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对珍贵的枕头顶.docx
12页160; 一对珍贵的枕头顶 你有过什么物品最视为珍贵呢?以下是关于一对珍贵的枕头顶的散文,欢迎阅读! 一对珍贵的枕头顶【1】 我家展柜上有一对已经60多岁的枕头顶,是岳母结婚前的闺房活,这样高超的手工艺品真少见,可以称之为宝 这对枕头顶到我家8年了 8 年前两位老人去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三妻妹那儿,走之前收拾东西,岳母这对60年前做的二人枕的枕头顶被妻发现,在妻一再要求下,岳母给了妻,这件物品成为了我家最老的古董 被收藏起来 如今岳母已经去了天堂 睹物思人,看到遗物更让我们怀念老人 岳母出身于地主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进过学堂,做一手过硬的针线活 用岳母的话说:当时干这活可是对人耐性的最大考验 当时讲究姑娘家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得学习梳妆打扮、炕上地下等十八般技巧,刺绣是姑娘家必须会的手工 刺绣真的不好学,仅针法就有直绣、盘针、套针、平针、辅助针、直针等10几种 谁家姑娘不会描龙画凤、扎花描朵,会被别人家笑话:谁家的闺女长一双大手,啥也不会,媒婆都看不上 嫁人也受影响 为练一手好活,岳母没少挨母亲骂 岳母留给我们的是一件做工非常讲究的绣品,究竟属于什么绣种,真的说不明白。
都说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只知道那活儿是相当的细腻、鲜活 图案是两幅动静结合,活灵活现的生活场景 一幅是石榴树上盛开着石榴花,一只凤凰展翅欲飞的情景 一幅是一株葡萄树下,一只小老鼠望着晶莹剔透的葡萄在流口水 仔细看看:石榴树上的凤凰羽毛好似在闪动,葡萄架下小老鼠长着一对水灵的眼睛 火红的石榴映红了整个丝绸子面 绸子那样细的纹里,每个布纹里要有好几针通过:听老人讲,当年的绣花针只有火柴的三分之一,一条本来就很细的丝线, 有的时候还要分成几条,为了配出更加逼真的色彩,绣出有真实感的色泽,使作品活灵活现,常常是将几条相近颜色的线放在一起比对,有时候自己一次都定不下来,要比对好几次才行 岳母还是一位过日子的高手 当年岳父一个人的工资养活8口之家,每个月还得给婆婆寄生活费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精打细算,辛勤劳作,平日里没有一会闲着的时候 保证了大人孩子都吃像吃,穿像穿 把一大家子人打扮得干干净净,这其中的困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早春,她起早贪晚采集山野菜,新鲜嫩绿的野菜即能增加人体维生素,还能成为粮食替代品,经她一双巧手烹制后,非常可口,节约下好多粮食 她用“榆钱儿”做的疙瘩汤色泽鲜艳,一看就有食欲,吃到嘴里滑而不腻,十分爽口。
用猪毛菜做的散状,即有野菜的清新还有馒头的香味,吃一次就不会忘记,至今想起来腮边还有香味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好了,我还请她老人家为我做苋菜小豆腐,那味道真鲜,吃起来十分有食欲,回味无穷 岳母惜地如金,她家有一块近一亩的菜地,她能充分利用,没有一块露地的地方,菜地让她都种出花了,就连进她家院的过道边,她还要栽几棵旱烟 每天不知疲倦的压井浇园子,她家从来不缺菜吃 而左邻右居家盖房子、打井、儿娶女嫁,有个大事小情,她都会成筐的给人家送菜 其实每一棵菜都是她的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 刚入秋,她要早早去树林搂树叶子,职工家庭,没有烧柴来源,没有多余的资金买柴火,每年都要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搂足一家人一冬够烧的树叶 都说炕热屋子暖,不论什么时候到岳母家都会感觉暖融融的 这同时,她还要捡许多干树枝、庄稼秸秆等好贮藏的柴禾,以备足雨季之用 岳母用她的勤劳的双手,让一家人永远有温暖的炕头儿 严冬,大雪封门,不能到外边拾柴禾,这个时候岳母会静下心来,将一家人不能再穿的旧衣物找出来,清洗好,剪成大小不等的布条儿,她要用这些布条儿打搁被,纳底子,给一家人做鞋 岳母有很深的传统情结,每年过年都要给全家人每人做一身新衣服,一双鞋。
她常说:过年就要有一个新样 就在她70岁的时候,做不动鞋了,过年还给她6个家庭所有人每人做一双鞋垫 70岁的老人将缝纫机踏得飞快 那“哒哒哒”的声音是老人对一大家人最好的疼爱 岳母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常常将邻里家的事看得比自家的事还重,她有一双巧手,每年过年前,她都要为邻居剪裁无数件衣服 没有缝纫机的人家她还要免费为人家做 在她所在的那个自然屯是公认的剪裁师傅 但她从来没收过任何人家的缝纫费 就是在当年买线要票的年代,她宁愿自己舍脸扒皮掏动线票,也没同任何人家说过她的线不多这样的话 最忙的是过年的前几天,她常常没黑没夜的为别人家忙 就是连续几天夜里不睡觉,也一定要让别人家的孩子过年穿上新衣服 岳母不仅对别人家友好,对自己家人更是有爱心 我同爱人刚认识的时候,我在岳母那儿享受到了深深的母爱 爱人家她们姐6个,她是老大 她的三个妹妹都就读于我工作的学校 我常常听到妻妹告诉我:大哥:我妈让你去我家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流口水,这可不是因为能看到爱人,而是我又有饺子吃了,在当时流传着:岳母痛姑爷,一顿一只大母鸡 虽然每次去杀鸡做不到,可一定会吃到饺子的 当时学校食堂硬梆梆的玉米碴子真的太难吃了,吃得我胃老流酸水。
有饺子吃是求之不得的,岳母包的饺子别有风味 我每次去,不但包饺子给我吃,岳母宁愿自己少吃,也要给我带饭盒,保证我当天都不用吃食堂 有时候她家吃好的,岳母都要让妻妹给我带,在我的办公室经常有她家的好几个饭盒 岳母平日很少出门,就是舍不得她的家,她的菜园子 她的二女儿家住县城,她有事去了,常常是当天就回来,一夜都舍不得在外边住 而当她的子女需要她的时候,她什么都舍得了 她随时施爱给她的孩子们 在她55岁的那一年,春天,她扔下家去了黑龙江,伺候三女儿生小孩 当她回来邻居问她,平日里你的家扔一会都不行,这姑娘生小孩,怎么就舍得了,她笑了:这就是当妈妈的责任 说来也巧,秋天,她的另一个女儿也生孩子,她又是全然不顾家了,伺候了一个月 岳母是位教育子女的高人,通过她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他的6 个孩子都成了社会不同岗位上的佼佼者,在岳母的影响下,她的女儿都会做一手出众的针线活 作为长女的妻,结婚的时候,做了10对枕头、大小门帘、窗帘、大小垫子等20多件绣品,都是自己绣的 为这可没少受到邻居们的夸奖 一对60年前的枕头顶,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岳母是一个心灵手巧热爱生活的人;通过她坚持经常地为他人免费剪裁加工衣物,说明她是位乐于助人的人;通过妻能绣出几十件绣品可以说明岳母是一位教子有方的人。
如今岳母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她老人享受到了幸福的晚年生活,作为晚辈的我们稍感欣慰 我们也为拥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慈母而骄傲和自豪 老碗会【2】 关中人吃饭喜欢端大碗,大碗口粗如人头,俗称大老碗 吃饭不在家里,喜欢端个老碗去大门口,三个一团五个一堆,人手一老碗,一边吃饭,一边穷聊,人称老碗会 老碗会能聊的话题自然很多,张家长李家短,婆娘歪汉子软无所不能聊 热天堆在大槐树下,你一碗我一碗,很是和谐 冷天圪蹴在地上,你一说我一笑,好不热闹 外地人不解,吃饭为何要去街道门口!乡里传说,旧时多土匪,夜里庄户人防得紧,土匪难下手 白天下地干活,也有防备,土匪就选择饭时,趁人在家入室作案,人财物尽劫 事后发现大凡在门口外面吃饭的人,遇上土匪来了,老碗一撂跑人,都躲过一劫,近水楼台先得月 于是一辈传一辈,在大门口吃饭能防土匪,久而久之成习惯 是否属实无法考证,尽管土匪已经不在,但留下的风俗依然保持 吃饭为啥喜欢大老碗,据说,关中黄土高原,干农活都是黄土搬家,不是土就是粪(农家肥), 黄土活儿费力气,关中人饭量就大,小碗三五碗不饱,在门口吃饭距锅边远,来回盛饭太麻烦,一老碗顶好几碗,一碗不饱两碗饱,省事。
还有一说,关中耀州出瓷器,谙熟庄户人家饭量大,做出瓷碗大一点买钱就自然多些 其实,关中人多面食,菜很少吃,碗小盛不了多少面,大老碗就有市场 老碗会在新社会历史上,曾经消失了一段时间 那是大跃进时期,人民公社化后,家家户户把小锅砸了去炼钢铁,把粮食收归集体所有,全村人在一起吃大锅饭,乡里俗语吃食堂 这是毛主席老人家发明的,老人家本是好心好意,想让人人都吃饱肚子,没想到食堂的饭越来越稀,地里产的粮食越来越少 聪明人留了一手,粮食交公时没全部上交,吃不饱就把没有交公的粮食,偷偷在家里开小灶,谁还敢再去门口显摆 再后来,吃饭问题成了中国人的大事,有粮吃成了地富反坏右的标志,越穷越革命,贫下中农无尚光荣,再也没有人敢去门口吃饭了 一到饭时,家家户户大门闭二门关,生怕有增长,土地不再是解决口粮问题,粮食转变为经济作物,吃不饱肚子成了笑话,关中农村又兴起老碗会 人手一老碗,个个咥(吃)燃面,一个比一个吃的多 老碗会的话题不再是张家长李家短,都是农业技术新话题,尽是种子呀、花肥呀、农药呀,老碗会成了农业技术交流会,三天不去老碗会,最新技术你不会 现在老碗会又消失了,农村精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很少看见留守老人和孩子开老碗会。
只是偶然能看见有人在门口吃饭,那也是少数个别人,看不到三五成群老碗会了 不过影视作品常有老碗会镜头,那是编导对过去生活怀念罢了 槐花泪【3】 又是一个明媚的清晨,金色的阳光透过疏疏密密的枝梢,洒下一抹抹跳跃的碎金···站在院子里,沐浴着春的气息,我伸了个美美的懒腰,好舒服 闭着眼,听着那小鸟叽叽喳喳的歌声,树叶在沙沙的为他们伴奏,享受着这美好的感觉 微风轻轻吹过,一股优雅淡香扑鼻而来,亲切又熟悉,是槐花?深深地吸了一口,那更是令人陶醉 闻香放眼而去,远处那幽白的槐花已是满树开 白白的,亮亮的,像一串串凌空挂起的珍珠 一阵轻风吹过,宛如热情奔放的女郎,穿着飘逸的裙装在春日里徜徉,好美 心中满是喜悦,放开了自己的脚步,欢快的奔跑而去····· 槐花美丽芳香,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份美丽 也给世间留下了一道美味 一路走来,看到人们三三两两的说笑着,手里都拿着长长地廉钩,有去的,有回的,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有的孩子一只手拿着槐枝,另一只手在不停的摘着槐花送向嘴里,傻傻的笑着 看到他们的笑容,我却没有丝毫的开心,多了份幽幽的伤感········第二篇:一对恋人随笔 100字 一对恋人 天空漫雪 雨水纷纷结成冰 踏雪 登山 困雪崩 生死一线 舍身取义 只为红颜生 小重山——初夏临晚 四月南国花叶分。
人凭芳落处,意牵魂 阑珊岁月几回春 昨如梦,来去了无痕 夜海散星辰, 晓风拂旧忆,浅情深 缘流缘往事纷纷 心似雪,孤影浪红尘+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