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入门指导13.doc
4页第十三课 一、理论一、理论 汉字临摹法(一)摹帖学写必先模仿,不得古人形质,无自 得其性情也故欲临帖,必先使之模仿 数百过,使转运立笔尽肖,然后可以临 帖 康有为摹:仿效,摹帖:仿效字帖摹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循序渐进的方法:1写仿彩用透明的纸,蒙在范字或字帖上,照着纸上显露出来的字 迹仿写要一笔一画地认真仿 写,不使走样,尽量符合笔画 顺序规则和间架结构耍求2单钩用薄纸蒙在字帖上,只钩出字的点画的中锋线,然后按 照钩出的中锋线自己运笔书写此法简便有效,能迅速将帖上的结构记入心里3双钩将薄纸蒙在字帖上,用极 细的线条将字的外形轮廓钩出 空心字来,勿使丝毫失真在 传世的王羲Z《兰亭序》墨迹 中,以唐人冯承素的双钩廓填 本为最好4填实对已钩出的“空心字二 用 墨填写注意要一笔完成,既 不能有空隙,也不能写出双钩 轮廓之外,不然就会破坏字形要完全跟着帖走,以求近真二)临帖临帖是在慕帖的基础上,对 照着字帖范本进行临写的方式 将字帖范本置之几案,悬之座右, 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心摹 手追临帖有三个步骤:1格临取一薄玻璃片或透明的 涤纶片,照着帖字的人 小画上九宫格或米字格, 把这画有格子的薄玻璃 片或透明的涤纶片放在 帖字的上面,然后在所 有九宫格或米字格的现 成的练习木上照式临写。
临时先看清帖字哪一笔在格子的 哪个部位上,然后对照着将这一笔 也写在同样的部位上,这样便不致 走样不然的话,字虽还是这个字, 可笔画和间架的位置跟帖字不相同 T,那就是“抄帖“而不是“临 帖"抄帖"是初学者最易犯的 毛病,必须避免2对临经过“格临”若干遍Z后,熟悉了帖 字的笔画和间架,就可以进入“对临" To不再用格子,而是直接对着帖临写, 临写的字宜比贴字大三分Z—或二分Z -o这时就不宜看一笔写一笔,而要看 一字写一字,最好能看一行写一行意在笔先,笔居心后,预想字形3背帖背帖也叫“读帖”,就是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要多读熟记,经常翻阅字 帖,反复揣摩,牢记在心观察其形, 体味其意,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头 到尾地反复默写,达到精熟的地步,使 写出来的字尽量跟字帖一样运笔自如心手相应最高境界创新特色 自成一体 ?不同纸型的使用?李叔同——弘一大师一生 酷爱书法,出家以后,对 书法研习不辍,老而弥笃, 获得了巨大成就,后人称 其字为“弘体”弘一法师(1880-1942) ?公元一八八年,清 光绪六年庚辰,李叔 同诞生于天津河东地 藏庵前一进士府宅中, 入天津县学名文涛 父李世珍,字小楼, 道光举人,同治进士, 官吏部主事。
叔同生 时,其父已六十八岁, 生母王太夫人才二十 岁李叔同与留H同学曾孝谷(右)合影李叔同在东京与曾孝谷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人的第一个话剧团体”春 柳社”,并在《茶花女》的演出中自扮茶花女他男扮女装,自然需 要刻意化妆李叔同在后來对丰子恺说到扮演茶花女是很有感慨地 讲道:他当时为了束腰,几天没有吃饭从照片看,李叔同当时的 腰身也确实是够纤细的了中为李叔同夫人俞氏,左为长子李准?民国7年(1918年) 春,李叔同于杭 州虎跑定慧寺剃 度出家,皈依佛 门,法名演音, 号弘一此为出家后二年, 时年四十一岁于 杭州?民国17年冬,弘一与厦门南普陀寺住持太虚来南安 雪峰寺度岁翌年10月,弘一第2次入闽,先到厦 门,后来泉州,为开元寺慈儿院学童礼佛的赞歌《三宝歌》谱曲,乂为承天寺“月台佛学研究社” 讲学,整理寺内所藏古版佛经民国21年10月,弘 一第3次入闽,足迹遍及福厦漳泉,而以住泉州时 间最长至民国31年2月,先后住过泉州开元寺、 承犬寺、晋江草庵,惠安净峰寺,永春桃源寺、蓬 壶普济寺,南安灵应寺,晋江檀林乡福林寺,惠安 灵瑞山圆常寺等,在城乡讲经宏法民国31年3月, 回泉州屈温陵养老院晚晴室时值抗H战争,民族 危机深重,他勉励僧众发扬爱国爱教精神,题词 “救国必须念佛,念佛不忘救国",深得僧俗景仰。
弘一大师于1942年圆寂于泉州?弘一法师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高僧,出家后,潜 心修法,皈依自心,超然尘外,成为儿白年来复兴 律宗的第一人,佛门称他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 代祖师覽他将人生、艺术、禅修,有机自然地统 一起來,他的书法在心灵升华的同时也得到了升华, 自创岀一种不激不厉、不紧不慢、心平手稳、宁静 平和的“弘体"从作品中我们就能充分感受到 “弘体书法"的独特魅力,作品布局清新疏朗,澄 澈空明,超尘岀世,爽心怡神,仿若褪尽人间烟火 结休凡横不敛,凡竖不连,左撇即收,右捺即缩, 清静似水,恬淡口如字形左低右高,修长工稳, 平淡冲逸,有清心寡欲Z意境点画笔笔中锋,圆 润平滑,朴拙圆满,浑若天成从他那歪歪扭扭、 断断续续的字迹,我们能感受到他书法那种高深莫 测的功力,然而他的字体点画Z间并没有刻意做作 或故弄玄虚,反而让人感到它作品中的那份真诚四、作业临摹多宝塔 兰亭序乙瑛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