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9605420
  • 上传时间:2018-05-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儿科陈红霞儿科陈红霞黄疽是新生儿时期常见而重要的症状,尽管引起新生儿黄疽的原因很多,但临床上常 见有生理性黄疽、母乳性黄疽和新生儿溶血病三种 由于这三种黄疽的症状轻重和对婴儿 的影响不一,必须及时诊断、正确处理 一、 生理性黄疽新生儿生理性黄疽是指因其胆红素代谢尚不完善而引起的暂时性黄疽,并不是由于某 些病理因素所致据有关统计资料报道,约 80%的新生儿出生后 2-3 天会出现黄疽,但大 部 分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疽在生后 10 到 14 天会自行消退新生儿生理性黄疽的发生与新生儿 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 二、母乳性黄疽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然而,有的孩子吃了母乳后会出现黄疽,停喂母乳 后黄疽便逐渐消失,医学上将这种吃母乳引起的黄疽,称为母乳性黄疽母乳性黄疽的发 病率并不低 据国外报道,新生儿的母乳性黄疽约占全部出生新生儿的 1.3%,占所有母 乳喂养儿的 2.4% 其病因与患儿母亲乳汁中含有一种名叫 3-2 孕烷二醇的激素有关 这种激素能抑制肝脏中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阻碍对胆红素的及时处理,使血 液中总胆红素大量增加,再加上新生婴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酶的合成功能比较有限, 不能有效地结合、输送和排泄胆红素,致使全身皮肤和巩膜出现黄疽。

      母乳性黄疽易发于 用母乳喂养的顺产足月新生儿 母亲怀孕时,一般无特殊疾病史黄疽常发生在出生后第 一周末,或第二周初黄疽高峰出现于第二、三周血清总胆红素最高可达 153. 9 - 444. 6 5mol/L(9--26 m g/d),以未结合的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持续母乳喂养,新生儿的黄疽经 4-11 周后可自然消退如果暂停母乳喂养,则黄疽大多在 2- 4 天内迅速减轻,在第 6-9 天 内可完全消失黄疽患儿的其他方面大多比较正常,生长发育、智力状况可与健康婴儿无 异 如停喂母乳几天后再喂母乳,黄疽可再次出现,不过此时出现的黄疽往往是轻度的以后, 即使持续地用母乳喂养,黄疽亦不出现 这是由于母乳中的孕烷二醇激素在新生儿出生后 3 到 10 周逐渐消失另一方面,新生儿或婴儿自身肝脏功能和酶的发育趋于成熟,即使母 乳中仍有少量的激素存在,患儿的黄疽也会同样消退三、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体内引起胎 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造成的一种溶血病 人类的血型系统有 26 种之多,虽然有多种系统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但以 A、B、O、Rh 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最常见。

      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人 的 AB() 血型系统中,有 A 型、B 型、O 型和 AB 型四种血型A 型血的人血中有“A 抗原;B 型 血的人血中有“B',抗原;AB 型血的人血中有“A ”和“B”两种抗原;只有 O 型血中无抗 原 假如母亲和其腹中胎儿的 A、B、O 血型不合,如母血型为 O 型,而胎儿为 A 型或 B 型,则胎儿血液中的 A 抗原或 B 抗原在妊娠中晚期或分娩时有少量地进入母体血中, 刺激母体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抗体,这些抗体以后在母亲再次怀孕时就可通过胎盘进人胎儿 体内,而胎儿的血型又恰为 A 型或 B 型,抗体就会与胎儿红细胞膜上的抗原发生作用而发生凝集, 即可引起胎儿红细胞的溶解与破坏,发生 A、B、O 溶血 临床上主要发生 在 O 型产妇,A 型或 B 型胎儿 产妇 A 型,胎儿 B 型或 AB 型;产妇 B 型,胎儿 A 型 或 AB 型时同样可发病.A、B、O 溶血大多发生在第二胎,但由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ABO 抗原因子,所以,ABO 溶血也可以发生在第一胎Rh 血型不合溶血病:人的 Rh 血型中, 共有 C,c;D,d;E,e 6 种抗原,其中 D 抗原最早发现且抗原性最强,凡具有 D 抗原者称 Rh 阳性。

      我国汉族人群中大多数为 Rh 阳性 但是,假如母亲为 Rh 阴性,父亲为 Rh 阳性,胎儿遗传父亲为 Rh 阳性时,那么 ,胎儿的抗原物质也会在怀孕的后期或分娩时进 人母体,使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当母亲下次怀孕时抗体就会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体内,就 可引起溶血 由于 Rh 抗体需要经过妊娠或输血产生,所以,母亲若未接受过输血,Rh 溶血病一般不会发生在第一胎 四、核黄疽核黄疽,又称胆红素脑病,是指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病理性损害的 一种疾病,主要见于新生儿 ,以致病人出现肌张力增高、发热、惊厥、呼吸不规则,严重 者可造成死亡新生儿由于溶血等原因,造成体内未结合胆红素(指未和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大量增 高, 当达到一定浓度(> 342 5mol/L)时,即可有大量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人脑组织,使脑细胞线粒 体的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作用发生障碍脑细胞因能量产生不足而变性坏死,其中以大脑 基底神经节、下丘脑及第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