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解剖——符号手打.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xzh****18
  • 文档编号:34793214
  • 上传时间:2018-03-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体认识方式的转变: 1 人体的图案特点 2 人体形体构成 3 人的形体连接 4 人体中的线 男体(头长): 肩宽:2 胸宽:1.5 腰宽:大于 1 髋宽:1.5 女体(头长): 肩宽:1.5 腰宽:1 髋宽:1.75 人体基本比例(头长) : 自头顶至乳线:2 自乳线至臀部下缘 (背面):2 自足根至膝关节处:2 双肩最宽处(三角肌 最宽处):2 自锁骨至 骨盆的髂前上棘:2 脐孔在第 3 头下 经常相等或略长于 1/3 头高 手臂下垂时手指达大 腿 1/2 处 性别比例对比:(男 女骨骼不同决定了男 女体态的差异) 1 外轮廓(生理功能不 同) 2 臀部最宽处不同 3 肩宽不同 4 女子颈部较长 5 女子腹部较长 6 女子小腹较男子圆而 鼓 人体躯干部位的骨点: 前:1 锁骨窝 2 肩峰 3 胸廓下缘 4 髂前 上棘 5.耻骨 后:1 第七脊椎 2 髂后 上棘(骶骨三角形) 名词: 1 突:一般的突起部分 2 结节:骨面所起瘤状 隆起部分,长附着肌 肉和韧带 3 粗隆:骨面粗糙而叫 隆起的部分,附着肌 肉或腱 4 髁:结合成关节的突 出部分 5 窠:低下的浅穴头骨构成: 1 脑颅骨呈球形(卵形) ,下部呈楔形 2 面额呈方形.下颌骨 呈马蹄形,上下颌骨 合并呈圆柱形。

      3 面部比脑颅部长,中 线位于眼窝下部 4 骨点构成头部体积头部骨点: 脑颅骨:1 额丘:头部 顶点及反光点 2 眉弓骨:男性特征 3 颞线:头部顶面和侧 面的分界,与头盖骨 曲线平行,末端到达 颞骨的根部 4 乳突: 连接胸锁乳突肌,决 定头部走向 面颅骨: 1 颧骨:面部顶点及反 光点,下缘位于耳垂 鼻底连线中点,分三 2 颧弓:决定面部形状, 将侧面分为两个面 3 鼻骨:鼻梁基础,影 响鼻子外形 4 劾结节:标志下和宽 度,男性宽放,女性 尖圆 5 下颌角:决定头骨侧 面宽度,是头颈的交 接点,男性角度大 头部的凹穴: 1 眼窝:上缘关系眉弓 和鼻骨的连接,鼻骨 基部是梯形,斜插入 眉弓骨连接处形成 使内眼角凹陷的小块 面,下缘是颧骨及颧 弓的起点 2 鼻孔:被鼻软骨覆盖 3 太阳穴:头部正侧面 的分界线 4 颧骨下部:被咬肌填 充,与颧弓共同构成 头部侧面形体 5 犬齿窝:没有肌肉覆 盖,面部最低点头部分面:前面的面 稍微前倾,分界线开 始自太阳穴,沿着颧 骨而下,恰落于嘴角 之外 头部透视: 1 确定视平线位置 2 把几何形体的概念引 入头像透视中 3 鼻底与耳朵的连线高 低是透视角度的反映 4 判断透视角度以眉弓 转角为准 西方人:眼窝深,鼻 梁高挺,下颌长颌骨 窄,整体上体现为立 体感强。

      躯干 构成:胸廓,脊柱, 骨盆(胸腔,腹腔, 盆腔) 躯干前方是简单的弧 线,背部边线因受肩 胛骨及脊柱弯曲的影 响而改变形状 脊椎骨: 作用:支撑,连接 形状:圆形碟状 数量:24 块(颈椎 7 块,胸椎 12 块,腰椎 5 块) 颈椎:头部落在环椎 (第一)大部分被肌 肉覆盖,所以不明显, 第七颈椎是区分颈和 肩的主要标志,也是 人体重心的基准点 胸椎:向后弯曲,与 肋骨形成卵圆状,它 们形成凹槽,下几节 较突出. 肋骨:24 根,肋软骨 14 根(7.8.9.10 共用一 根肋软骨) 胸廓骨骼对外形的影 响:1 胸廓下部形成躯 干的外形.2 肋软骨形 成腹弓线. 3 胸大肌 位于第七肋骨上 肩骨:肩胛骨,锁骨, 标志出胸腔顶面区域 肩胛骨的肩峰关节与 肩胛冈:是肩胛骨上 部自脊柱缘处倾斜, 转而为肩峰的狭长突 出部分,肩峰斜向背 部,和前方小的喙突 关节盂,一起构成安 插肱骨的凹穴 骨盆:下接腿骨,承 担整个身体的重量, 其形状是一个完整的 环状骨骼,不如肩骨 灵活 构成:髂骨.坐骨.耻骨 特点:骨盆位于身体 中部,大部分被肌肉 覆盖肌肉依照不同的 方向向四周放射,其 肌肉组织控制着肌肉 和四肢。

      男女骨盆:男子髂棘 比女性明显,女子盆 骨宽,骶骨大,髂骨 间距大,髂后上棘分 得较远,耻骨弓角度 大 两个肩峰的连线大概 是三个颈宽,侧面看 宽度不超过正面的 “两肩半” 人体躯干部分骨点: 前:1 锁骨窝 2 肩峰 3 胸廓下缘 4 髂前上 棘 5 耻骨 后:1 髂后上棘 2 第 七颈椎 下肢 股骨:人体最长 最强壮的骨,向 前弯曲,形成大7 肌肉明显程度不同 8 女子股骨倾斜明显 股骨肌肉生长点:大 转子位于股骨上端外 部,连接股骨颈,表 面粗糙和附着肌肉是 臀部最宽的部分,两 侧连线是人体 1/2 的分 界线 小转子:位于股骨内 侧. 胫骨上部有两块结节, 与股骨的髁相配合形 成膝关节 腓骨下段称为外髁比 内髁稍后且更偏下 裸露部分:腓骨小头, 下部 1/3 处,外踝 髌骨:成贝壳状,大 小腿分界线 足骨分三组:跗骨 (7) 跖骨(5) ,趾骨(5) 距骨与胫骨腓骨相连 接,使脚可以自由活 动,骨体向外倾 足部最高点:第二跖 骨(最长)和第二楔 股的连接处 第五跖骨粗隆:其上 有一结节,附生肌腱, 位于足跟到小趾中点 骨点:大转子,股骨 内外科,股骨粗隆, 腓骨小头,髌骨,内 外髁,跟骨,第五跖 骨结节 个突起一个结节 。

      上肢 上臂:肱骨 前臂:尺骨,桡骨 腕骨:8 块 掌骨:5 块 指骨:14 块 共 27 块 16 个活动关节 腕骨分两排上与桡骨 相连,下与掌骨,拇 指骨相连同跗骨一 样是不规则形 肌肉 头部肌肉分组: 颅顶肌肉:枕肌,额 肌 面部肌肉:眼轮匝肌, 皱眉肌,鼻肌,口轮 匝肌,上唇方肌,犬 齿肌,颧肌,笑肌, 三角肌,下唇方肌, 颏肌 咀嚼肌:咬肌,颞肌 额肌: 位置:额骨正面,眉 弓上方 作用:向上提拉眼眶 的皮肤和肌肉 皱眉肌: 位置:眼眶向上靠近 眉心 作用:向中心拉动眼 眶皮肤运动 鼻肌 位置:鼻孔上部鼻侧 作用:扩大缩小鼻孔 颧肌: 位置:颧骨到嘴角 东方人脸形特点:扁 平,面部轮廓柔和, 圆滑 腹直肌,腹外斜肌 2.胸廓—肩骨:菱形肌, 肩胛提肌,胸小肌, 前锯肌,斜方肌 3.肩骨—上臂:冈下肌, 大圆机,小圆肌,三 角肌 4.胸廓—上臂:背阔肌, 胸大肌颈部 1.侧面看头颈胸的关系, 即肩峰与耳孔的连线 2.颈自肩伸出,位于颈 上,颈的轴斜向后方 肩部 3.颈大体呈圆柱形 4.自侧面看,贯穿头部 中心的垂线穿过肩颈 窝 5.自正面看,头部侧转 胸锁乳突肌几乎垂直 于胸腔。

      臀部肌群的表面部分 自大腿侧面向下方至 胫骨,外侧的踝连接 着髂棘和胫骨,又叫 髂胫束 腿部肌肉 特点:1.除长收肌都对 小腿起作用 2.小 腿伸肌位于大腿前侧 和外侧,屈肌位于大 腿后侧 分类: 1.伸肌:股内肌,股外 肌,腹直肌,腹间肌 锁骨关节面向连接构 成肩锁关节 3.内收:股长收肌,股 薄肌 4.外展:阔筋膜张肌 5.内旋:缝匠肌 结构要点: 1.股外肌预肌腱连接的 点比股内肌高, 2.股内肌在髌骨顶部连 接肌腱,形体丰满股 直肌盖住股内肌的部 分是大腿上的高点, 约在大腿从上至下 2/3 处 3.从大腿正面看,大腿 侧面高点约在大腿 1/2 处,大腿内侧高点在 大腿下方靠近膝关节 处 半腱肌,半膜肌: 起点:骨盆的坐骨结 节 止点:1.(腱)胫骨上 端内测 2.(膜)胫 骨内侧踝的后面 作用:伸髋关节,屈膝 关节 股二头肌: 起点:长头起于坐骨 结节,短头起于股骨 嵴下半部分 屈肌群特点:屈膝时 腱之间有深窝,伸直 时,两侧肌腱形成低 凹的线,内测更深, 关节处有横纹,女子 更明显 腿的弓形 4.股薄肌: 起点:耻骨 止点:胫骨上端的内 侧面 作用:内收外旋髋关 节 缝匠肌: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腓骨上端内侧 面 作用:1.屈髋关节 2. 屈小腿,外展大腿 3. 使一区的膝关节内旋 4.把大腿迁向外方 特点:1.股四头肌和长 收肌的分界线,与阔 筋膜张肌形成倒 V 字 形, 小腿上的肌肉:使足 活动,能伸屈踝和脚 趾 胫骨前肌 起点:胫骨外踝 止点:足内侧,第一 跖骨基部 作用:外旋脚面,提 拉脚面 结构要点:胫骨前肌 紧贴胫骨线外侧。

      在 胫骨由下至上 2/3 处最 厚实,在此处胫骨前 肌高出胫骨线,使胫 骨线形成内凹结构 腓骨肌(腓骨长、短 肌) 起点:腓骨小头 止点:长肌绕过足底趾长伸肌:在胫骨前 肌与胫骨肌之间往往 在体表和胫骨前肌一 起形成一个结构体块 腓肠肌 起点:股骨内外踝后 部 止点:以公共腱止于 足底 作用:将小腿拉向大 腿后侧,将脚面拉向 下 比目鱼肌 起点:膝关节胫骨, 腓骨后端与腓骨头 止点:下方汇入跟腱 止于足底 作用:旋转脚面,提 足 手臂肌肉: 肱二头肌: 起点:关节盂和肩胛 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 作用:屈小臂,后旋 肱肌: 位置:上方插入肱三 头肌和三角肌之间, 下方插入肱二头肌和 肱挠肌之间 运动:连接尺骨冠突, 和肱二头肌一起做屈 曲的动作 作用:提拉上唇,嘴 角 躯干肌肉,分类: 1.胸廓—骨盆:骶棘肌, 3.肱三头肌—股直肌, 股内肌,股外肌 4.喙肱肌—长收肌 前臂肌群 小臂外伸肌群:股桡 肌,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小臂伸肌群: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肘肌 小臂屈肌群:旋前圆 肌,桡侧腕屈肌,掌 长肌,尺侧腕屈肌 肱挠肌 起点:肱骨外侧下部 1/3 处 止点:桡骨下端肌腱 嵌入桡骨茎突 作用:屈肘 旋前园肌 起点:前臂正面内上 踝 止点:桡骨外侧中点 作用:该肌肉收缩时, 把桡骨拉在尺骨上, 呈交叉状。

      合称股四头肌 2.屈肌:半腱肌(内) 半膜肌(内) ,股二头 肌 长收肌: 起点:耻骨和坐骨表面 止点:股骨嵴 作用:与臀中肌相反, 内收大腿 止于第一跖骨基部, 短肌止于第五跖骨结 节 作用:提足.提拉脚外 侧喙肱肌: 起点:肩胛骨喙突 止点:肱骨内侧 1/2 处 对应关系(上臂—大腿) 1.肱二头肌—股二头肌 2.肱肌—半腱肌,半膜 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