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C小组优秀成果报告-缩短施工周期QC小组成果报告.ppt
25页QC小组优秀成果报告-缩短施工周期QC小组成果报告Stillwatersrun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Wherethereislife,thereis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工程为既有2号线(淞虹路站~张江高科站)向东延伸线2号线东延伸段工程(龙阳路站~浦东国际机场站)线路起自既有龙阳路站-张江高科站区间高架段,经由张江高科技园区、唐镇新市镇及川沙新市镇等地区,至浦东国际机场站止本标段工程为轨道工程,正线铺轨范围为:龙张区间接轨点~川沙镇站,里程为SK0+000~SK16+399.77辅助线铺轨范围为:广兰路站、唐镇东路站折返线和故障车停放线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线主要采用预应力长轨枕双侧沟式整体道床,过渡段采用国铁J-2型预应力长轨枕道碴道床,高架线采用钢筋混凝土短轨枕承轨台式整体道床下图为预应力长轨枕双侧沟式整体道床的标准断面图二、小组简介二、小组简介本工程于2008年9月成立了QC小组小组情况如下表:课题名称缩短地铁地下线双侧沟式整体道床施工周期 注册号 HH2008-9小组名称 四分公司QC小组注册日期 2008.9.15活动日期2008年9月~2008年12月小组类型攻关型序号组内职务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职称1组长陈光辉男34本科分公司经理工程师2副组长林晓明男48专科分公司书记工程师3副组长张乐男32专科分公司总工工程师4成员吕宏亮男31大专技术主任助工5成员黄永利男31大专机物室主任工程师6成员朱琳男29大专安质检主任助工7成员李世伟男61本科公司机物部高工三、确定选题三、确定选题 1.背景及现状 背景:洞内整体道床采用短轨排法施工,即利用焊接轨制做成轨排进行整体道床施工,在施工的工艺上采用华海公司“HH”工法进行施工。
同时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混凝土利用沿线的预留口下料,来提高施工进度施工工艺见下页: 现状:本工程的合同工期为:2008年6月15日开工,2009年6月30日竣工而现场土建结构完工时间比计划工期推迟了3个月使轨道工程的开工时间也延后3个月,但竣工日期未变导致原本工期就十分紧张的轨道工程有效施工时间再次缩短加之本标段轨道大部分为地下线,施工空间小 在轨道施工的后期,其他专业的施工队相继进入施工区域,多专业多工序,相互交叉,施工干扰大,相互制约因素多因此如何加快地下线预应力长轨枕双侧沟式整体道床的施工进度是本工程得以保证节点工期的关键,不但要求施工进度快、质量高,还要及时做到工完料净 根据施工工艺特点,如何有效的缩短整体道床混凝土的浇筑时间是加快地下线长轨枕双侧沟式整体道床施工进度的一个主要因素三、确定选题三、确定选题混凝土进料运输浇筑道床混凝土支立模板拆除龙门走行轨浇筑道床水沟混凝土拆除支撑架及道床模板短轨排运输短轨排拼装测量放线铺设道床底层钢筋轨排安装精调正位清理道床基底道床钢筋绑扎、防迷流焊接铺设龙门吊走行轨短轨排就位洞内整体道床短轨排施工工艺 三、确定选题三、确定选题2.确定课题轨道车在轨行区须运输混凝土、轨排等材料,保证轨行区的安全,是施工运输的重点。
9个月完成全部30多km的铺轨、焊轨及附属工程,工期极其紧张华海公司“HH”工法是一套地铁铺轨工程比较成熟的工法,难以突破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力争优质工程确定课题缩短地下线双侧沟式整体道床施工周期工期要求紧施工工艺成熟质量标准高安全控制难 针对上述各种因素,我们将运用QC方法,充分应用科学分析、头脑风暴等方法,主要对缩短地下整体道床施工周期攻关,保时保质完成生产任务四、课题目标四、课题目标1、缩短地下线双侧沟式整体道床施工周期,整体道床施工速度由原来的一天平均完成50米/工作面到一天平均完成80米/工作面,保证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编制作业指导书2、减少人工及周转材料费用根据确定的课题,我们设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五、原因分析五、原因分析员工培训不到位机械设备有限部分机械设备陈旧轨料供应紧张砼浇注占用时间长砼浇注占用时间长施工进度较慢缺少熟练技术工人不按工艺流程施工个别员工责任心不强工作环境较差洞内空间狭小人人机机料料法法环环商品砼供应较慢工序衔接不紧凑根据原因分析,我们确定要因为:砼浇注占用时间长六、方案确定六、方案确定 1.提出各种方案 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如何缩短地下线双侧沟式整体道床砼浇注时间,围绕实现小组活动目标,提出各种方案,整理成树状图如下:地下整体道床施工尽可能加长固定泵泵管长度,减少砼浇筑时间增加铺轨专用设备数量研发新型轨道施工机械改装铺轨龙门吊如轨道用大方量砼罐车及小型轨道运输车整体道床及水沟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如轨道机车、平板车及灰斗等六、方案确定六、方案确定 2.方案比选、确定最佳方案 经过对以上方案的详细分析,结合我们实际,每个成员从可行性、经济性、难易度、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打分,权重分别为5分、3分、1分。
方案比选表见下页 综合得分满分是140分,我们把得分率超过60%——即84分以上作为可采用的方案,则3号为采用方案,1号、2号、4号方案为不采用方案 表中:◎5分 ○3分 △1分六、方案确定六、方案确定 方案比选表序号方案名称分析项目陈光辉林晓明张乐吕宏亮黄永利朱琳李世伟综合得分1加长泵管长度☆方法简单;☆有效距离短;☆容易发生堵管可行性○○○△○◎◎80经济性○○◎○○○○难易度○△○△○○○效果○△◎△△○○2研发新型机械☆可有效减少资源占用;☆可有效加快施工进度;☆研发费用较高,风险高可行性○△○△○○△72经济性△△○△△○△难易度○△○△△△○效果◎◎◎◎○◎◎3改装铺轨门吊尺寸☆设备设计简单; ☆道床及水沟一次浇筑☆减少一道工序效率高;☆一次性工完料净可行性◎○◎△○○△90经济性◎◎◎○○○○难易度◎○◎○△○○效果○△○△◎○○4增加机械设备☆可有效加快施工进度;☆投入过高可行性○○○△○○△82经济性△△△○△○△难易度○○○○○○○效果○○◎◎◎◎◎七、制定对策七、制定对策1.确定开发流程 确定方案后,我们经过多次讨论研究,确定了改装优化铺轨龙门吊尺寸的开发流程:设备出厂准备设备运转设备进入工作面设备设计设备加工配套走行轨加工七、制定对策七、制定对策序号要素对策目标措施完成时间责任人1设备设计力学计算后进行设备设计设计加工出可一次性浇筑整体道床及水沟的设备进行精确计算在电脑中制作设备模型制图后找厂家加工9月22日张 乐李世伟2设备加工联系有相关经验的加工厂家可按照设计意图,加工生产设备联系以往曾加工过类似设备的厂家厂家资质、信誉度有保证9月30日林晓明李世伟3配套设备加工与改装后的龙门吊配套轻便实用 参照以往州型轨支架结构优化走型轨结构10月10日吕宏亮黄永利4设备出厂及进入工作面设备验收,进场组织设备合格,进场安全,顺利提前组织协调10月20日陈光辉黄永利5设备运转进行铺轨作业运转正常不侵限,满足需要 实地检查运转过程中是否可能发生侵限能否一次性浇筑整体道床及水沟砼根据现场情况改进机械设备10月30日林晓明朱 琳2.制订对策 对策表 表5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实施1:设备设计 9月22日前张乐和李世伟对原有设备及改装设备提出了三种可行方案,分别为: 原有尺寸 方案一 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方案三 方案二 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 张乐和李世伟共同对三种设备尺寸的受力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并结合施工实际,考虑受力问题、洞内空间及提升高度,我们选择了第一种结构尺寸。
为增强铺轨龙门吊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我们在门吊横梁上增加了活络段,同时立柱上每20cm设置一道螺栓孔,以便龙门吊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自由伸缩 实施2:设备加工 9月23日林晓明和李世伟将铺轨龙门吊改装图纸交由南京登峰起重设备加工厂加工 实施3:配套设备加工 9月25日至10月10日吕宏亮和黄永利根据铺轨龙门吊尺寸,委托厂家加工了少量走行轨支架,并将走行轨安装于指定位置 实施4:设备出厂及进入工作面 10月20日铺轨龙门吊进场,陈光辉和黄永利组织专人对龙门吊进行安装,同时对组装好的龙门吊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铺轨作业面 实施5:设备运转 10月20日至10月30日,铺轨设备在洞内运转正常,未发生侵限现象,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铺轨龙门吊进场并调试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铺轨设备在洞内运行九、确认效果九、确认效果完成目标值1完成目标值21、运行检验1、铺轨龙门吊改装后,缩短了地下轨道施工周期整体道床施工速度由原来的一天平均完成50米/工作面可以达到一天平均完成80米/工作面,且各项检测数值均满足设计要求。
2、经过测算,减少人工及周转材料费用近25万余元2、技术效益:九、确认效果九、确认效果我们通过对铺轨龙门吊的改装,编制了作业指导书3、经济效益: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提前完成了年内生产任务,为工程施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且与预算投资并没有太大变化,大大减少了洞内混凝土模板的使用量及拆装次数,同时减少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泥浆的清理工作,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整体道床及水沟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成后实景九、确认效果九、确认效果十、总结及巩固措施十、总结及巩固措施1、总结 铺轨龙门吊改装后,机械性能稳定、施工顺畅,满足现场的吊装要求,整体道床及水沟混凝土可以一次性浇筑完成,缩短了地下轨道施工周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及经济效益说明我们对铺轨龙门吊的改装是成功的2、巩固措施 编写工艺总结,在公司形成作业指导书,并在档案部存档 十一、体会与打算十一、体会与打算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运用QC方法,经过对各难点逐个循环突破,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小组成员之间的协调合作进一步得到了发扬,团队战斗力又有了新的提高 我们的QC小组是在充分发挥民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成员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集思广益,充分体现了“创新、团结、活泼进取”的特点。
运用QC方法,经过调查分析→制定对策→实践→出现不足→再调查分析的过程,对存在的问题,采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个击破是解决的好办法 经过这次活动,我们尝到QC小组这种质量管理形式的甜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生产实际,保持这种优良传统,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我们成功解决了一次性浇筑地下整体道床及水沟砼的问题,下步QC小组攻关的课题仍然是如何更加有效的加快洞内铺设整体道床的速度 汇报完毕,欢迎指正,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