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反射弧及信息传递.ppt

47页
  • 卖家[上传人]:g****
  • 文档编号:53127825
  • 上传时间:2018-08-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56M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2节 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学习目标:【全章的重点★】 1.理解基本知识: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突触的结构和功能;脊髓的调节;条件反射;自主神经等 2.学会生理验证实验的基本方法关键问题】 答:通过神经冲动(生物电)在神经元上传导,通过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在神经中枢中整合信息,并快速传递到特定的效应器,以调节生命活动反射:,动物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信息)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反射弧,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膝跳反射 的 神经通路,叩击伸肌肌腱,伸肌内的感受器兴奋 传入神经由传入神经元的突起组成, 细胞体位于脊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内将感受器的电信号传向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起整合(分析综合)作用,并发出传出指令其范围有大有小,与活动的复杂性有关如调节呼吸的中枢在延髓、下丘脑、以至于大脑皮质等[仔细读图,神经中枢有3个!] 传出神经是由中枢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构成将中枢指令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向外周效应器 效应器产生效应(完成生理活动):伸肌伸缩,屈肌舒张(伸小腿)感受器: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感受体内外环境变化(刺激)的换能装置或结构(将刺激转换为电能)。

      有的是感觉神经末梢,有的是特化的细胞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感受器:感受刺激的换能结构,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动作电位)从外周(感受器)传向中枢,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某生理功能的神经细胞群 对刺激进行分析和综合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将神经冲动从中枢传向外周效应器:为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对中枢传来的冲动发生应答反射弧,据图分析:,,1.识图,说出有关结构的名称、功能和兴奋传导的过程 2.单个的神经元能独立完成反射活动吗?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几个神经元? 3.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吗? 4.如果有一根神经被剥离,如何判断其为传入还是传出神经? 5.如果反射弧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感觉和运动的状况如何?,在表中填写图中出现的下列结构的编号:,回顾:下面是排尿的神经调节过程示意图解请用图中号码回答下列个问题(1)控制排尿反射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中枢依次位于③、⑤ (2)尿意的产生在 ⑤ (3)在脑、脊髓中 ③损伤时,不能发生排尿反射(尿潴留); ④⑤损伤时,造成尿失禁。

      (4)副交感神经神经兴奋性占优势,促进膀胱排尿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是营养与代谢中心细胞核,,,树突——接收信息,产生兴奋,,轴突——传出信息,到达其它神经元或效应器,,髓鞘,,神经末梢,,纤维 神经,神经,思考:神经元、神经、 神经纤维三者的关系?,1.1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细胞(神经元) 接受信息,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1、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集合,★神经元的4个功能部位:胞体膜、树突膜——受体部位;感受器和突触后膜——获取信息,产生兴奋的部位;轴突——神经冲动传导的部位;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部位归纳:神经元,1.分类:按照功能,神经元分为:传入(感觉)神经元; 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 2.高度分化:属于不增殖细胞不能再进入细胞周期中】 3.形态:很多树突——使表面积大,便于广泛接受信息长的轴突——便于传导兴奋树突:接受信息,产生兴奋,把冲动传向细胞体突起轴突:把细胞体加工处理的冲动传离细胞体细胞体:是营养和代谢的中心,加工处理神经冲动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4.结构及其功能(与一般体细胞的异同点?) 说明:细胞体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核存在于细胞体内,神 经 元,5.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1)细胞核中,核仁明显(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2)细胞质中,含丰富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线粒体——为合成代谢、分泌递质(胞吐)、主动运输等供能 ▲高尔基体——形成大量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 ▲核糖体、内质网——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尤其是膜蛋白3)细胞膜功能更为特化,存在大量的离子通道、载体、递质的受体、酶等 膜蛋白 ★离子通道——控制特定离子的扩散,与膜电位的维持、变化和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载体蛋白——帮助K+的运进、Na+的运出等主动运输和协助葡萄糖的吸收等过程 ★递质受体——接受递质信号,进而引起细胞功能的变化,实现递质的调节作用 ★酶蛋白——催化特定的反应,如递质的分解等1.2 神经冲动的传导(以局部电流形式),静息(膜)电位,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内负外正K+大量外流定义: 特点: 原因:,,兴奋 (神经冲动),Na+大量内流概念: 特点: 原因:,受刺激的局部区域膜内外电位反转的过程内正外负神经冲动传导,生物电(局部电流),概念: 形式: 特点:,兴奋沿神经纤维推进的过程,双向性(体外),,静息时:K+外流→内负外正,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示体内正常神经元中),兴奋区Na+内流→内正外负→兴奋,兴奋的传导: 膜同一侧的兴奋区与周邻部位之间 存在电位差,膜两侧形成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不断推进(直到神经末梢),信息在神经元上以生物电的形式传导,1.神经冲动:神经纤维上传播的兴奋兴奋=神经冲动=冲动】神经冲动的发生以生物电为基础信息在神经元上以生物电的形式传导】 2.静息电位 (1)定义:神经元在静息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跨膜电位差又称K+平衡电位 (2)电位特征:内负外正 (3)形成机制:,①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 ②细胞内K+更容易扩散到细胞外,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少,内负外正 (静息电位),,,知识梳理:,※实验证据:将神经元置于不同浓度的K+或Na+溶液中,分别测定静息电位的值结果静息电位的大小(绝对值)与细胞外K+的浓度呈反比;而在不同浓度Na+溶液中的静息电位不变 (1)结果说明:静息电位大小取决于K+的跨膜浓度梯度,而与Na+无关 (2)尝试用曲线图表示实验结果(走势)3.兴奋时形成内正外负电位差的主要机制,①胞外Na+浓度高于胞内; ②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大,胞外Na+大量内流,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多,内正外负,注意:膜电位的正负仅表示膜内外电位的相对关系,而不是数学 意义上数值的大小,,,★细胞内外特殊离子环境的重要性: (1)有利于维持渗透平衡、电中性,并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2)神经冲动的发生以生物电为基础,而生物电又以细胞内外特殊的离子环境为基础特殊离子环境(胞内高钾、胞外高钠)是产生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并传导兴奋的前提 ★膜电位取决于离子的跨膜浓度梯度和细胞膜对不同离子通透性的不同局部电流,,,,比较:冲动传导与膜内外电流的方向,,4.兴奋在神经纤维 上的传导,[思考题]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电位 (2)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 性发生变化, 离子大量流向膜 ,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2中的 段 (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刺激后,请绘出膜电位变化与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曲线走势★神经电位的测量,●静息电位——可兴奋细胞(神经、肌肉和内分泌等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由于细胞内K+浓度大,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强,使K+外流(扩散)形成的细胞膜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静息时, K+扩散到胞外但由于K+被泵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因此当细胞内ATP供应不足时,主动运输减弱,细胞内K+会减少,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就会减小,导致静息电位变小。

      ●由于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都是跨膜的电位差,因此用微电极测量时两根微电极应置于同一位点的膜内和膜外①静息电位,刺激,,+ ++ + + + + +,― ― ― ― ― ― ― ―,+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②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受刺激时,由于细胞外Na+浓度大,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强,使Na+迅速内流(扩散)形成的细胞膜内正外负的电位反转;随后通过主动运输恢复静息电位③不用微电极,而用粗电极在神经表面记录(细胞外记录)的双相动作电位,■从膜外电位看,静息时 膜外正,兴奋时膜外负 因此动作电位的传导实际 上是膜外负电位的传导点区表示兴奋区自左向右 进行,经历ABC三阶段 M、N为引导电极,电流 计指针表示电流方向.,记录的双向动作 电位; 箭头表示对应于 ABC3阶段,●静息时,MN电位相等, 均为正, MN之间无电位差 ●动作电位到达M时,M负 而N正, MN间出现电位差 ●动作电位传到N时,M的 兴奋尚未过去, MN均为负, 电位相等,指针恢复零位 ●N兴奋而M不兴奋时, M正 N负, MN间又出现电位差 但和第一次电位差方向相反, 指针向右偏,曲线向下 ●兴奋离开N, MN电位相等。

      单相(A)和双相(BC)动作电位,涂黑部分表示兴奋区;阴影部分为神经干阻断部位 ●关于A:电极a置于完好部位,b置于被麻醉药阻断部位由于兴奋不能传到b点,b点不会兴奋,因此只出现向上的单相动作电位 ● B、C曲线的差别在哪里?【解题时要注意兴奋区长度】,,,↑,↑,09沪: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上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命题失误],,?,,,,,,,,09沪: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上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A B C D,C,,①,4.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特点: a.双向传导(体外)【但在整体内只沿一个方向传导,因为突触后膜不是神经纤维的膜 b.神经纤维之间互不干扰【因为:有髓鞘,起绝缘作用 c.不衰减(速度和振幅基本不变)【整个神经纤维都受到一次同样的电位波动】【即:相对不疲劳。

      这不同于肌肉和突触 d.生理完整性【切断 / 机械压力 / 冷冻 / 某些药品等,都会中断传导,只要影响局部电流1.存在于细胞外液的主要离子是A HCO3-和K+ B SO42-和PO43- C Cl-和Na+ D Cl-和K+ 2.人工增加神经元外K+的浓度,静息电位将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3.下列哪一种离子决定动作电位的最大值A K+ B Na+ C Ca2+ D K+和Na+ 4.关于同一个细胞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 动作电位可以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 有髓鞘的细胞传导的速度较快C 传导的机制是通过局部电流实现的D 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的距离增加而衰减 5.与神经纤维兴奋不具有相同意义的是A 冲动 B 神经冲动 C 动作电位 D 突触后电位 6.下列不属于主动转运的是A 静息电位的产生 B 细胞膜两侧离子的不均匀分布C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 兴奋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恢复,课堂训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