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品牌形象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2页的确,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城市品牌”也被越来越多的地区政府所重视人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打造具有浓郁地方 特色和魅力的城市品牌, 无疑是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条件, 只有准确定位了城市品牌, 这座城市的认知度才能提升 然而,从古至今的城市实践却证明了一点,打造一张合格的城市品牌绝非易事 简单来说,这些城市品牌大部分都需要去“从无到有” 如今,中国很多城市政府都机械的将本地的文化、旅游、政治、历史、饮食等现有特色罗列 为多张城市品牌对外宣传殊不知,这些城市特色的简单陈列非但不能够精辟定位,有时反 而弄巧成拙,模糊了城市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然而一座城市具备影响力、抽象层面的特色 资源并不多所以,这就需要城市品牌的设计者们策划创 意、认真提炼和挖掘、大力发扬光大,使这成为本地市民的精神财富,从而更好的促进城市 发展 “从无到有” 如何 重新打造一个鲜活的城市品牌, 或者在旧有基础上创新城市品牌呢? 近年来, 随着品牌效应的逐步显现, 中国整个社会也开始将品牌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事实上,品牌建设目前已经由个人、企业层面扩展至城市和国家层面 “城市品牌”就是当 下诸多城市品牌建设所创造的新兴词汇。
其实,城市品牌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手段,也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标 志着并且象征着当地的历史传承和时代特征 城市政府具备城市品牌建设的意识固然是件好 事,但如今很多地区政府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机械的就当地旅游资源、产业特色进行罗列, 从而出现了“教育之乡” “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 “城市十大名片”之类毫无感 、 、 召力的城市品牌 笔者去过中国很多城市,70%以上的城市经过了几年的城市品牌建设都毫无起色,仍然继续 倡导那些所谓的城市品牌殊不知, “教育之乡” “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拥 、 有这些称号的城市全国还有很多,所以这些并非本地城市品牌的“稀缺价值” 提炼本地城 市品牌的“稀缺价值”才是塑造城市品牌的核心 虽然目前很多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都有其特色之处,但中国上千个城市的 特色或多或少存在着雷同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虽然中国城市成百上千,但城市品牌的设 计者只要具备一定的策划思维, 善于观察、 勤于提炼、 合理挖掘资源, 从而树立真正 “稀缺” 的城市品牌例如,在青岛, “青岛国际啤酒节”已成功举办了二十届,而且成为了青岛 城市的一个营销反射点,其宏扬了啤酒文化、丰富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国际交流、推动了经 济发展。
也许有人会说觉得,如此“从无到有”的提炼塑造城市品牌的难度很大策略品牌营销策划 机构品牌顾问创始人曹先生建议,城市品牌设计者们还可以利用城市现有资源,策划提升, 使之成为城市品牌,如扬州“烟花三月国际商贸旅游节” ,其利用扬州现有的旅游资源,通 过策划提升成为了扬州城市品牌 总之, 城市品牌设计者们要想策划出优秀的城市品牌, 首先需要树立正确良好的城市品牌设 计理念,绝对不能应付式的任意筛选,不能对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色进行简单 罗列为“十大名片” ,因为其烦琐性容易减弱城市品牌的传播力度;其次,需要认真考察比 对其他城市的城市品牌,以免发生重复;第三,深入基层,充分挖掘本地具备发展潜力的新 兴特色事物,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通过政策性扶持,使之发扬,因为抽象精神层面的新兴事 物往往具备更强的感召力,其标志着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层次;第四,利用现有资源,策划 提升为城市品牌,而非简单陈列;第五,正所谓“旁观者清” ,聘请外脑品牌机构进行咨询 策划 当然,巧妙的构思、成熟的操作,还要求有科学的传播,让“城市品牌” “名遍内外” 、 ,这 样城市品牌才能真正造福一座城市首先需要充分调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站等媒 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整合资源,形成“合唱” ;其次,要充分调动每个市民的自觉性和主 动性,灵活机动,人人宣讲,引起“共鸣” ;第三,要充分发挥其他舆论导向作用,特别是 借专家、学者、领导、游客等外力的正面推动,产生“共震” 。
总之, 希望城市品牌的设计者们能够充分挖掘各自城市的潜在资源, 不进行城市资源的简单 罗列,而是智慧性、 “从无到有”的创造城市品牌,从而让城市品牌更为成功。
