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休闲产业经营与管理.ppt
123页休闲产业经营与管理,,,休闲产业经营与管理,休闲产业经营与管理,01,第一模块 休闲产业与经济,,,,,,,01,,02,,03,如何理解休闲的含义,休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休闲产业及休闲经济,,重点 / 难点,休闲产业经营与管理,,问题:什么是休闲?,,,,一.何谓休闲 1.关于休闲的定义 (1)从时间角度定义休闲从时间的角度来考察休闲的涵义,通常是指生活中的这样一些时候——在这些时候,我们拥有相对多的自由,可以做想要做的事情换句话说休闲就是“自由时间”凯普兰(Kaplan,1960)发现,如果把休闲定义为“自由时间”,我们的社会中就存在四种不同形态的自由时间:“富有者持久而自愿的闲暇,失业者临时而无奈的空闲,雇员们定期而自愿的休假和伤残者长期的休养,以及老年人自愿的退休2)从社会活动的角度定义休闲休闲也可以被定义为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活动在古希腊,“休闲”schole这个词意为“不是在不得不做的压力下从事的严肃的活动”(Goodman,1965)从社会活动的角度定义休闲,意为“一系列在尽到职业、家庭与社会职责之后,让自由意志得以尽情发挥的事情,它可以是休息,可以是自娱,可以是非功利性的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也可以是对社团活动的主动参与。
Dumazedier,1960),,,(3)从生存方式或心态的角度定义休闲如果把休闲定义为一种生存状态,它就如亚里斯多德所言,是一种“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状态休闲作为一种优雅的生存状态,被赐予那些赞美生活的人于是,休闲常被用作形容人们从容、宁静、忘却时光流逝的状态另外,休闲并不仅是寻欢作乐,也是寻找生命的意义休闲也被定义为一种心态,很多心理学家用“心灵上的(Perceived)”自由或“驾驭自我的内在力量”来表达他们所理解的休闲心理学家纽林格(John Neulinger,1974)认为:“休闲感有,且只有一个判断,那便是心之自由感(Perceived freedom)只要一种行为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不受压抑的,那它就是休闲的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休闲是一种心理体验,一种精神状态,她包含了对获得快乐的自我表达总之,休闲是个人在工作和其他必要劳动之外的时间里进行的主要以物质和服务消费为主的活动,从而满足闲适、放松、愉悦、发展等身心状态的需要休闲: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心智上和精神上的态度脱离开正规业务时,能自由进行娱乐和工作的时间 不是为了增加财富和生计的活动,不受规定的、不附带义务的活动所发生的行为的时间,,,休闲是个人休闲时间和自由活动的总称: 1、时间特征:没有时间就无所谓休闲 2、活动特征:不仅需要心灵的状态,需要行动作为载体 3、自主特征:自主是一种生活能力,一种从事休闲活动的能力 4、价值特征:产生于内心的喜爱和追求,获得直觉上的价值感,感受生命的意义。
休闲的时代特征:现代社会形态中的休闲,普遍有闲的现代社会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阶段,更有其时代特性:①对个体而言,其实质是关注和关怀个体生命的存在质量——一种生命的状态、一种精神的态度,是每一个人“成为人”的过程②对社会而言,是社会公共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重要的一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促进人自身的和谐(身心、脑体、忙闲、张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的重要途径③对各级政府的管理而言,是标志国家的治理与调控从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科技手段、法制手段,向用文化引导和人文关怀的力量来推动社会的进步④对社会生产力而言,其实质是一种人的文化素养的投资和积累,她在文化进程中可以培养人的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使个体生命获得更强的创造力,且能让人的生命富有尊严和意义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活动几乎囊括了现代社会人们自由安排、享用闲暇时间的全部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而引起的所有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和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国家真正富裕的标志是劳动时间的减少,闲暇时间的增多二、休闲活动的分类(一)活动类别,(二)休闲活动层次,,,基准线,逃避单调 观看或被动性接受娱乐性节目、化解生活的烦闷、较缺乏积极性的参与(电影、电视、比赛),精神性的参与 经由欣赏而受到感动、心灵得以升华(欣赏音乐、艺术、大自然),积极性的参与 实际从事者、表演者、仿效者(音乐家、演员、艺术工作者、舞蹈、运动员),创造性 的参与,不知节制、过量从事有损或有害自我的活动(过度放纵、暴饮暴食、赌博、游荡),行为偏差 从事反社会的行为(蓄意损坏财产、伤害他人、破坏公物),犯罪 暴力行为 (谋杀、强暴、抢劫),观看者,感受者,表演者,创作者,三、休闲活动的时尚观,(一)公众的休闲观 (二)城市家庭休闲活动方式读书看电视;看光碟电影;玩游戏、外出旅游;逛街购物、健身;郊游(三)青少年休闲观和休闲活动,,休闲的作用: 第一,休闲是人类自由和快乐的源泉,它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第二,休闲具有经济效益、生理心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休闲具有象征性功能和认同功能思考题:参与休闲对于你有何现实意义?,,,2 休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一.休闲与闲暇 什么是闲暇?一般地,闲暇是指人们全部的生活时间减去必需的生存时间(吃饭、休息等)和必要的工作时间(上班、家务等)之后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时间是个人用来享受、娱乐、发展个性的时间,闲暇活动就是人们在闲暇时间内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马克思说:“闲暇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供自己发展的时间”、“为个人发展充分的生产力,因而也为社会发展充分的生产力创造广阔余地的时间”一般来说,生活节奏越快,人们就越感到忙碌,快乐水平就越低感觉自己最忙碌、烦恼最多的是处于30岁到55岁之间的年龄段,是全职职工和为人父母者,尤其是那些集全天工作、已婚和为人父母三者于一身的人,更会感到忙得不可开交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忙碌感和烦恼趋于下降闲暇是休闲的前提条件人的发展有赖于闲暇时间的增多,一个国家财富真正的标志是劳动时间的减少、闲暇时间的增加二、休闲与游憩“游憩中国网”认为:游憩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基于城市、乡村、景区、度假区四类空间基础上,进行的具有生态、文化、康体或游乐功能的,能够内在满足自我、外在实现休闲的活动的总和。
在闲暇时间内,在距离日常居住地较近距离的空间内进行的以放松身心,恢复体力和精力为目的的户外休闲活动,主要包括非竞技性的运动、娱乐、户外散步、游览、游戏等等为便于研究,本文所指的游憩活动包括在城市郊区停留24小时以上的活动三、休闲与旅游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概念: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目的进行的旅行活动统称为旅游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的技术性的统计定义:旅游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旅游目的包括六大类: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朝拜,其他四、游憩与旅游、休闲三者之间的关系:与“游憩”相比,“旅游”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离开熟悉的环境(居住地和工作地)而进行的活动,活动的最终目的可以是益智,可以是消遣,也可以是愉悦身心可以认为旅游是游憩的一种方式,旅游是在异地进行的游憩活动而“休闲”与“游憩”在基本内涵相似,两者有时很难区分而游憩活动更倾向于户外的活动,更着重于它的游玩、健身和放松心情的功能四、游憩与旅游、休闲三者之间的关系:①在空间上,游憩不包括在居所内进行的活动,活动主要在户外距离居所一定距离的场所开展;而休闲则包括在居所内进行的活动,活动可同时在室内和户外开展;旅游是指离开居住地或工作地进行的活动,可以认为是在异地进行的游憩活动。
四、游憩与旅游、休闲三者之间的关系:②在时间上,在闲暇时间内开展的活动都可以认为是休闲;游憩更多的是指不过夜(即不超过 24 小时)的娱乐活动;而旅游多是指人们在目的地过夜的休闲行为③在目的上,游憩、旅游、休闲活动都是以获得愉悦而不是经济报酬为目的3 休闲产业包含哪些?,,,,一、休闲产业: 休闲产业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发端于欧美,19世纪中叶初露端倪进入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休闲相关的产业便逐渐的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休闲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对于刺激消费、扩大就业、拉动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的与精神的)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休闲产业一般涉及到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项目、设施、设备、维修等)、影视、交通、旅行社、导游、纪念品、餐饮业、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休闲产业不仅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而且也为人的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保障二、休闲经济:一般认为,休闲经济是以人的休闲消费、休闲心理、休闲行为、休闲需求为考察对象,以满足人的个性、多样性、多元性发展为目的,以在“生产系统”同“生活世界”之间充当媒介为途径,研究人类休闲行为和经济现象之间互动规律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
一)休闲经济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新领域,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必然 1.休闲经济首先是建筑于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普遍的“有闲”和“有钱”构成了它的物质基础,休闲经济必然应运而生;2.传统经济学在学科范围内对整个社会普遍有闲与有钱的消费行为的阐释已显得力不从心;,,,3.经济学需要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回归;4.休闲经济要考察的不仅是物,而重要的是人,包括人的休闲动机、休闲心理、休闲模式、非物质形态休闲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等二)休闲经济的产业特征1、品种多2、受众广3、文化性(精神状态、文化体系)4、个性化,,,三、休闲产业发展意义 1、缓解我国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2、创作更多的就业机会 3、调节国民地区收入 4、促进我国与国际接轨,,,四、休闲产业发展预测1、市场化2、个性化3、规模化4、可持续发展的理念5、全球化,,,五、休闲产业链的整合 1、内部整合:提高产品质量——合理进行产品布局——规模化效应2、外部整合:观念整合——信息整合——人才整合——环境整合,,,案例分析:国内外休闲经济发展概况 (参考教材18页),,,第二模块 休闲消费行为分析,,,,第二模块 主要学习内容2.1休闲消费理论模型 2.2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行为特征分析(重点) 2.3休闲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重点、难点),,,2.1休闲消费理论模型 1)休闲时间的多少以及休闲产品的时间价格对于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2)收入水平对休闲消费的影响; 3)对于收入水平较高的消费者而言,黄金周制度对休闲消费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对收入水平较低的消费者而言,作用不大。
知识拓展)恩格尔系数: 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x100%=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穷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富裕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2.2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行为特征分析一、影响居民休闲消费的三个主要因素: 1) 休闲消费支出所占消费者收入的比例 2)居民对消费项目价格承受能力 3)居民休闲时间的充足程度,,,《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2014-2015》指出,我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休闲时间总量为1248小时、1316小时,低于德国居民的2188小时、美国居民的1900小时、日本居民的1575小时 据介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休闲、旅游产业处于难得的黄金发展期和战略机遇期,休闲需求持续攀升,休闲度假旅游市场不断扩张,预计到2016年休闲消费将达5730亿元国民休闲消费潜力巨大休闲需求和休闲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期,是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