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乳腺X线表现.ppt
31页正常乳腺的钼靶X线表现,学习要点:,本节应了解、熟悉、掌握的知识要点: 1.掌握乳腺正常X线表现 2.正常乳腺的分型正常乳腺影像学表现包括正常乳头、皮肤、皮下脂肪与乳腺组织的影像表现乳腺组织的正常影像表现变化很大因为,乳腺组织影由乳腺腺体、导管及它们之间的结缔组织共同形成,影像表现取决于腺体、导管和结缔组织的含量与比例三者又受年龄、营养状态及月经、妊娠、哺乳等生理时期的影响因此,正确识别乳腺的正常影像表现对发现病变、诊断乳腺疾病都非常重要正常乳腺的钼靶x线表现,乳腺钼靶x线片的观察应从浅向深逐层进行乳房呈圆锥形,顶端为乳头,基底紧贴胸壁,表面为乳房皮肤,向下依次为皮下脂肪、乳腺组织、乳后脂肪、胸大肌及腋前淋巴结1.乳头及乳晕,乳头位于乳房顶端乳晕中心,呈突起状,密度均匀,顶端因有乳腺导管开口而不光滑,可有小切迹少数因发育状况不同乳头可扁平或内陷一般双侧乳头中等大小、对称,青春期与未生育者乳头较小,也有乳头发育巨大或特小的,偶见乳头大小不对称乳晕是乳房皮肤较为特殊的区域,位于乳头基底周围,较其他部分皮肤厚,厚度约1~5mm2.皮肤,乳房皮肤呈一弧线状中等密度影厚度均匀约0.5~2mm乳房后下方临近胸壁皮肤反褶处较厚。
乳房皮肤局限性增厚或变薄均为病理性要确定局部皮肤有无病理性增厚,应与对侧同部位的乳房皮肤进行比较皮肤增厚:,皮肤增厚、乳头内陷:,3.皮下脂肪层,此层介于皮肤与浅筋膜浅层之间,呈低密度透亮影皮下脂肪层的厚度因人而异青春期与未婚未育者较薄,肥胖者较厚约10mm左右绝经期乳腺组织萎缩,皮下脂肪与乳腺组织间脂肪影混为一体不能分辨皮下脂肪的比较:,4.悬吊韧带( Cooper韧带):,因人而异发育差者,X线片上见不到Cooper韧带阴影,或在皮下脂肪层内见到纤细阴影,前端指向乳头方向发育好者, Cooper韧带表现为狭长的三角形阴影,基底位于浅层上,尖端指向乳头方向炎症、肿瘤侵犯时Cooper’s 韧带影增厚,皮下脂肪结构不清5.乳导管正常乳腺有15—20支乳导管,开口于乳头,以放射状,向乳腺深部走行,止于腺泡在X线片上多能见到大导管 6.血管X线片上在乳腺上部的皮下脂肪层多能见到静脉阴影一般左右两侧大致等粗动脉不易显示,尤其在致密型乳腺中;而在绝经期乳腺易见,尤其动脉壁钙化时,清楚可见动脉影的形态、走行如双乳血管影不对称,尤其是一侧明显增粗,预示血运丰富,往往提示急性炎症或恶性病变存在双侧静脉影均增粗、迂曲,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迂曲增粗的异常血管:,7.乳腺组织,乳腺组织位于浅筋膜浅层与深层之间钼靶X线片上,乳腺组织影实际上是乳腺小叶(腺体)、乳腺导管及其间结缔组织共同形成的影像多呈片状、结节状或团状中等密度,其间夹杂数量不等的低密度脂肪影片状、结节状或团状乳腺组织影边缘模糊,一般于外上象限分布较多双侧乳腺组织的量、分布基本对称,少数正常人双侧乳腺组织数量不等、分布不对称单侧乳腺病变是导致乳腺组织不对称的重要原因影像因素:,女性乳腺组织的形态与含量随不同的年龄阶段、营养状态及月经、妊娠、哺乳等生理时期,有很大的变化 根据乳腺组织组成比例,对正常乳腺分型8.乳后脂肪,位于乳腺组织与胸大肌之间呈低密度透亮影,宽度因人而异,延至腋部乳腺癌侵犯胸壁时,乳后脂肪的透亮影可见密度增高或消失,胸大肌前缘毛糙不清乳后脂肪:,肿瘤侵犯胸壁,乳后脂肪结构紊乱:,9.腋前淋巴结,乳腺斜位片上可见腋前淋巴结影正常乳腺绝大多数见不到腋前淋巴结,极少数可见1~2枚淋巴结影,肾形、长椭圆形或小圆形,短径或直径小于1cm腋前淋巴结增大多见于乳腺癌、急慢性乳腺炎等腋前区偶可见片状或结节状乳腺组织影,为副乳乳腺癌腋下淋巴结受侵:,恶性淋巴瘤(NHL):,二、正常乳腺组织影像表现分型,乳腺正常分型:脂肪型(腺体成分≤ 25%)少量腺体型(25%75%),,此分型意义: 让临床医生对根据腺体组成对乳腺报告(BI-RADS标准乳腺报告)可信度有一个判断。
如为脂肪型和少量腺体型乳腺X线报告可信度应达到80%以上;如为致密型乳腺、X线检查准确率在30%左右如临床有明显症状或触及肿块应选择其它影像学(彩超、MRI等)检查脂肪型乳腺:,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致密型:,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