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误解的封建社会.docx
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被误解的封建社会 “封建〞一词被现代人说滥了,如今常有封建社会、封建专制、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等名词,把“封建〞与“专制〞等同起来,但“封建〞本来不是这个意思,至少在清朝末年不是这个意思,封建社会与专制社会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封建〞一词被给予新的含义还不到一百年 “封建〞被现代人张冠李戴 “封建〞一词在古代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它是一种分封制度夏朝的历史还缺乏考古方面的支持,从殷墟考古来看,商朝的文化很发达,周朝时封建社会制度已经很完备了封建就是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诸侯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逐级分封卿、大夫下面还有“士〞,“士〞没有封地,为最终一级贵族 现代人说的封建社会,事实上是自秦始皇开始的郡县制社会,也就是君主专制社会,它被张冠李戴了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车同轨,书同文,实行大一统,这是君主专制社会的开始,这种社会制度实行了二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时才结束假如说秦始皇废封建,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不是矛盾吗? 中国古代,对社会制度是有论述的如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就写了有名的《封建论》,论述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优劣。
封建社会是什么时候被张冠李戴了呢?这与西学东渐有关,在上个世纪三十年月,有学者讨论西方社会制度的分期法,为了对应西方社会制度的演化过程,把秦始皇开始的君主集权制社会〔即郡县制〕改成了封建制社会封建是分权,郡县是集权,怎么能一样呢? 周朝时天子的权力要受到各级诸侯的制约,各级诸侯的权力要受卿、大夫的制约,周天子的权力要比后来的皇帝小得多,贵族们普遍享有参加政治的权力,所以近代也有人把那时的社会制度称之为贵族民主制度 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自由开放 自西周到春秋战国,那时人们的思想是很自由开放的,在《诗经》中就有很多描写男女自由恋爱的秀丽诗篇《孟子》一书中就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孟子批判挖苦齐王时,齐王顶多“顾左右而言他〞那时人们在国与国之间可以相对自由的迁徙,在一个国家生活不好了,迁到另一国,大家都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没有人指责他们对国不忠 在战国时期,齐国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民主的学术研讨机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汇合的天下学者多达千人,加上这些学者的学生,最兴盛的时候多达万人其中有名的学者如: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接予、季真、环渊、彭蒙、尹文、鲁仲连、邹爽、荀子等。
荀子,曾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 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式,凡到稷下学宫的学者,无论其派别、思想、国别、政治倾向,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真正表达了学术自由的气氛,“百家争鸣〞的成语就是从今而来如此规模、如此民主自由的学术论坛,二千多年,仅此一家 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有没有优势呢?郡县制因权力集中使得国家机器的力量更为强大,国家更具有凝聚力,只是老百姓的奴性意识增添了 封建制与郡县制相比,要相对比较民主,对人民思想的压制没有那么强,人民可以自由迁徙,人才可以自由流淌但任何制度都有利有弊,封建制最大的弊端是:国家因权力不够集中而简单导致分裂 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