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岳阳楼记课后练习题.pdf
16页岳阳楼记中考题专练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山岳潜形则有去国怀乡至若春和景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微斯人至若春和景明宠辱偕忘把酒临风薄暮冥冥多会于此春和景明不以物喜是进亦忧,退亦忧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连月不开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朝晖夕阴谪守巴陵郡而或长烟一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微斯人,吾谁与归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浮光跃金,静影沉壁4微斯人,吾谁与归?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6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7日星隐耀 (曜) ,山岳潜形 8 (1)山岳潜形 (2) 长烟一空 (3) 静影沉璧 9 (1)前人之述备矣 (2) 野芳发而幽香10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12商旅不行,樯倾楫摧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三简答题1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抱负?2从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第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4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杜甫顾炎武周恩来5 岳阳楼记 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6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7本文第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 分)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11选文第二段结尾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2赏析下面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13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感极而悲”源自:_ “其喜洋洋”源自:_ 1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你认为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15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写“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观中不同心情的用意。
16读了本文,你可能会联想到我国古代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请举出一位,并写出他的类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言来17本文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和;政治抱负的句子是18第段描绘了_景色,表达了_心情第段描绘了_景色,表达了_心情19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20文章第二段作者用神来之笔再现了岳阳楼的宏伟景象,照应了文题,此外还有什么作用? 21请在文章第三、四段中任选一段,就其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22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 用原文填空 )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形成了对比2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形体(形迹)离开日光(阳光)探求无,没有 2景色一起持、拿、执 3( 1)迫近( 2)在,到(3)日光(4)因,因为4进:在朝廷做官退:隐居江胡雄伟景象放晴迫近“日光”或“阳光”同“俱”,全,皆日光古代官员降职或远调(被贬)5放晴;有时;曾经;处、处在;在朝廷上做官( 居庙堂之高 ) ;归依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3 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4 没有这样的人, 我和谁一道呢?5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6我看那(依我看来)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7太阳和星星隐藏(去)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体)8( l )山岳隐没了形体2)大片烟雾完全消散3)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9(1)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2)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10登上这座楼,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南,抬眼望去,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非常悲伤11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12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桨折断13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 或心理 ) 三简答题1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2 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答或用自己的话回答3迁客骚人(或: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因为他们“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而触景生情4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5气象万千心旷神怡6示例: 醉翁亭清幽秀美桃花源恬静优美小石潭凄清幽邃(抓住景物特点,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7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9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思对即可10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即可11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是看到天气好景物好以物喜,看到天气不好,景色悲凉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2该句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极写洞庭湖浩大的气势13“感极而悲”源自: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其喜洋洋”源自:宠辱偕忘14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我们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15用来反衬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进而歌颂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高尚人格。
16示例: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或“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8阴天,悲伤;晴天,喜悦19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0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或为写法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作铺垫21第三段内容提示:写迁客骚人在阴雨连绵之时登楼览物而产生的感伤之情第三段写法提示: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与下段文字形成对比说出其中一点即可)第四段内容提示:写迁客骚人在春和景明之时登楼览物而产生的喜悦之情第四段写法提示: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比喻、借代);与上段文字形成对比说出其中一点即可)22岳阳楼记道出了许多任人志士的心声,即旷达的胸襟、远大的政治抱负、忧国忧民的情怀答案体现胸怀、抱负、情怀其中一点即可)2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迁客骚人24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1 分)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1 分) 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1 分)补充题: 1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B馋谗畏讥乐以忘忧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 分) (1) 山岳潜形潜:(2) 薄暮冥冥薄:(3) 把酒临风把:(4)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 微斯人,吾谁与归? 14用原文语句填空2 分) 选文第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1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请结合选文回答 (2 分) 答案 :11D 12(1) 隐没 (2) 迫近 (3) 持、执 (4)曾经13(1) 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 如果 )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5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文章的作者是 (朝代 ) 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 ) 2 分) 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 )(2 分) 前人 之 述 备 矣然则 何 时 而 乐 耶? 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2 分 ) 答,7根据你对文章中加线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 分) 天涯海角涯:日薄西山薄:白头偕老偕:如临大敌临: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9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 分) 答:10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3 分) 答:答案 : 4(2 分) 北宋 ( 宋代 ) 范仲淹5(2 分) 前人之述 /备矣然则何时而乐耶? 6(2 分) 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7(4 分) 边迫近一起面对8(2 分)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桨折断9(3 分) 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10(3 分 ) 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 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 分) (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是进亦忧,退亦忧()(3) 微斯人,吾谁与归(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 (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 用原文填空 )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形成了对比2 分) 1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1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3 分) 答案 :11、(3 分 )(1) 居:处、处在 (2)进:在朝廷上做官( 居庙堂之高 ) (3)归:归依 ( 各 1 分) I2 (4 分 )(1)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 或心理 ) (2)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各 2 分) 13、(2 分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迁客骚人 ( 每空 1 分) 14(3 分)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1 分) 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1 分)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1 分) 15(3 分 ) 提示:观点明确,言之成理,阐述清楚即呵12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胜状:胜景,好景色。
B 横无际涯:宽阔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