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5年版本).pdf

12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207988
  • 上传时间:2018-08-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47.24KB
  • / 1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 年版本)目录 第 1 课爱满天《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 《红旗颂》教学设计《卢沟谣》教学设计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学设计《只怕不抵抗》教学设计 第 2 课美妙童音 《猜调》教学设计 《木偶的步态舞》教学设计《摇船调》教学设计 《一只鸟仔》教学设计第 3 课我们的朋友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荫中鸟》教学设计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柳树姑娘》教学设计 第 4 课春天的歌《杨柳青》教学设计 《嘀哩嘀哩》教学设计《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设计《春》教学设计 第 5 课音乐会 《船歌》教学设计《我是小音乐家》教学设计 《嘹亮歌声》教学设计第 6 课牧童之歌《小放牛》教学设计 《孤独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剪羊毛》教学设计《小小羊儿要回家》教学设计 第 7 课老师您好《我爱米兰》教学设计《飞来的花瓣》教学设计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学设计《甜甜的秘密》教学设计 第 8 课家乡赞歌 《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教学设计《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教学设计《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学设计2 第 1 课爱满天《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材分析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歌曲的音调、 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 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 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第一部分 是一个复乐段 第一、三乐句 ( 各 4 小节) 相同句中运用八分休止和切分的节奏,旋律作分解和弦进行,轻盈活跃,富有生气第二、四乐句除句末终止不同外,其余也均相同由于旋律作级进,节奏连贯,显得亲切柔和这一部分刻画了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形象,并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真切感情第二部分 句幅扩展 ( 每乐句为 8 小节) ,节奏骤然展开, 旋律跌宕起伏, 气息宽广,大、小调式的对比 ( 第一乐句的后 4 小节属于小调性质 ),使音乐的色彩更为丰富歌曲这一部分感情激荡欢畅, 这是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 温暖的阳光下,少年儿童为友谊、 为祖国而纵情放歌 末尾的 4 小节采用了第一部分中连贯的上行旋律的音调并加扩充,攀升至歌曲的最高音,将歌曲推向高潮第三部分 这里节奏明快有力, 具有进行曲风格, 揭示了歌曲的主题——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在歌声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亿万人民在十月的阳光下坚定豪迈、胜利前进的步伐歌曲的尾声采用三个声部的和弦连接,和谐、明净,预示了祖国美好的前景。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做好歌片 (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3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 ?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 [1] ,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 [2] ,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 、 “雨”的含义?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二、教学小结教学反思:在聆听合唱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时,很多同学能在第一遍聆听时,随音乐表演,比如“拉着我的手,拉着你的手,祖国和我们一走”,孩子们就会自然的手拉手,这首歌曲的旋律明朗,节奏第一段欢快,第二段抒情,具有当代流行歌曲的气息,符合当代少年儿童活力、向上的气息,在二次聆听时,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为曲掉3 画图形谱, 2 班的孩子虽然之前纪律一般,但竟然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能认真听如何画,最后都能把图形谱画的很好,而且个个有创意,有的画上脚丫, 有的画丰收的苹果, 有的画太阳等, 孩子的优点真的需要我们慢慢发现。

      《红旗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教学难点: 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4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全体四个阶级对党的向心之意, 受党的全面的领导2. 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1.释义: “颂”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2. 聆听引子部分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曲调?(2)师生讨论。

      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嘹亮设计意图: 引子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庄严辉煌,为接下来主题的出现作好铺垫)3 .聆听红旗主题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2)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赞颂、深情的)3)介绍创作背景师:这样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会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呢?作曲家吕其明从小浴血战火,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吕其明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夜不成寐地创作出了这首红旗的颂歌4)再听一遍,老师随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5)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用“啊”哼唱“红旗主题”设计意图: 深情舒展宽广的红旗主题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用情绪感染学生,借助具有歌颂性质的“啊“的发音哼唱主题,进一步感受、体验主题创作背景的介绍不是以理性的方式出现, 而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 作为激发学生情绪、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一个环节 )5 4.略听第二主题1)师: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个艰难的战争年代?让音乐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吧2)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主题音乐,结合战争浮雕图片,想象音乐表现的艰苦的战争年代设计意图: 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 所以在聆听时进行详略取舍,这第二主题就是处理成略听的部分, 不作展开,只是用来深化对音乐形象的理解)5.聆听行进主题。

      1)导语:革命是这样的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音乐告诉我们2)听行进主题听后交流:战士们没有退缩,一直在坚定、自信地前进3)再听行进主题设问:这段旋律前面出现过吗?(聆听后交流)(4)师:同样的旋律, 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教师分别演唱红旗主题和行进主题, 引导学生比较发现: 速度变化了,节奏变化了,加入了附点节奏教师小结:同样的旋律,速度变了,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了5)复听“行进主题”,学生做行进动作,感受音乐的坚定自信设计意图: 行进主题更适合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特点,所以我采用动作感受法欣赏这一主题 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想象音乐形象, 用动作体验音乐动律,再通过对比法深入引导学生发现音乐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欣赏能力)5.聆听“红旗主题”再现1)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迎来了中国的解放,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共和国的蓝天上我们的人民意气奋发,我们的军队坚强如钢图片:天安门阅兵式)2)聆听“红旗主题“的再现听后提问:你觉得重复的是哪个主题?(红旗主题,即第一主题)再听,有什么变化?复听生答:情绪更高涨了三、完整欣赏《红旗颂》(1)设问: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 ,听的过程中可以哼唱,可以动起来。

      并注意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2)聆听《红旗颂》,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6 (3)听后交流教学反思:《红旗颂》是一首单乐章的管弦乐曲,作于1965 年,同年 5 月在“上海之春”音乐周作为开幕式首演乐曲气势宏伟、旋律优美,结构严密、配器精细,音响丰富却又通俗易懂, 是我国管弦乐曲中的精品 学生对这首乐曲的旋律非常熟悉,因为在很多朗诵时他们就是以这首曲子作为背景音乐,但是真正对这首乐曲的背景和所表达的内容还是不太了解,所以在给学生上这节课的时候, 整节课以围绕欣赏管弦乐作品 《红旗颂》为主导,通过分段欣赏 ,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以提问、讨论等形式感受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意境,在对作品初步理解的基础之上,又以创作、表演等形式来演译该音乐作品,更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还有部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学习,所以在课下应该多加强这些学生的教育,给他们多讲道理, 让他们也能够融入到音乐课的学习当中,提高音乐课当中学生的参与率《卢沟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当今时代,创作歌曲不少, 但是写给孩子的歌不多 既动听又具有历史意义的歌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选择了《卢沟谣》这首歌,来作为合唱曲目。

      这首童声合唱《卢沟谣》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来说,都让人倍感清新流畅《卢沟谣》只有八句话, 没有豪言壮语和空洞的口号, 而是用简单、 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作词者李明圣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小童谣、大历史,小焦点、大主题,小语言、大情怀《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 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 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 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二、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 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了解卢沟桥事变,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2. 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四拍长音,反复记号7 3. 过程目标 :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且歌唱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 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能够唱得悠扬流畅教学难点:合唱部分在本首歌曲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三度。

      曲调清新、悠扬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5到高一个八度的 5,音准对于儿童来说比较难把握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谱五、教学过程一、音乐知识复习节拍练习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打开你的音乐宝库,试着拍一拍老师给出的这段节奏: X X X ―∣X X X ―∣XX XX X X∣ X ――― ‖(1、学生试拍 2、指生拍掌声鼓励)同学们拍的都很正确,谁能告诉大家这段节奏的拍号?(四四拍)很好,那老师圈出的这个节奏是几拍?(四拍,试拍读)四四拍的节奏中经常出现这种四拍的长音,无论在拍、读还是唱的时候我们都要注意把时值唱准确看来大家的音乐宝库中积累了很多的?珍宝?,希望今天的音乐之旅能更加充实你的宝库二、学习新歌1、初听感受同学们,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座桥,它一边是历史的崎岖,一边是和平的坦途八百年风雨迷障,积淀了沧桑绘制庄严它就是?卢沟桥?(观看《卢沟桥》歌曲视频)好听吗?()2、按节奏读歌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卢沟谣》(板书)首先让我们跟随音乐的节拍,把歌词读一下随音乐按节奏读歌词, 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