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音乐教育.doc
12页用歌唱开启幼儿的音乐之门______"幼儿园歌唱活动"讲座一、关于歌唱活动1、歌曲歌曲是用音乐的方式演唱出来的一种文学幼儿园歌曲的几种由来:成人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歌曲〔潘振声——<春天在哪里>、<好妈妈>"一分钱";汪爱丽——"大猫小猫";"小熊过桥"李晋媛——"小蚂蚁"〕;传统的童谣〔"丢手绢""小老鼠"〕;儿童们自己创作的或即兴创作的歌谣〔由"小青蛙"即兴创作的"小波哪里去了"〕2、歌唱表演形式独唱:一个人独立地歌唱或单独歌唱齐唱: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人在一起整齐地演唱完全一样的曲调和歌词接唱:包括个人对个人的接唱和小组对小组的接唱等常见的形式是半句接唱或一句接唱举例:"欢乐颂""这是小兵",这些歌曲多以一句或半句描述一种事物形象对唱:包括个人对个人、小组对小组、个人对小组〔或集体〕之间的问答式的歌唱举例:"谁会飞",一问一答的形式领唱齐唱:一个人或几个人演唱歌曲中比拟主要的局部,集体演唱歌曲中配合的局部举例:"捉泥鳅",表现交流照应前半局部领唱,后半局部齐唱轮唱:两个小组〔声部〕一先一后按一定间隔开场演唱同一首歌曲举例:"小星星"、"金孔雀"合唱:包括一个声部用哼鸣的方式演唱旋律,另一个声部按一样节奏朗读歌词;举例:"欢乐颂"——一声部:蓝天高高,白云飘飘,太阳公公在微笑。
二声部:唔——;一个声部演唱歌词,另一个声部用一样的旋律唱衬词;举例:"柳树姑娘"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在第一个声部休止或延长除演唱填充式的词曲;举例:"跷跷板""柳树姑娘"一个声部唱歌词,另外一个声部演唱固定音型式的词曲或延长音,举例:"卖报歌"歌表演:一边唱歌、一边做身体动作表演这些身体动作表演可以是有明确节奏的举例:"头发肩膀膝盖脚",也可以是没有明确节奏的,举例:"我是只小小鸟"可以是表现歌词内容的"蝴蝶花";也可以是表现歌曲情绪的"摇篮曲"或仅仅是表现*种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的举例"幸福拍手歌";可以是空间移动的,也可以是在原地站着或坐着做的"小鸭小鸡";可以是手脚配合或全身配合来做的,也可以仅仅只是用手或者脚甚至其他*个单一的身体部位来做"小小蛋儿把门开"1、 歌唱的简单知识技能(1) 正确的歌唱姿势包括:身体正直、两眼平视、两肩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坐着唱歌时不将椅子坐满,不靠在椅背上等2) 正确的发声方法包括:下巴自然放松、嘴巴自然张开、自然地向前发音,既不司仪叫喊,也不刻意控制音量等3) 正确的呼吸方法包括:自然呼吸、均匀用气、吸气时不耸肩、一般不在句子中间换气等4) 正确演唱的技能包括:注意先准确地区分、理解和形成清晰地印象〔音响表象〕,然后在熟练掌握的根底上轻松自如地演唱。
举例:"你的眼睛里有个我"(5) 自然、恰当表达的技能包括:自然舒适地歌唱,有理解、有感情地歌唱,自然、恰当地运用声音表情、面部表情及身体动作表情,不做作举例:"办家家"——"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后局部声音变大,拖长有感情地歌唱主要是指:在内心已经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的根底上,运用咬字、吐字、气息断链变化以及速度、力度变化等演唱技巧进展歌唱举例:"小红帽"——"我就一脚把它踹开〞力度增强,速度稍快,停顿干净6) 正确、默契的合作技能包括:注意倾听自己和他人的歌声,一起歌唱时不使自己的歌声突出,轮流歌唱时准确与其他人或其他声部和谐衔接举例:"哈哈镜"——倾听两声部的声音,及时调整2、 歌唱活动材料的选择歌词的选择(1) 内容与文字具有童趣并易于记忆和理解歌词构造应是简单重复,举例:"两只老虎"——12句重复,34句重复,56句重复,78句重复"我是一个小鼓手"——开头和结尾重复,中间局部不一样2) 歌词内容应富于爱、富于美、富于想象、富于教益(3) 歌词形式与内容应适于用动作来表现曲调的选择(举例)(1) 音域较狭窄2-3岁:e—g3-4岁:d—a4-5岁:c—a5-6岁:c—c(2) 节奏较简单(3) 旋律较平稳(4) 构造较短小工整(5) 词曲关系较单纯二、现状问题:1、重记忆,轻感受。
教师常常把记住歌词和旋律列为主要教学目标,认为孩子会唱了,歌唱活动的目的就到达了歌曲是由旋律和歌词组合起来的,这样的组合带给人积极地审美体验而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是艺术的三大本质属性因此,教师应当首先关注歌曲带给人们的情绪体验是什么?比方:"云"抒发的是宁静、柔和之美;"颠倒歌"传递的是幽默之感2 、重机械学习,轻快乐游戏"教〞的痕迹显得突出,孩子的唱成为了"任务〞幼儿园常常运用"跟唱〞"教唱〞的方法在学习新歌曲,教师弹唱,幼儿跟着一起唱这样机械的学习孩子的快乐在哪里?在2004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一书中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歌唱活动领域目标〞提出:歌唱活动的首要目标是"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游戏是幼儿共同的语言快乐的源泉,教师巧妙地设计游戏,用这样的形式组织活动,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习得 3、重反复唱,轻细致听忽略"倾听的重要性,有时,我们教师基于急于向幼儿学会歌曲而放任幼儿"急躁〞任性地,"想当然〞地跟着唱的行为,忽略了幼儿静下心来"听〞的要求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歌唱的根底是强大而敏锐的听觉能力4、多齐唱方式,少多元方式在演唱形式方面,目前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多用"齐唱〞的方式,偶尔会用"接唱〞"对唱〞的形式,至于多声部"轮唱〞"伴唱〞的合唱就更少用到。
而运用过多种歌唱表演方式开展音乐活动的教师们一定能够会发现:这样的形式不仅丰富了歌曲本身,更能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深受幼儿喜爱5、重模仿学习,轻创造性表达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总目标第一条便是"开展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艺术表达能力〞但是在日常音乐活动中,教师常常采用让幼儿模仿跟唱的方式学习歌曲,其实,对歌曲做出处理后的创造性歌唱活动更能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启迪幼儿思维、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提到歌唱活动中幼儿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1〕创编新歌词〔2〕创编表演动作〔3〕处理歌曲的演唱表情和演唱形式〔4〕即兴歌唱说话在第一二方面我们有些尝试,在3、4方面做得较少因此,我们应从这四个方面着力探索创造性歌唱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表达的能力6、重教师教学行为,轻幼儿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较重视关注自身语言、组织方式,教具材料等,却很容易忽略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方式儿童的学习方式有承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之分,承受学习有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之分在歌唱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引发的是幼儿的哪一种学习方式?哪一种学习内容适合用那一种学习方式呢?这些都需要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深入活动中去关注、去记录、去研究。
三、行动探究看到了问题,我们再次阅读"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总目标〞与"歌唱活动领域目标〞,在歌唱活动中我们意识到将幼儿全面开展作为指导自己思考和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在行动上作出了一些尝试与改良,下面,针对以上六个问题,我将用四个教学活动案例来阐述我在歌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 案例一:游戏音乐,自然歌唱——中班新歌教学"摇篮"〔突破问题一:重记忆,轻感受、 突破问题二:重机械学习,轻快乐游戏〕〔请大家先听听这首歌曲〕歌曲分析:歌曲传递的是一种优美柔和的意境和爱的情感,节奏平稳连贯,工整而带有重复的构造,七度的音域,适合中班上期幼儿但学唱难点就在于两个方面:对于平稳节奏得把握;歌词内容稍多我通过以下四个步骤进展活动:〔1〕运用游戏带着幼儿感受歌曲情绪、意境每一个孩子都曾被妈妈摇着入睡过,因此首先,我请每一个幼儿抱一个洋娃娃玩摇摇篮的游戏孩子们听着音乐,都像妈妈一样哄着自己的宝宝入睡,孩子一下子就被带入了情境,感受歌曲的意境并不难之后,我请幼儿与同伴交换自己的宝宝玩第二次、找一种自己喜欢的玩具为替代物第三次玩这个游戏,我发现,幼儿不管是望着洋娃娃,还是望着自己的选择的其它玩具,眼神里流露出浓浓的爱意,动作轻轻的很温柔。
完全走入了歌曲的情感中有的孩子四拍摇一下,有的两拍摇一下,也有的一拍摇一下〔2〕运用游戏带着幼儿感受歌曲节奏特点接着,我请个别孩子当宝宝,教师来当妈妈,分别用四拍、两拍、一拍一下来摇晃,让孩子感受体验"每四拍摇一下最舒服,摇快了不舒服〞从而感受乐曲连贯、缓慢的旋律特点游戏同时,孩子根本听清了歌词,通过提问"什么是摇篮〞幼儿答复"、大海、花园〞,我接着问"摇篮里有哪些宝宝,带着疑惑,幼儿继续仔细聆听这一次听完,孩子们都能答复了〔3〕游戏"娃娃睡着了〞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构造我让孩子们抱着自己的宝宝睡觉,当听到"星宝宝睡着了〞的时候,就把宝宝放到场地中间的彩虹伞做成的床上孩子们在每一段结尾时都同时放下"自己的宝宝〞这样孩子们不仅有了"段〞的概念,由于每一次"摇宝宝〞的时间长短一样,放宝宝的时候一致,幼儿非常容易的感受歌曲构造整齐的特点同时幼儿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进一步熟悉并记忆歌词〔4〕利用图谱搭建感知渠道,自然记忆学唱歌曲歌曲学习过程中,我在思考:怎么让记歌词不成为孩子的负担和障碍呢?于是我运用图示进一步来帮助孩子理解记忆歌词,根据歌词,一句一个图示,整齐完整的呈现整首歌词,引导幼儿除了听觉将视觉也调动起来,幼儿能直观形象的看见图画,就像直观形象的看见歌词一样,这样的方式减轻幼儿要迅速将歌词记忆于心的压力,幼儿在形象的图谱引导下,既调动了听觉听,又调动了视觉看,唱会新歌轻松了许多,也就自然唱得愉快。
启示:1.巧妙记忆, 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多种游戏方式巧妙地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柔和的意境、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感受歌曲构造------ 2、自然游戏活动"游戏性、自然性〞的特点,使孩子保持了愉快轻松的心情,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走进音乐的天地, 让活动从头至尾都处于歌曲的萦绕中, 游戏形式的运用,是孩子的歌唱轻松自然,水到渠成2、案例二:聆听,捕捉典型乐句——小班歌唱活动"问候歌"针对问题3:重反复唱,轻细致听〔请大家欣赏"问候歌"〕歌曲分析:这首歌四句歌词,歌词意义简单易懂,前三句非常整齐,最后一句有变化,但变化重复而有规律对于小班幼儿难度不大而且很明显,这首歌的特点就在于每一歌词的中间局部出现的重复音如果孩子能敏感地发现,并及时捕捉到,对这样典型的音一遍一遍倾听与摸拟那他们便是真正捕捉到了这支歌的特点,演唱就很容易对他们把握音乐要素及音乐能力的积累提供有力支持热身——集中注意首先,我们和孩子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拍手问候〞:伴随问候歌,孩子们跟随教师一起在每一句话重复音处拍手这一游戏一方面让孩子 觉得充满乐趣,每次拍手又必须集中注意力才能跟上教师同时,也与音乐的重复音建立了联系捕捉典型音。
反复的两三次游戏之后,教师将任务交给了孩子"捕捉典型音〞教师:我们发现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比起来,有一个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孩子:它老是"恩呀恩呀,恩呀恩呀〞的教师:真棒,那我们专门来听这些"恩呀恩呀,恩呀恩呀〞的地方,好吗?教师:把你的两手举起来,准备好,歌曲中只要一唱到"恩呀恩呀〞的地方,我们就拍拍手当孩子们集中注意力,专注的聆听后,我们发现捕捉这样的音并不难我们一遍一遍的在"恩呀恩呀〞处,变换动作,由"拍拍手——拍拍肩——挥挥手——转手腕……〞通过孩子在音乐中的亲身参与,他们会很自然的获得这样一些概念:1、这些"恩呀恩呀〞不是零乱而是有规律的2、这些"恩呀恩呀〞的出现在每句歌词的中间局部3、这些"恩呀恩呀〞的歌词节奏都是平稳的,一样的捕捉典型歌词教师再次提出任务,加深"倾听〞的难度教师:仔细听听,这些"恩呀恩呀〞的歌词终究是唱的什么?孩子:"听呀听呀……〞"心呀心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