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文言文试题汇总(学生卷).pdf
6页高考文言文试题汇总高考文言文试题汇总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 题 (2007 重庆卷) 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 赐果钞后两召讲《尚书》大义,称旨,命入京学天顺八年,年十八,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充.东宫讲官 弘治五年,旱灾求言东阳条摘《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数千言,上之 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奉命往祭还,上疏言:臣奉使遄遄.行,适遇亢旱天津一路,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挽舟者无完衣,荷锄者者.有菜色盗贼纵横,青州尤甚南来人言,江南、浙东流亡载载.道,户口消耗,军伍空虚,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东南财赋所出,一岁之饥已至于此;北地篒窳[注],素无积聚,今秋再歉,何以堪之事变之生,恐不可测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 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 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 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势家巨族,田连郡县,犹请乞不已亲王之藩,供亿至二三十万游 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国家建都于.北,仰给东南,商贾惊散,大非细故。
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闸河官吏莫不奔骇,鬻贩穷民所在骚然,此又臣所目击者 夫闾阎之情,郡县不得而知也;郡县之情,庙堂不得而知也;庙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始 于容容.隐,成于蒙蔽容隐之端甚小,蒙蔽之祸甚深臣在山东,伏闻陛下以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然诏旨频降,章疏毕陈,而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累岁经时,俱见遏罢诚恐今日 所所.言,又为虚文乞取从前内外条奏,详加采择,断在必行帝嘉叹,悉付所司 是时,帝数召阁臣面议政事东阳与首辅刘健等竭心献纳,时政阙失必尽言极谏东阳工古文, 阁中疏草多属之疏出,天下传诵 (节选自《明史·李东阳传》 ) [注]皆窳:ziyu,疏懒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 充:担任 B.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 遄:速疾 C.江南、浙东流亡载道 载:负载 D.始于容隐,成于蒙蔽 容:包庇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荷锄者者.有菜色 上书谏寡人者者.,受中赏 B.国家建都于于.北 徘徊于于.斗牛之间 C.伏闻陛下以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 蝉蜕于浊秽,以以.浮游尘埃之外 D.诚恐今日所所.言,又为虚文 当其欣于所所.遇,暂得于己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民生维艰”和“吏治混乱”的一组是 A.夏麦已枯,秋禾未种 户口消耗,军伍空虚 B.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 差役频烦,科派重叠 C.冗食太重,国用无经 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 D.鬻贩穷民所在骚然 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李东阳幼时聪明颖悟,擅书法,深得皇上喜爱。
十八岁中进士后进入仕途,不断得到升迁 B.弘治十七年,李东阳给皇帝上疏,描述了奉命往祭途中所见所闻的严重灾情,令人触目惊心;同 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C.李东阳一路上听取了各种意见,认为产生灾异的根源在于势家巨族、亲王贵戚、内廷官员互相勾 结,危害百姓 D.为了革除蒙蔽之祸,李东阳请求皇上将以前的各种建议详细地加以整理并择善实施 12.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⑴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4 分) ⑵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 (4 分) 三、 (本大题共三、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9 分) (分) (2008 年重庆卷)年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 景公出游于寒途, 睹死胔胔,默然不问 , 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赌饥者与之食疾者与之财昔吾先君桓公出游赌饥者与之食疾者与之财, 使令劳力籍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说说.曰: ‘君举幸游吾乡子?’今子寒途,据四十里之,禅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相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
财屈力竭,下无以亲 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 以为异姓之福也 ‛公曰: ‚然!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 ‛于是敛死觜,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服.政期年公三月不出游 就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今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 止而问于公曰: ‚尧枝解人, ‛枢始?‛公矍曰: ‚从寡人始‛途不支寄公曰: ‚以属属.曰: ‛尔罪有三:公使当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古而杀人,百姓 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当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邻国,当当死罪三也今以属 狱 ‛公喟然叹曰: ‚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景公走狗死,公今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公曰: ‚亦细物也,特特.以与左右为笑耳 ‛晏子曰: ‚君过矣,夫厚籍敛不以反民,充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学左右之,则国亦无望已傲细民之忧,而学左右之,则国亦无望已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行辟若此,姓闻之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晏子,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 物,群其图之。
‛公曰: ‚善 ‛趣危治狗;以会相马 [注]赀(zi):腐尸 [注]赀(zi):腐尸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群将游,百姓皆说曰: “君当幸游乡乎? 说:高兴 B.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 服:服从 C.公曰: “以属狱 ” 属:交付 D.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笑耳 特:只是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齐景公“荒诏行径”和“苛虚百姓”的一组是 A.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游,默然不同 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 B. 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 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 C.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 夫厚籍敛不以反民 D. 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财屈国竭,下无以亲上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齐景公漠漠百姓族苦,乐之时,晏子指出“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是国家衰败的原因 B.齐景公所爱之马暴死,欲杀养马之人。
晏子假意斥责养马人,阻止了这种行为 C.齐景公能听从晏子的劝谏,也还算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主 D.文章通过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晏子的贤能有德、刚正不屈、机智幽默 四、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 11.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用斜线(/)断句: 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2 分) (2)翻译:①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背相望 (4 分) ②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 (4 分) 三、 (本大题共三、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9 分)分) ((2009 年重庆卷)年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博.财物耶?群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共身亦殒实为可笑 贪人不解受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
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受财物?规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诗》云: “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 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 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 “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 多财生其过 ”此言可为深诚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凯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敬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古人云: “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 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元灾害,长守富贵矣故人云: “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乃以博财物耶 博:增加 B.禄秩优厚 秩:品级 C. 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规:谋求 D. 事觉自死 觉:败露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 ①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 ②一朝彰露,禄秩削夺 ③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④愚者多财生其过 ⑤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明珠弹雀为喻,说明人不能“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 ,贪图身外之物,而招来杀身之祸。
B. 文章用“公仪休不受人鱼”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不可“规小得 而大失” C. 为主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 ,不仅能使百姓安宁,自身常获欢乐,还能使子孙后代感到荣耀 D. 文章最后以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禄”的官员们做到“履忠正,蹈 公清” ,这样才能避免灾害、长保富贵 四、 (本大题共 3 分小题,共 22 分) 11. 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 译成现代流语 (10 分) (1)用斜线(/)断句; 若 徇 私 贪 浊 非 止 坏 公 法 损 百 姓 纵 事 未 发 闻 中 心 岂 不 常 惧(2 分) (2)翻译: ①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4 分) ②然陷其身害,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4 分) 三、三、(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三分,共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三分,共 9 分分)((2010 年重庆卷)年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
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