案:A18. 洞庭湖地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移民的生产安置方式不合理的是A.由种田改为发展水产养殖业 B.全部迁入大城市,加速城市化C.兴修水利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D.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参考答案:B19. 据报道,位于以色列的死海西岸,近年水位以平均每年一米的速度下降死海不死”的说法的确已经受到了现实的严峻考验下图是“死海沿海废弃的水上游乐设施”及“死海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 近年来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原因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 全球变暖加剧,蒸发量加大 B. 下游大量引水,入湖径流量增多C. 地壳运动,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 围湖造田规模不断扩大14. 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对以色列产生的影响可能有A. 影响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B. 对河流的调节能力下降C.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 D. 周边地区地下水位抬升参考答案:13. A 14. A【13题详解】全球变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