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作业(高一地理).doc
3页表4-6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作者姓名聂玉萍任职单位山东省利津县第二中学学科地理年级高一单元标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研究性学习名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小组成员这条是从学生角度提出的,如何分组是否就在过程设计中体现?每组6人共10个小组所需时间一课时【学习目标】(或概述)1.知识和技能目标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看书自学、讨论教师利用语言、课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会学生学会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情境】情境一、播放视频《山东东营 秋来鸟知归,湿地黄河口》,提问:在录像中看到了些什么?有哪些景观?情境二、一个树的生长需要哪些地理要素?水和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任务与预期成果】1、 通过读图、析图,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2、 能以具体案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统一的演化过程过程】(过程要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导入】创设情景情景:播放视频《山东东营 秋来鸟知归,湿地黄河口》提问:在录像中看到了些什么?有哪些景观?生答:有动物、植物、河流、土壤、大气、地貌等。
引出课题: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就是由上面录象中的各种地理要素组成的!【教学过程】思考:录像中的地理要素是如何相互制约的? 引导探究1:P91活动:(活动问题参考答案:(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流大气降水;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份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的、生物的水分等(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总结过渡:在这个整体中,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使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引导探究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生物循环”内容,思考1、 什么是生物循环?2、 在生物循环中还有哪些地理环境要素参与?3、 你能简要说明生物循环的意义吗?学生讨论,回答:体会通过循环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引导探究3:利用教材材料“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分析作为自然地理要素之一的生物,对地球上的大气、水、岩石、土壤等其他要素的影响,进而形成了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引导探究4: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藏羚羊的文章,问:你能解释为什么藏羚羊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稳定吗?总结过渡:地理环境各要素不仅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相互作用和制约,各要素相互作用还会产生其他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引导探究5:观看视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学生讨论:(1) 用图表的形式,总结归纳案例中表达的演化过程中,地貌、水文、地面组成物质等均发生了什么变化?(2)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3)水土流失的例子是怎么说明统一演化规律的?得出结论: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演化与循环过程”活动巩固:活动:“湖泊的演化”,进一步加深对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的理解学生在表述过程中会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小节: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因而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引导探究6 请学生阅读案例中给出的“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的材料,1、能得出什么结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改变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2、能得出什么规律?——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都会发生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其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尤为突出。
自然地理诸要素中,生物和水对人的干扰最为敏感 【评价设计】可评价的要素:生物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环节和示意图,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中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简图评价方法:小组自评互评,以书面作业的形式对案例的分析、解决情况资源列表】网络视频《山东东营 秋来鸟知归,湿地黄河口》五大地理要素关联图、大气循环、水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的动画软件视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