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沙快速通道工程三标段冠梁施工方案.doc
8页郑州市京广路沙口路快速通道工程Ⅲ标段冠梁施工方案一、设计依据及遵循的规范规程1.1 设计依据(1)郑州市京广路-沙口路快速通道工程第三标段【郑航北路-新甫东街】施工图设计合同(2)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市京广路-沙口路快速通道工程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意见(3)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京广路-沙口路快速通道第三设计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0 年 3 月(4)京广路-沙口路快速通道第三标段基坑工程设计专家评审意见1.2 遵循的规范与规程(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京广路沙口路快速通道工程第三标段(张巍寨路口南91m~代庄南街南 225m),工程起点 K1+484.808,终点 K1+797.808,全长 313 米。
隧道主体采用钢筋砼双孔祥含结构,箱涵宽度 28.4m,基坑开挖宽度 29.24m,隧道中心线两侧施工用地红线距中心线各 26.5m三、基坑技术指标3.1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开挖深度大于 7.5m 区段为一级,开挖深度不大于 7.5m 区段为二级3.2 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一级区:1.1;二级区:1.0四、工程地质水文条件4.1 地质条件: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 层:杂质土,含灰渣、碎砖屑等生活及建筑垃圾厚度0.40~4.80m,平均厚度 1.10m2 层:粉土,褐黄色,稍湿,稍密~中密,干强度低该层在场地内局部缺失厚度 0.50~2.50m,平均厚度 1.42m3 层:粉质粘土,褐黄色、浅灰黄色,坚硬~硬塑,干强度中等,在场地内局部缺失厚度 0.80~3.40m,平均厚度 1.64m3-1 层:粉砂,褐黄色,稍湿,稍密~ 中密,在场地内局部缺失厚度 0.60~2.00m,平均厚度 1.11m4 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硬可塑,干强度低,在场地内局部缺失厚度 0.60~4.30m,平均厚度 1.78m4-1 层:粉土,黄褐色,稍湿,中密,干强度低,在场地内局部缺失。
厚度 0.90~3.60m,平均厚度 1.80m5 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干强度中等,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 0.50~3.90m,平均厚度 1.94m6 层:粉砂,黄褐色,湿,密实,厚度 0.40~7.40m,平均厚度2.43m7 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可塑,干强度中等,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 0.80~5.80m,平均厚度 3.50m7-1 层:粉土,黄褐色,湿,密实,干强度低,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厚度 0.70~4.10m,平均厚度 2.64m8 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干强度中等,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 8.70~13.50m,平均厚度 10.83m4.2 地下水岩土工程勘测揭示的地下水位埋深为 20.9~25.1m,历史最高水位埋深为 15.0m;无承压水故,基坑开挖范围内可不考虑地下水的降水设计问题五、冠梁施工方案5.1 施工准备5.1.1 施工劳动力配备劳动力 95 人:打桩工 15 人,钢筋工 35 人,砌筑工 10 人,模板工 10 人,其他工种 25 人,5.1.2 施工材料准备5.1.2.1 混凝土(1)冠梁:C30 混凝土(2)垫层:C15 混凝土5.1.2.2 钢筋:HPB235,HRB3355.1.2.3 水泥:P.042.5 级水泥5.1.2.4 焊条:T42x 型5.1.2.5 模板:1.5cm*122cm*244cm 优质竹胶板。
5.1.3 施工设备准备 230 挖掘机一台,60 挖掘机一台,30 铲车一台,150 闪光对焊机 2 台,钢筋加工机械弯曲机 1 台,切断机 1 台,电焊机 14 台,25t吊车 1 台5.2 冠梁施工方案5.2.1 冠梁施工工艺流程图钢筋制作钢筋检测预埋锚杆钢管商品混凝土运输养 护绑扎冠梁钢筋拆 模灌注混凝土立 模测量放线凿桩头、整平桩顶清洗、调直桩顶钢筋人工开挖土方5.2.2 施工方案(1)测量放样测量人员根据设计,精确放出桩位中心线、由桩位中心线引出冠梁轴线,并将其引至冠梁基坑范围以外,放出基坑边线,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开挖2)基坑开挖根据地质条件,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并配合人工修整的方法进行开挖过程中随时测量基底标高及平面位置,避免超挖挖至冠梁底设计标高以上 20cm 后,用人工开挖至冠梁底标高并找平,宽度大于冠梁平面尺寸 60cm~100cm. 如基底产生积水,采用集中排水法排至坑外,四周设排水沟,利用潜水泵抽水3)凿桩头基坑开挖完毕后,凿除桩头松散混凝土,以便保证桩头质量本工艺采用空压机、风镐破碎,严禁使用破碎锤,当破碎位置距离设计标高为 5cm 时,剩余部分采用人工凿除。
桩头要求平整,周边不允许破坏,可在凿除前在桩头标高位置人工先凿出一条沟槽4)垫层施工桩头处理完毕后,待桩身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下部工序的施工桩头破除至设计桩顶标高,将基底整平并夯实,然后铺设 M7.5 砂浆垫层,起到找平和作为底模的作用5)钢筋工程①混凝土垫层具有一定强度后,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在垫层上放出冠梁边线②受力钢筋统一由钢筋场地加工,因此钢筋原材的质量能够得到妥善的控制加工后的半成品用拖车运送到施工现场,对于暂时不用的钢筋,必须坚持上盖下垫的防锈措施,钢筋距地面保证 50cm 以上的高度为了控制钢筋骨架的外观质量,绑扎时必须先挂线,做到横平竖直垫块采用符合强度要求的塑料垫块,并定期对垫块质量进行抽查③钢筋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尺寸下料、成型钢筋骨架成型后,对其规格、数量、间距、尺寸、标高、保护层厚度、焊接质量等进行检查,确保符合图纸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焊接要满足规范对焊缝高度、长度的要求,注意错开布置接头,严禁焊接时咬伤主筋钢筋骨架绑扎应牢固,扎丝按梅花形布置钢筋绑扎完毕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钢筋绑扎检验项目见下表6)模板安装(1) 冠梁模板采用 1.5cm×122cm×244cm 优质竹胶板,竹胶板加 5cm×10cm 方木背带,间距 20cm。
2)模板两侧用 φ12 钢筋拉杆垫钢管对拉,拉杆外套φ15mmPVC 管,PVC 管与模板用密封胶密封,保证不漏浆模板保证不胀模、不跑模外侧用钢管加固,加斜撑,保证模板的整体稳定性,模板的垂直度、几何尺寸、平整度均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安装模板时,拼缝中间夹双面胶,保证不漏浆模板安装完成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模板的安装质量经质检员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模板检验项目见下表7)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合站用运输车运至浇筑地点配合溜槽进行浇筑,浇筑采用水平分层的浇筑方式,注意分层厚度,每层厚度不大于 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按排式布点,布点间距不得超过振捣棒有效振捣半径的 1.5 倍表面振捣器移位间距,应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 100㎜左右振捣过程随时掌握振捣时间与距离,防止过振和漏振情况发生振捣按混凝土泛浆、表面平坦、无气泡冒出、混凝土面不再下沉为振捣密实的标志进行控制,混凝土捣实后 1.5 到 24h 之内,不得受到振动振捣过程中注意振捣棒和模板的距离,防止振捣棒碰撞模板影响外观质量。
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观察模板的位置,防止出现跑模、涨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浇筑完成后混凝土人工收面,保证表面平整、光滑试验人员应在拌和站及现场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坍落度,同时做好混凝土试块,并同条件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表面覆盖及洒水养生,拆模后也应立即采用麻袋覆盖及洒水养生混凝土浇筑完毕七天内要保证混凝土面处于湿润状态,以免产生裂缝等外观缺陷5.3 冠梁施工质量控制标准5.3.1 钢筋绑扎要求如下表所示:项 次 项 目 要 求1 主筋间距与设计位置偏差(拼装后检查) ±10mm2 箍筋间距偏差 ±10mm3 钢筋保护层与设计位置偏差值 ±5mm4 钢筋骨架尺寸长 ±10mm5 钢筋骨架尺寸高、宽 ±5mm5.3.2 模板支立允许偏差如下表:项次 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1 模板标高 ±15 钢尺测量2 内部尺寸 ±30 模板相邻两板面高低差 23模板表面平整 5用 100cm 水平尺4 板面局部不平 1.0 钢尺量5.3.3 冠梁允许偏差: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方法1 混凝土强度 (Mpa) 在合格标 准内 2 尺 寸(mm) ±30 用尺量:长、宽、高各 检查 3 处3 顶面高程(mm) ±20 用水准仪:检查 5 处4 轴线偏位(mm) 15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检查纵、横向各 2 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