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docx
19页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马健永Summary: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立场,充分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想养料和理论精华,为人类的前途命运划定了时代新坐标,标注了历史新方位,也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它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主要表现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形成的动力和源泉;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原则;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深入探究并系统阐发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这一世界方案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蕴,而且是引领世界人民共同创造人类美好家园的必然要求Key: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人学:D616:A:1006-0448(2019)03-0005-09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政治范畴,也是我们党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对当今世界的大局和大势作出的科学展望党的十八大以来,系统阐发和深刻论证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使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升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政治方略。
它是我们党创造的一个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的国际战略思想,既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国际秩序观,又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国际交往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重大战略论断,并首次系统完备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就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地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主旨,将人的需要、人的利益和人的发展作为立论依据和主要的研究内容,处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想理论精华它所特有的、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既构成了我们把握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的逻辑主线,又为我们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跑线上,奋力开创人类发展的光明前景注入了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主要表现为:其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形成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其二,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其三,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形成的动力和源泉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既不是闭[门造车的凭空创造,也不是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对人民现实需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深刻洞悉和概括总结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社会生活方式它既植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又依赖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自觉完整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当代人类的迫切需求和发展愿望,而且有效地调整和解决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与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突出矛盾和失衡状态对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充分回应和关切广大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才能激发人民的无限潜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沿着科学光明的道路奔向美好的未来1.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逻辑出发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和多层次的综合体系它既包括物质生活层面的基本需要,又包括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和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活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
首先,在生存需要方面,人类命運共同体方略主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全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依靠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全人类的美好生活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和丰厚的经济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首先应该确立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东西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在密切关注并立足当前世界各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新需求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战略举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不可能脱离客观的物质基础和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更不可能跨越劳动人民的实践创造活动轻而易举地形成和确立起来否则,它就会像“水中月镜中花”一般蜕变为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具体运用与实践展开,又为我们推动形成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坚实保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充分满足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创造和累积起丰厚的物质财富,才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和巩固营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坚实的经济基础。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内涵和外延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与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深刻领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世界人民的本质需求与核心共识,才能真正做到从世界发展的全局与大势着眼,引领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朝着以以为本、开放包容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当前,民生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条件都在发生变化,过去有饭吃有学上、有房住是基本需求,现在人民群众有收入稳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改善、优美环境和洁净空气等更多层次的需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改善民生上,着力提高服务民生质量和效益,形成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体制架构,不断地为世界人民的生产,生活与工作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普惠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物质保障条件2.服务人民的享受需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重要价值准则在服务人民的享受需要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倡导将人民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自我享受与社会享受、价值享受与利益享受有机地统一起来,紧扣世界发展进步的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回应和关切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中实现社会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辩证统一体,它是由多个部分、要素和环节所构成的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而人的需要和动机便成为唤起和激发各个要素和环节的内在活力与生机的催化剂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享受需要的满足和实现,对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具有直接的决定性意义同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协调运作和探索实践也必须尊重和契合人民群众的享受需要,才能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化升级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系统、深刻地概括和总结了国内与国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更加强调对人民群众享受需求的规范、引导与服务,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高层次享受需求的质量与效益它在深入思考与缜密谋划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大逻辑的基础上,广泛地凝聚起世界各国人民在享受需求方面的普遍共识与核心诉求,积极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满足自身享受需要的新期待与新愿望,深刻地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战略部署这既彰显了对新时代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生活需求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规律的深刻洞悉,又反映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与发展趋向的科学把握,标志着世界人民在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的程度上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新水平和新境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充分发挥其连接世界各国人民的战略纽带作用,就必须以开拓和融通世界各国人民的享受需要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为此,必须主动瞄准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享受需求的新变化、新特征和新动向,积极探索构建能够有效带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进一步彰显人的享受需要的综合性、多元性和发展性特征,建立科学、完整的多元服务保障体系,提升社会的整体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使之真正契合现代人享受需求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和新规律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源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在共建共享人类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团结和凝聚世界人民的磅礴力量,共同谱写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以服务广大人民的享受需要为其基本的价值准则,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充满活力、人民生活幸福的美好世界蓝图3.实现人民的发展需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根本要求在实现人民的发展需要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倡导整合与协调人民内部的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人的充分发展、自由发展和均衡发展。
指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人、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5]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是在着眼于解决人的发展需求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它对于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的协调性与均衡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所倡导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战略安排都精准地把握住了当今时代制约全人类共同发展、全面发展的症结与要害,为实现全人类的充分发展、协调发展开出了一剂富有中国智慧和中国特色的良方与对策人的发展需要表现为人民对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迫切愿望和美好期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不能忽视和撇开人民的美好发展需求,也不能淡化和消解人民对个体成长与进步的合理愿望和价值诉求人的发展需要和美好愿景不仅仅意味着昂扬向上、生机蓬勃的辽阔的成长空间和理想的发展舞台,而且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建构有力地拓宽和深化了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领域与空间,并使人的发展水平向着形态更高级、模式更先进、内涵更丰富的方向稳步前进。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愿望,而且充分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发展需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世界人民传承文明与智慧、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而且是保障世界人民协调发展需求激发人民发展活力的全新战略安排它通过扶持、引导和带动人的全面发展,调动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建立起实现人人科学发展、人自由发展、人协调发展的高效的发展体制和机制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发展进步标明了科学的时代新坐标,它深深植根于世界人民的心底,并升华为全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崇高理想二尊重和保障人权: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原则人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享有的作为人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人权的主体是全人类,人权的内容必须反映和保障全人类的自由和平等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指出:“中国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多年来,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保障了人民发展权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
的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人权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紧密联系及其辩证统一规律,并主张以共同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将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人格尊严权和人身自由权等基本的人权协调统一起来尊重和保障人权既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又丰富了民主政治的内涵,夯实了世界各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