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再别康桥》名师教学(2).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zussh****1496
  • 文档编号:272543073
  • 上传时间:2022-04-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8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再别康桥》名师教学(2)  《再别康桥》名师教学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六、小结本文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七,知识点训练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惟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3,识记训练:背诵本诗  八,作业  1,背诵课文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读后感  老一辈的文学家中,早逝的徐志摩尤其受青年朋友的喜爱特别是他的着名诗作《再别康桥》,使得他简直就是浪漫的化身但在我看来,《再别康桥》除了“那美丽动听的音节和诗人飘逸,洒脱的翩翩风度”之外,一个“再”字或许更能让我们有所了解  在《再别康桥》之前,徐志摩曾写过多篇关于康桥的诗作及散文。

      在1922年,他第一次离开康桥时曾写下了长诗《康桥再会吧》,后又曾写过《康桥西野暮色》,《康桥晚照即景》等诗,及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康桥给志摩的印象及影响都是很深刻的他是要从罗素才到英国的,用他的话讲是“想跟这位二十世纪的福禄泰尔认真念一点书去他的“书”没念成,因为罗素叫康桥给除名了,但他却留在了伦敦,后又到了康桥徐志摩在康桥最初的日子应该说是有些寂寞的,同居几间小屋的张幼仪业已成为他的前妻,而且他“他在康桥还只是个陌生人,谁都不认识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徐志摩曾这样写到“单独是一个耐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现的第一条件他发现了什么?他发现了康桥他又曾这样表述“说实话,我连我的本乡都没有什么了解,康桥,我要算是相当有交情的康桥对徐的印象如此之深,更何况又是一位在“单独”时一起相处的朋友这便难怪他不止一次的写到康桥,再一点,康桥对于他人生的成长的帮助也是巨大的他一再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得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见,康桥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便是他前几次写康桥的感情由来:对康桥的留恋,对往昔的怀念是主要的感情  然而,《再别康桥》却不是完全相同的背景或单纯的感情。

      《再别康桥》是徐在1925年故地重游的归国途中,于11月6日在轮船上写成的,在徐志摩的书信卷上看到致陆小曼的信(1928年10月4日在船上写)曾提到过要去印度的“为还几年来的一个心愿,在老头升天之前再见他(指泰戈尔)一次”,然后回沪如若当时徐真的先去了印度,后回的国,则《再别康桥》应该是在从印度回上海的途中在轮船上所作在这封信中,徐还曾写到“乘眉,我想你极了,一离马赛,就觉得归心似箭,恨不能一脚就往回赶由于思念,他是非常想念陆,并急切地想回国的,那么他又怎么会写出《再别康桥》这样深情难抑,洒脱而又缠绵的佳作呢?其实也不是难以理解的,正是对康桥留恋,怀念和对眉的思念这些矛盾的心里,使得徐对康桥的“告别”深情又不至缠绵,留恋又不失洒脱像是一滴若即若离琼浆,想告别却粘着你的心于是,才会有“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他的这一次重游不似往昔那般地沉醉,留连,于是便有几分轻松与洒脱可是,毕竟如前面所讲,康桥给徐的记忆是最深刻的于是想要告别,往事就会如陈酒香气回肠,激荡心扉徐便是如此,往日康桥的一幕幕情景再现眼前:金柳,青荇,潭水,三个意象表现了作者对康桥的眷恋对这份眷恋的加重升华,应该说是从第五节“寻梦——”开始,而正是那潭水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勾起了他对当年的旧梦,那些缠绵的“宿愿”和“理想”的记忆。

      景色依旧,人事全非,诗人想再寻旧欢,注定是不可能的事于是“不能放歌”“只好沉默”此时此刻“沉默”的不是“今晚的康桥”,是作者自己诗人已完全陷入对往昔生活的甜蜜回忆之中当作者醒来,再次明白他是在告别,使得诗的结尾便带上几分苦涩,怅惘和难言的情怀于是,这最后的“挥袖”便带了几分无奈进去,诗人不愿带走一片云彩,那云彩想来便是那些梦,诗人可能只是想把它永远地珍藏在心中(也许包括那些和泰戈尔一起的日子)  这首诗的美,当然不只在诗人那份细腻的感情上,在艺术形式上,音乐的美和建筑的美皆融其中,这大约是好多人喜欢的原因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